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在历史上以什么著称?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9:07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7:31
主要以善于用人和纳谏著称。臣民规劝或批评君王,叫作“谏”。君王接受规劝或批评,叫作“纳谏”。我国历史上最善于纳谏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祖籍赵郡隆庆,*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即位为帝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有个成语叫“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就是说他的,他成功转型为中国史上最出名的*家与明君之一。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全盛时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唐太宗即位时,唐朝虽已建立十年,但由于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和严重战乱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不堪。然而,在唐太宗即位后的不长时间内,社会经济便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比较清明、社会秩序相对稳定、国家逐步强盛的局面,使贞观时期成为中国封建历史上的“盛世”。唐太宗能够取得这样大的政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在贞观前期和中期善于纳谏。
唐太宗曾说过。我少年时就喜爱弓箭,后来我用弓箭定天下,还不能真正懂得弓箭的好坏;何况天下的事务,我怎么能都懂得?这说明他有一定的自知之明,承认自己并非一切都懂,无所不能。据此,他清醒地认识到,如果臣下对自己隐恶扬善,一味顺从、奉承,“则国之危亡,可立而待也”。为了稳固他的统治,唐太宗告诫下属:“君有违失,臣须直言。”并且也确实采纳了不少正确的劝谏。
比如,630年(贞观四年)唐太宗打算大兴土木,兴建洛阳乾阳殿。给事中张玄素说,在国家还未恢复元气的时候,您这样做的过失比隋炀帝还大,甚至会得到同桀、纣一样的下常对如此尖锐的言辞,唐太宗非但没有动怒,而且接受了意见,下令缓建,还重赏了他。又有一次,唐太宗一气之下要判处一名伪造资历的人死刑,大理寺少卿戴胄坚决反对,认为依法应判处流放。唐太宗受到顶撞,十分生气,戴胄仍然据理力争,说:法令是国家取信于天下的凭借,皇帝不能因一时愤怒而杀人。争辩的结果,唐太宗折服了,并且称赞戴胄秉公执法。至于以“犯颜直谏”著称的大臣魏征,更是常常与唐太宗面谏廷争,有时言辞激烈,引起唐太宗的盛怒,他也毫不退让,往往使唐太宗感到难堪,下不了台。不过事后唐太宗能认识到,魏征极力进谏,是为了使自己避免过失。因而先后接受了魏征二百多次批评规劝,还把他比作可以纠正自已过失的一面镜子。魏征病死时,唐太宗非常悲伤,痛哭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征殂(cu,死亡)逝,遂亡一镜矣!”
由于唐太宗鼓励进谏,而且愿意纳谏,所以当时的朝臣一般都直言敢谏。大臣裴矩,原是隋炀帝的宠臣,由于隋炀帝残暴拒谏,他便处处阿谀逢迎,还为隋炀帝出过远征高丽等一些祸国殃民的主意。但在贞观时期,同样是这个裴矩,却能够勇于谏争,他由隋朝的佞(ning泞)臣成为唐朝的净臣,前后判若两人。裴矩能有这样大的变化,根本原因在于唐太宗善干纳谏。
参考资料:http://wenwen.soso.com/z/q201443832.htm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7:32
文人雅客的话,大多都是称颂,贞观时期大唐强大的军事能力与文化经济等;而历代君王则是称赞其知人善用与纳谏如流;政客们则是宣扬唐朝时的各民族共存的民族*;太宗黑们喜欢说他杀兄*父(玄武门之后没几天就当了皇帝,的的确确的黑点,在广大群众中也很有名),跪*突厥(唐初渭水之盟,弱势时的示弱送钱,非要算的话,也可以黑),辣鸡李世民连高句丽都打不过(这个是太宗自黑时说过自己大败,因为以前的敌人都打跪了,就高句丽没打死,因此就说自己输了),重用外族导致安史之乱(但是同时平定安史之乱的也有外族将领,可以说只是恰好安禄山是个少数民族,而且太宗死时还有突厥首领请求殉葬),鲜卑唐(史料记载其祖孙三代父系均为汉人,但确实也有来自母系的鲜卑血统,然而父系社会怎么回事,大家都明白,而且无论鲜卑还是汉,在隋朝时就已经融合百年了),为唐朝帝皇开了个坏头(娶了杨广女儿,而杨广与李渊为表亲),老时昏庸(迷信丹药,不知真假与否的掘魏征墓等等);太宗粉就基本就是认为其作为皇帝是个明君就够了,因此主要也是称赞贞观时,国家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和用人、纳谏等方面的优点,然后顺便说一说个人品格的缺点,以免被说是无脑吹,好吧,至少我是这样的一个唐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7:32
唐太宗在历史上以贞观之治著称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7:33
当皇帝前是用兵,当了皇帝是治国。书法等也不错,不算古代“最霸道”。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7:33
以善于纳柬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