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18:3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20:27
公元前146年,罗马进入晚期共和国时期。这一时期罗马危机四起,奴隶起义和平*动风起云涌,共和制统治形式已经过时,帝制的建立是奴隶制发展的必然要求。但由于罗马共和国为元老贵族所垄断,改制的阻力极大。不过在苏拉和马略的党争中,许多共和制的支持者被杀,反对共和的势力日益强大。在这种背景下几个军事*强人相继登上了罗马*舞台。他们就是靠*斯巴达克起家的克拉苏、凭借剿灭海盗和胜利结束米特里达提战争的庞培和野心勃勃的没落贵族恺撒。 三人之中,克拉苏有雄厚的财力,庞培有强大的罗马军团,而恺撒只有慷慨好施之后留下的巨额债务。克拉苏与庞培很快一同当选为公元前70年的执政官,上任之后马上恢复了保民官的权力,并把司法权和包税权重新让骑士分享。不过二人之间却存在着不可化解的矛盾———二人都想压倒对方,成为罗马国家的操纵者。这给了恺撒可乘之机,他才智过人,善于笼络人心,经常为平民举办盛大的演出并提供免费的饮食。另外,恺撒有胆有识,敢于揭露元老贵族的贪污行径,因此在骑士和平民中逐渐树立了自己的威信。公元前62年,恺撒步入罗马政坛,得到了下一年出任西班牙总督的肥缺,但他在经济上却陷入困境。债主们的*债使他难以成行。这时克拉苏慷慨解囊,替他还债做了担保,恺撒这才得以赴任。克拉苏此举的目的在于拉拢恺撒对抗庞培,同时也想借助恺撒提高自己的地位。 恺撒在西班牙用心理财,收获颇丰。公元前60年恺撒回到罗马。这时的庞培正与元老院明争暗斗。由于庞培在东方战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灭亡了本都王国,吞并了塞琉西王国,攫取了许多战利品,这一切引起了元老院中各方权贵的妒忌。元老院拒绝了庞培拟定的东方*并不给其老兵分配土地。庞培怨恨元老院,又对参与作梗的克拉苏十分不满,于是和恺撒交好。在恺撒的周旋下,庞培和克拉苏暂弃前嫌,公元前60年三人出于各自的*图谋结成秘密同盟,与元老院共和派抗衡,史称“前三头同盟”。在庞培和克拉苏的支持下,恺撒当选为公元前59年的执政官。恺撒上任后,设法批准了庞培在东方的全部决策,并实行土地法,分给庞培老兵和多子女公民以土地。另外,恺撒还减免在亚洲的包税金三分之一,以笼络以克拉苏为代表的骑士包税商。 恺撒深深明白要实现自己的*野心,还需要更多的业绩和实力。于是他看中了高卢行省,出任该地总督,将其作为自己的发展基地。古代高卢在地理环境上通常以阿尔卑斯山为界,分为山南高卢和山北高卢两部分。山南高卢在公元前3———2世纪之交归入罗马版图,作为罗马的一个行省。而山北高卢则处于罗马控制之外,居住着自由的高卢人。山北高卢地域辽阔,土壤肥沃,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征服这里是恺撒多年来的梦想。恺撒上任后,以4个军团的兵力,利用高卢本地各部落之间的矛盾,分化瓦解,步之蚕食,逐渐征服了高卢全境。 恺撒在高卢的胜利大大刺激了庞培和克拉苏的贪欲。公元前56年,三头为巩固其*联合在伊达拉里亚北部的路卡举行会议,决定恺撒续任高卢总督5年(公元前54年———公元前49年),庞培和克拉苏出任公元前55年执政官,任满后庞培出任西班牙总督5年,克拉苏则为叙利亚总督5年。三头都在为自己积蓄力量。克拉苏在东方轻敌冒进,于公元前53年在帕提亚被杀。三头从此剩下两头。 早在三头掌权之初,恺撒就与元老院关系不睦,他曾指使保民官克劳狄指控以西塞罗为首的元老贵族在挫败喀提林阴谋时,未经审判就处死了罗马公民,致使西塞罗被放逐。克拉苏死后,恺撒在高卢继续扩张,将罗马疆域扩展到今天法国北部和比利时地区,并渡过莱茵河,深入日耳曼,还两度侵入不列颠。他把在高卢的业绩写成《高卢战记》一书,为自己树碑立传。恺撒在高卢的势力迅速膨胀,引起元老院的恐慌。元老院遂与庞培联合,拥戴庞培当上了史无先例的“单独执政官”。公元前50年,元老院和庞培决定,恺撒应在下一年总督届满时交出兵权并解职回国。恺撒闻讯,毅然率领身边仅有的一个军团,跨过卢比孔河,进军罗马。庞培和元老院猝不及防,逃往希腊。在公元前48年的法萨卢战役中,恺撒彻底击败庞培,庞培逃至埃及被杀,恺撒追至埃及,趁机干预托勒密王朝的王位之争,扶立美丽的克莱奥帕特拉为埃及女王。公元前46年———公元前45年,恺撒又平定了庞培在非洲和西班牙的残余势力,从而胜利地结束了内战。 公元前48年,恺撒被选为终身保民官,并担任5年执政官。公元前45年,又被宣布为终身*官。继苏拉之后,恺撒又一次建立了*统治,这时的罗马共和制已经名存实亡了。恺撒掌权期间,彻底改组了元老院,将元老的数目增至900人,使元老院成为他的统治工具。恺撒还采取了许多新措施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包括:增加行政*数目,提高行省地位,扩大罗马公民权范围,建立移民城市以安置老兵和贫民等等。 “后三头同盟”和奥古斯都·屋大维 恺撒被刺身亡后,罗马政局又趋于动荡。许多民众在恺撒掌权时得到了好处,他们纷纷指责共和派元老贵族心目中的“杀暴君者”———布鲁图和卡西乌斯为凶手,为恺撒复仇的声浪此起彼伏。这时的罗马政坛上又掀起了新一轮的权力争夺。一个年轻有为的*明星冉冉升起,这就是盖乌斯·屋大维。 屋大维是恺撒的侄孙,被凯撒收为养子并指定为继承人。屋大维当时仅是一个18岁的青年,既没有军队,也没有*势力。但他胸怀大志,颇具*头脑,依靠恺撒的财产和声望,逐步建立自己的地位。这一时期安东尼成为恺撒派主要头目,由于恺撒派缺乏对夺权斗争的统一筹划,以“罗马散文泰斗”西塞罗为首的元老院的地位有所增强。西塞罗和元老院看中了屋大维的能力,想利用他对抗安东尼。而屋大维也很聪明,他先和元老院合作,迫使元老院补选他为公元前43年的执政官,一旦羽翼丰满,他就转而和反元老院的势力联手。同年秋,屋大维与安东尼、雷必达结成历史上所谓的“后三头同盟”。三方协议分治天下5年:安东尼统治高卢;屋大维控制非洲、西西里与撒丁尼亚;雷必达得西班牙;意大利和罗马则由三人共治。至于东方,由于尚在布鲁图和卡西乌斯的控制之中,归安东尼与屋大维处置。 与“前三头同盟”秘密结盟,共同对付元老院不同的是,“后三头同盟”是公开结成,由元老院和公民大会认可,取得五年间处理国家事务的合法权力。后三头掌权在为“恺撒报仇”的名义下,在罗马发布了公敌宣告,在这场报复的浪潮中,包括西塞罗在内的300名元老和2000名骑士丧命。公元前42年,安东尼和屋大维进军希腊,与共和派军队进行了腓力比战役,结果布鲁图和卡西乌斯兵败自杀,共和派的势力被彻底摧毁。 公元前40年,后三头在肃清政敌后再次划分势力范围:安东尼控制罗马东部地区,屋大维统治意大利和高卢,雷必达统辖北非。屋大维坐镇罗马,逐渐和元老、骑士等上层统治分子取得妥协,又以公民领袖自居,渐渐积累了雄厚的实力。公元前36年,屋大维在肃清了庞培之子小庞培在西西里和撒丁尼亚的势力后,顺势兼并了北非,解除了雷必达的军权,至此“三头同盟”变成了两强对峙。 这时的安东尼坐镇东方,却在*上毫无建树,他与曾经迷倒恺撒的克列奥帕特拉结婚,且宣称要把他治下的领土赐予克列奥帕特拉之子,这些丑闻为屋大维反对安东尼提供了极佳的机会。公元前32年三头分治协议5年期满,屋大维和安东尼公开决裂。屋大维以武力迫使亲安东尼的两位执政官和300名元老东逃,怂恿元老院和公民大会宣布安东尼为“祖国之敌”,并向埃及女王宣战。公元前31年9月,屋大维与安东尼大战于希腊的阿克兴海角。此役双方旗鼓相当,交战初期胜负难分,但督战的克列奥帕特拉却在战斗最激烈时率埃及舰队撤退回国,安东尼跟踪而去,全军遂告瓦解。阿克兴的胜利奠定了屋大维主宰帝国全境的权势,成为恺撒事业的真正继承人。公元前30年夏,屋大维进军埃及,安东尼和克列奥帕特拉双双自杀。托勒密王朝灭亡,埃及被并入罗马。 公元前29年秋,屋大维返回罗马,成为罗马内战时代唯一也是最后的胜利者,并揭开了罗马历史上新的一页———共和制走向覆亡,帝制在罗马建立起来。 屋大维专权的建立事实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公元前32年至公元前23年,屋大维连任10年执政官。公元前30年,屋大维被授予终身保民官的职权。公元前29年,屋大维凯旋罗马后,又获得了“元帅”称号,同年被赋予监察官权力。公元前28年,屋大维荣膺首席元老。公元前27年1月,屋大维在元老院发表演说,假意放弃权力,恢复共和,结果获得了元老院赠予的“奥古斯都”(拉丁语,意为至尊、神圣)尊号,并恳请他直接管辖高卢、西班牙和叙利亚3个行省,统率20个军团,为期10年,后来这个期限又被延长。以后,屋大维又获得了大祭*这一最高宗教职务,并获得“祖国之父”的最高荣誉称号。从此,屋大维集罗马国家的*、军事、宗教等一切大权于一身,他个人也被神化,在意大利和行省建造了供奉他的祭坛和神庙。共和国时期的各种官职和*机构此时虽然依然存在,但屋大维的权威已凌驾于元老院和其他所有官职之上。屋大维之所以要建立这种元首政制,是因为罗马近500年的共和传统根深蒂固,尽管时局的发展迫使人们不得不逐渐习惯于新的个*力。苏拉、恺撒建立*统治之后,谁也不敢公开称王称帝,恺撒刚刚露出一点儿想当国王的迹象,就招致杀身之祸。屋大维是一个富有远见、少年老成的人,因此他并未直接称帝而是采用了“元首”的称号,建立了元首政制的*统治形式。不过,元首制还不是绝对的君主*,因为元首的权力从理论上,来自罗马元老院和罗马人民,而且元首并不世袭。元首制从公元前27年一直延续到284年,这一时期在罗马史上被称为早期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