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利《来电狂响》的评价如何?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20:4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12:03
在这其中西班牙和韩国版是目前评价相对比较高的,前者基本还原了意大利原版的剧情,但是在氛围营造和结尾上有一些创新。其实当看到《来电狂响》在类型上被改成喜剧的时候,已经不免有些担心了。虽然本片有很多可以适当加入笑料的地方,但是整体上原作还是一部主打悬疑和紧张氛围的作品,其中深刻的社会反思和对于个体的批判都是不能轻易被恶搞和戏虐的,因为分寸把握不好很可能会走向失控。
而事实证明,本片确实失控了,导演想要的太多,但是执行层面又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都让这次翻拍充满了遗憾。
更加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比起让每组人物直接产生勾连,比如上面提到的母亲和女儿吵架,导演总是会在聚会过程中打破故事的连续性,插入一些莫名其妙的与各组人物相关,但又与主线联系不大的一些支线人物的碎片化镜头,比如女儿在快餐店打游戏,送外卖的小哥,在家看孩子的母亲等等。
尤为令人不解的是导演对于角色弧光的处理上,每个角色都似乎患有精神疾病,情绪不定,一句话就能愤怒到失态,几分钟后又回归正常。很多时候观众都还没抓到角色此刻的所思所想,他或她就会自己开始说话,让观众淹没在大量无意义的对白和台词上。
比如乔杉和霍思燕这对情侣,从始至终都像陌生人一样,他们在做着西方人的事儿,骨子里还是东方人的道德感,这就让很多角色的行为和动机产生了错位,乔杉那么担心手机消息被发现,还在大家聚会的时候肆无忌惮的看,表现出的刻意的紧张,近乎到夸张的程度,不能说是喜剧所以这样能被接受,毕竟电影不是小品,很多情绪的外化不是靠夸张来的。
总有人提及某部电影的“舞台感”过强,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一方面,电影中舞台感过强一定会在片中存在大量的对话,借由对话推动叙事,而不是角色的行为动作以及视听上的调度设计。
另一方面舞台感强说明影片没有灵活的调动起摄影机和演员在空间中的调度编排,舞台上由于场地所限,所以即使设计纵深也总归没有太多发挥空间,但是电影空间借由不同镜头和环境布景陈设,都能很好的制造空间感,并且通过这些设计呈现角色的状态,制造戏剧冲突和悬念等等。
《来电狂响》中对于场面调度的编排可谓是乏善可陈,人物基本位置都会在一个平面中,从不会在调度上丰富角色。同时过多的台词打破了影片试图用视听构建的悬疑氛围,比如当代乐乐领着霍思燕分析乔杉的时候,乔杉做一个动作,乐乐就说一句话去分析,这种台词和画面的重复给人很强的“赘余”感。
比如在西班牙版本,当男生的渣男形象坐实,朋友会上来给他一巴掌,在意大利版本,大家只是沉默着。这些行为背后的依据都是符合角色设定的,没有一个跳出故事的批判者。
但相比起来,《来电狂响》这部分做的就很糟糕了,每当一个秘密被曝光,就会有一个角色跳出来充当道德制高点的批判者,大谈特谈手机的弊端,对每个人的行为质疑和吐槽。尤其是马丽最后指着几个男性角色的鼻子骂,看起来很过瘾,但仔细想想很奇怪,为什么她开始演讲了,为什么她这个时候开始充当道德*了,大家都是在局里的人,但是总会给人跳戏的感觉。
这里有人可能会说,这就是导演想要呈现给我们的,类似于《无双》和《摄影机不要停》的那种刻意而为之的bug,就是要让观众觉得不自然。但是这里有个问题,人家作品中的不对劲,也会有假定的合理性,在不对劲的氛围里,还是有一套自恰的逻辑。
但是本片不是,过多的道德批判和绑架,甚至一些充满戏剧性的突兀的人物转变和和解,刻意的大团圆,都用最后一个彩蛋说的,这一切不过是编剧的一个故事,这未免太愚蠢了,明显是导演发现圆不回来了,没办法加的一场戏。如果都是虚构的,那其中那些有价值的部分也都被否了,这不仅可笑,而且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