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14 01:38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30 14:57
楼兰古国在现在的新疆省境内。
楼兰古国,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小国,位于罗布泊西部,处于西域的枢纽,王国的范围东起古阳关附近,西至尼雅古城,南至阿尔金山,北至哈密。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现今只留下了一片废墟遗迹。
公元前3世纪时,当时楼兰受月氏统治。公元前177年至公元前176年,匈奴打败了月氏,楼兰又为匈奴所管辖。公元前77年楼兰国更名鄯善国,并迁都伊循城,向汉朝称臣,原都城楼兰古城则由汉朝派兵屯田。
西南通且末、精绝、拘弥、于阗,北通车师,西北通焉耆,东当白龙堆,通敦煌,扼丝绸之路的要冲。由于孔雀河的改道,罗布泊水萎缩,生存环境日益恶劣。
公元422年以后,楼兰城民众迫于严重干旱,遗弃楼兰城,逐渐南移,鄯善国(楼兰国)先后并吞了若羌、小宛、精绝、且末等国,成为西域七强之一。公元448年鄯善归属北魏,后实行郡县制治理。公元492年被高车所灭。
扩展资料:
楼兰系黄帝裔支夏禹的后裔东楼公之后代。东楼公的裔族大部分归于殷,不愿受奴役的部分楼(娄)人由今山东南迁或北迁。
其中北迁的一部分又分为两支,一支迁入东北,成为挹娄、豆莫娄,一支向西迁徙,形成楼烦、楼兰。古汉语中的方言称人为兰,楼兰即楼人之义,迁居地在今新疆罗布泊。
至战国时期赵国夺取楼烦西河之地后,楼烦*从今内蒙古鄂尔多斯迁往河套之西,赵武灵王夺取河套地区后,部分楼烦人西逃入同族楼兰地。
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时,于战国末建立楼兰国,当时楼兰受月氏统治。公元前177年至公元前176年,匈奴打败了月氏,楼兰又为匈奴所管辖。
据《史记》记载,早在前2世纪以前,楼兰就是西域一个著名的“城廓之国”。它东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古代“丝绸之路”的南、北两道从楼兰分道,现只存遗迹地处现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北境,罗布泊的西北角、孔雀河道南岸的7公里处。
汉武帝初通西域,使者往来都经过楼兰。楼兰屡次替匈奴当耳目,并攻劫西汉使者。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汉派兵讨楼兰,俘获其王。楼兰即降汉,又遭匈奴的攻击,于是分遣侍子,向两面称臣。后匈奴侍子安归立为楼兰王,遂亲匈奴,成为了汉朝的心腹大患。
昭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汉遣傅介子到楼兰,刺杀安归,立尉屠耆为王,将其首都由罗布泊西岸迁往南岸的扦泥城(汉时称作伊循城),另置伊循都尉镇抚,又改其国名为鄯善。
汉朝又在楼兰故地设都护府、置军侯,开井渠,屯田积谷。从罗布泊至渠犁亭燧相望,成为军事和交通要地。罗布泊当时被楼兰人称为楼(又写作牢)兰海,汉人则称其为泑泽、盐泽或蒲昌海。
安帝永元三年(公元91年)二月,窦宪击败匈奴,西域诸国归汉,复设西域都护、戊己校尉及其下属禾都尉予以管理。
东汉时的家户数有一千五百七十户,人数有一万四千一百口,军士兵有二千九百十二人。该国的*编制有辅国侯、却胡侯、鄯善都尉、击车师都尉、左右且渠、击车师君各一人,译长二人。
另外,该国此国土地多沙地,可耕地极少,需要仰赖旁边的小国补充粮食。其境内,有许多葭苇、柽柳、胡桐、白草等的生长,其国人民率领畜牧动物逐水草而居,与若羌同[5]。在东汉时代,仍然能挖到玉石,并出口到其他地方。
其后汉*常遣吏卒在楼兰城故地屯田,自玉门关至楼兰,沿途设置烽燧亭障。
公元330年,由于孔雀河水的改道,致使位于其下游的楼兰水源枯竭,屯田生产无法进行,西域长史府*迁移。
楼兰和鄯善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年)以前称楼兰,以后改国名为鄯善,因楼兰国是鄯善国的前身,加之长期以来楼兰人的神秘面纱无法揭开。
人们把鄯善国与楼兰国混为一谈的习惯由来已久。大量史料证明,楼兰古城的消失不等于鄯善国(楼兰国)的消亡。乃至于楼兰故地以及罗布泊西南的海头城消失都不能等同于鄯善国的消失。
公元645年(唐贞观十九年),唐玄奘西行归来,的且末、纳缚波等楼兰、鄯善城郭早已荒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楼兰古国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30 14:57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北境,罗布泊的西北角、孔雀河道南岸的7公里处。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30 14:58
新疆吧?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30 14:57
楼兰古国在现在的新疆省境内。
楼兰古国,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小国,位于罗布泊西部,处于西域的枢纽,王国的范围东起古阳关附近,西至尼雅古城,南至阿尔金山,北至哈密。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现今只留下了一片废墟遗迹。
公元前3世纪时,当时楼兰受月氏统治。公元前177年至公元前176年,匈奴打败了月氏,楼兰又为匈奴所管辖。公元前77年楼兰国更名鄯善国,并迁都伊循城,向汉朝称臣,原都城楼兰古城则由汉朝派兵屯田。
西南通且末、精绝、拘弥、于阗,北通车师,西北通焉耆,东当白龙堆,通敦煌,扼丝绸之路的要冲。由于孔雀河的改道,罗布泊水萎缩,生存环境日益恶劣。
公元422年以后,楼兰城民众迫于严重干旱,遗弃楼兰城,逐渐南移,鄯善国(楼兰国)先后并吞了若羌、小宛、精绝、且末等国,成为西域七强之一。公元448年鄯善归属北魏,后实行郡县制治理。公元492年被高车所灭。
扩展资料:
楼兰系黄帝裔支夏禹的后裔东楼公之后代。东楼公的裔族大部分归于殷,不愿受奴役的部分楼(娄)人由今山东南迁或北迁。
其中北迁的一部分又分为两支,一支迁入东北,成为挹娄、豆莫娄,一支向西迁徙,形成楼烦、楼兰。古汉语中的方言称人为兰,楼兰即楼人之义,迁居地在今新疆罗布泊。
至战国时期赵国夺取楼烦西河之地后,楼烦*从今内蒙古鄂尔多斯迁往河套之西,赵武灵王夺取河套地区后,部分楼烦人西逃入同族楼兰地。
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时,于战国末建立楼兰国,当时楼兰受月氏统治。公元前177年至公元前176年,匈奴打败了月氏,楼兰又为匈奴所管辖。
据《史记》记载,早在前2世纪以前,楼兰就是西域一个著名的“城廓之国”。它东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古代“丝绸之路”的南、北两道从楼兰分道,现只存遗迹地处现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北境,罗布泊的西北角、孔雀河道南岸的7公里处。
汉武帝初通西域,使者往来都经过楼兰。楼兰屡次替匈奴当耳目,并攻劫西汉使者。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汉派兵讨楼兰,俘获其王。楼兰即降汉,又遭匈奴的攻击,于是分遣侍子,向两面称臣。后匈奴侍子安归立为楼兰王,遂亲匈奴,成为了汉朝的心腹大患。
昭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汉遣傅介子到楼兰,刺杀安归,立尉屠耆为王,将其首都由罗布泊西岸迁往南岸的扦泥城(汉时称作伊循城),另置伊循都尉镇抚,又改其国名为鄯善。
汉朝又在楼兰故地设都护府、置军侯,开井渠,屯田积谷。从罗布泊至渠犁亭燧相望,成为军事和交通要地。罗布泊当时被楼兰人称为楼(又写作牢)兰海,汉人则称其为泑泽、盐泽或蒲昌海。
安帝永元三年(公元91年)二月,窦宪击败匈奴,西域诸国归汉,复设西域都护、戊己校尉及其下属禾都尉予以管理。
东汉时的家户数有一千五百七十户,人数有一万四千一百口,军士兵有二千九百十二人。该国的*编制有辅国侯、却胡侯、鄯善都尉、击车师都尉、左右且渠、击车师君各一人,译长二人。
另外,该国此国土地多沙地,可耕地极少,需要仰赖旁边的小国补充粮食。其境内,有许多葭苇、柽柳、胡桐、白草等的生长,其国人民率领畜牧动物逐水草而居,与若羌同[5]。在东汉时代,仍然能挖到玉石,并出口到其他地方。
其后汉*常遣吏卒在楼兰城故地屯田,自玉门关至楼兰,沿途设置烽燧亭障。
公元330年,由于孔雀河水的改道,致使位于其下游的楼兰水源枯竭,屯田生产无法进行,西域长史府*迁移。
楼兰和鄯善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年)以前称楼兰,以后改国名为鄯善,因楼兰国是鄯善国的前身,加之长期以来楼兰人的神秘面纱无法揭开。
人们把鄯善国与楼兰国混为一谈的习惯由来已久。大量史料证明,楼兰古城的消失不等于鄯善国(楼兰国)的消亡。乃至于楼兰故地以及罗布泊西南的海头城消失都不能等同于鄯善国的消失。
公元645年(唐贞观十九年),唐玄奘西行归来,的且末、纳缚波等楼兰、鄯善城郭早已荒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楼兰古国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30 14:57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北境,罗布泊的西北角、孔雀河道南岸的7公里处。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30 14:58
新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