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中学教材中删除了鲁迅的小说呢?29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13 19:43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8 16:43
最近网上热议中学教材减少鲁迅作品一事。有的人小题大做,把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新的形势下,适当调减鲁迅作品在中学教材中的篇目,上纲上线,把它上升到民族精神、国家灵魂的高度,指鸡骂狗,借题发挥。著名左派斗士、在凤凰卫视开创电视骂人第一人的郭松民(就是大名鼎鼎的郭跳跳)发表文章称:删除鲁迅文章是数典忘祖。其实教育部门对某个作家的作品在教材中的比例有所调整,历年来都是很正常的现象。何况现在已经不是独家出版中学语文教材,全国有多种版本,它们在选收名家著作入教材时,也是各有轻重的,你把这种版本与那种版本加以比较,都可以得出谁多一篇,谁少一篇的结论,只要你存心想大做文章,每天都有题材,教育园地也就变得十分热闹了。这令我想起1976年某月某日,某领袖逝世的消息公布了,某小学生问老师:老师,明天还上课吗?老师答:×××都死了,还上什么课?现在大有人认为,鲁迅作品都减少了,还学什么语文,还成什么语文教材?
曾几何时,我国中小学语文教材中,除了马、列、毛,剩下就是鲁迅,除此之外,就只有简单粗暴的大批判文章。文化教育领域和其他领域一样,经过了拨乱反正,此后,领袖著作和鲁迅作品,理所当然地减少。哪能让某一个作家“独霸”中学语文教材呢?现在某些省份,把极//左路线统治时期产生和流行的宣扬个/人/崇/拜的所谓红色歌曲又重新搬上舞台,充斥电视荧屏,这本来是一件很不正常的现象,但是某些人乐此不疲,也许是他们看来,现在教材的一些变化,都是离经叛道,必欲加以声讨而后快。
过去,中国现代作家,只有鲁迅一个人,他的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重自然占垄断地位。没有巴金,没有老舍,没有沈从文,没有徐志摩,没有梁实秋,没有林语堂,没有张爱玲……当代作家更没有一席之地,中学生不知道王蒙,余华,王小波,蒋子龙、毕淑敏……即使我们对鲁迅再崇拜,也不能只看他一个人的作品呀。据说现在已经删掉《药》《阿Q正传》等小说,高中教材只剩下《祝福》《记念刘和珍君》《拿来主义》这三篇鲁迅作品,我个人认为这个数目还是比较恰当的。一个现代作家在高中语文教材中能占三篇作品(据说鲁迅作品数量在初中课本基本保持不变),除了鲁迅之外,还有谁有这么大的“福气”?总体上说这个数字并不少,学生每年可以学一篇鲁迅作品,而且这三篇作品,小说、散文、杂文各有一篇,在体裁上也是比较恰当的安排。至于部分学生还有更多研究鲁迅作品的兴趣,可以通过选修课程或课外兴趣小组的形式,进一步学习钻研。反过来,如果我们不减少鲁迅作品,怎么才能让中学语文教材百花齐放,让中学生从语文教材中汲取更丰富的营养?(何况课改后必修教材中课文篇目总数也减少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8 16:43
没有吧……我现在上初三,可是我们这一册就有鲁迅的一篇课文……《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