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14 04:12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9 15:43
中国当时使用的主要货币是银元,1914年搞银本位,我国民众没有使用纸币的习惯,当时采用的是货币单位银两制,同时要改两为元。发行银元,一元,五角,贰角,一角,镍币一种为五分;铜币五种,分别为二分、一分、五厘、二厘、一厘。*银行同时发行纸币,1元,5元,10元,50元,100元,银元和纸币可到当时的中国*银行中国银行兑换,1元纸币等于1银元,这本身就是暂时性措施,为经济发展,迟早是要废除,实行金本位,纸币和银元不再兑换,回收银元,单用纸币,禁止银元在市场里通。后来随着战乱,也没有人去做这件事。一银元大约能兑换1000文钱。铜元每枚约得换铜钱八文,银元进入市场以后,每元换辅币10角,时间地点可能造成兑换不同。一碗面条大约四文钱,一斤鱼肉十五文,一斤猪肉四十文。第一版人民币与银元兑换比率大,不同地区不同,部分地区人民币成了银元的辅币,人民币只能进行小宗买卖,币额太大,不利于正常经济活动。1955年币值改革前的旧币值,旧币值的1万元等于新币1元。 第二版人民币是按照1银元购买力制定,一人民币等于一银元,一银元大约相当于现在300元人民币,我们这十年人民币增发量大。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9 15:44
一两银子,铸成币后叫一银元,俗称一元钱。民初时期,一元兑1400文,大米20文一斤,可买70斤大米。相当于现在120-140块钱,到抗战时期物价大涨,一元只能买8-9斤大米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9 15:44
购买力很难算清楚,那时候中国制造业没有现在这么发达,食物没有现在这么贵,不好比呀。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9 15:45
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