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的笔记?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8:22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22:29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科普文章。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和地理学家竺可桢,文章从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谈起,形象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在此基础上自然引出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并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则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文章开头一段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这是一种描写的方法,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四季风景画。“大地”“苏醒”是拟人的笔法,再用“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两个结构相同的四字句配以一个长句,具体描述大地的“苏醒”,给人带来一片扑面而来的春色。“次第”用得非常典雅。燕子是“翩然归来”,活泼伶俐的小燕子的形象一下子就浮现在眼前。变黄的树叶在秋风中是“簌簌”地落下来,有声有色,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此外,“北雁南飞”“田间草际”“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等词语,典雅、简练、生动,富有表现力,如一个个电影镜头。“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又是拟人的手法,把大自然写活了,为下文用另一个拟人“大自然的语言”作准备。最后,作者用“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八个字概括这一段的四季更替情况,极其简洁。总之,作者在第一段运用的优美词语,美不胜收,令人目不暇接,以这些优美词语为主,又构成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简直像一篇写景散文的开头。第二段的“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和“花香鸟语,草长莺飞”两组词,一句四字,极其概括、雅致,文气扑面。这一段更让人注意的是拟人手法的运用:“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三句话中“传语”“暗示”“唱歌”把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物候写活了,它们似乎都有人的思想感情,似乎都在为农民操心,惟恐他们误了农事,这种手法大大加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22:30
这篇文章的结构十分精巧自然。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文章开头,就把冬去春来入夏趋秋的四季变化和花木虫鸟的百态千姿生动地展示在我们的面前。从这些周而复始的变化中,这些百态千姿的差异中,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原来他们把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现象看成了大自然的语言──这就是物候;而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这就是物候学。
这一部分从描绘大自然的现象开始,自然而不雕琢地提出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第二部分(第4、5自然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知道了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之后,紧接着就要介绍研究物候学的用途,这当然是顺理成章的。文章先指出:观测物候使用的是活生生的生物,这些活的仪器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应用在农事活动中也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对其重要性做了说明,然后又以北京一九六二年春初种花生因为没有注意物候资料而受到损失为例,具体地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的重要作用。在这一部分里,一段说明,一个实例,就把问题谈得清清楚楚,有理有据。来源网络。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22:30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科普文章。
《大自然的语言》文章主要写了大自然会说话,天上的白云,蚂蚁,蝌蚪,大鹰,大树,鱼,化石都代表着大自然不同的语言。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22:31
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容易帮助人收拾干净泛滥的同情心,换上一敬畏之心。四季荣枯,要发生的一定会发生,万物皆有序,人只能去敬畏这种秩序。原来不理解为什么有智者说“人类的同情心是种自我膨胀”,现在懂了。
也正是因为怀有同情心,人类才会有反义词的那种心,无情的时候比大自然残酷多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22:31
“别以为只有人才有语言,其实大自然也有自己的语言。”物候学也称生物气候学,是“大自然的语言”和全球变化的“诊断指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