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15:11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8:28
一、 传统教育的有关理论
在传统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教学过程通常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有目的、有计划 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的接受人类社会的间接经验,并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教学 过程一般认为主要由教师、学生和教材等组成,教师的作用是讲解教材,指导学 生掌握教材,并以此作为衡量教学成败的标志。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种关系: 教材 教师 学生 (包括文字教材和非文字教材) 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教学时教材是通过教师展现在学生面前; 考试时教材是经过教师的过滤变为考题去检查教学效果。这样,学生并不是与教 材直接建立联系,而是直接与教师对话,教材只是处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中介。 这就造成了有相当一批学生不读书,不读教材,学生只看教师让准备的“笔记”, 只做教师过滤好的“习题”。 上面所说的三者之间的关系,具体表现为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和教材的 关系;学生和教材的关系。关系本身就是矛盾,这些关系就是教学过程的内在矛 盾。在教学过程的各种矛盾中,谁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哪个矛盾对其他矛盾 有决定作用?传统的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和学生的矛盾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 表现为教与学的矛盾。教指的是传授知识,学指的是学习知识。笔者认为上述关 系的存在和主要矛盾的确立是建立在教师本位的基础上,片面强调了教师的主导 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更轻视了教材作为教学之本的基础地位和作用。
二、 教学过程主要矛盾的思考 *指出:“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 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因此,研究任何 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指出它的主要矛盾。 抓住这个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选集》第一卷,第310 页)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应重新审视素质教育的教学过程,而教学过程的 主要矛盾,笔者认为已不再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矛盾,而是学生和教材之间的矛 盾。教师、学生和教材应形成这样的关系: 教师 学生 教材(包括文字教材和非文字教材) 学生直接接触教材,直接从教材中发现问题,求得知识。教师只是学生和教材建 立联系的条件或催化剂,只起着促进学生学习教材的催化剂的作用。具体理由如 下:
(一)教学过程的实质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教师的讲授过程。 在不同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对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的讲授过程,还是学 生的学习过程的回答是截然不同的。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 师讲解知识、传授知识,教书育人的教育过程。教师直接与学生建立联系,教材 只是处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中介,因此认为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师和学生之 间的矛盾。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促进学,因而认定教学过程的 本质是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从特定的资源库(教材)中获 取信息、学会学习的过程。教师当然会在教学过程中讲解,会展示各种图片、图 表或实物,也会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或组织各种实践活动,然而所有这些与教师、 教学有关的活动都是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条件,都是为了有效地组织学生参与,组 织学生自己学习,组织学生把种种新的信息、知识同他头脑中的认识联系起来, 实现认识的变化或飞跃,实现同化或顺应、构建或解构。因此,只有发生在学生 头脑中的,与学生的实践、参与密切关联的这种认识的变化或飞跃、同化或顺应、 建构或解构的心理过程,才是学习的本质,才是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所以,教 学过程在现代素质教育的条件下的实质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教师的讲授过 程。 《北京市 21 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从课本中学习,从自 然、社会、生活实践中学习,是受教育者学习和发展的两条重要途径。”这里所 说的课本是文字教材,所说的自然、社会、生活实践的指非文字教材。既然承认 了教学过程的实质是学生的学习过程,那么整个过程的主体则是学生,而不是教 师,学习过程中的客体是指文字教材和非文字教材,在现代素质教育下的学习过 程应呈现这样一种关系:学生直接和教材建立联系,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应是教 学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矛盾,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教材的催化剂,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学习知识,起到帮助和服务的作用。因此,整个学习过程的主要矛盾就是学生和 教材之间的矛盾,而不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矛盾。因为教学过程的实质是学习过 程,所以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和学习过程的主要矛盾是完全一致的,学生和教材 之间的矛盾才是现代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
(二)教师劳动的本质是提供服务性的劳动。 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论述,劳动分为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两 种,而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经常提到非生产性劳动是指提供服务的劳 动,“服务”又称做“劳务”。劳务主要是指不以实物形式而以劳动形式为他人提 供某种效用的活动。马克思说:“一些服务却不留下任何捉摸的,同提供这些服 务的结果不是可以出卖的商品,他的劳动即如唱歌一停止,我的享受也就结束; 我所享受的是活动本身,是它引起我们听觉的反应。这些服务本身,同我买的商 品一样,可以是确定必要的,或者仅仅看来是必要的,例如士兵、医生和律师的 服务,——或者他们可以给我们提供享受的服务。但是,这丝毫不改变他们的经 济性质。如果我身体健康,用不着医生,或者我有幸不必去打官司,那我会就像 瘟疫一样,避免把货币花在医生或律师的服务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6 卷1 分卷,第436—437 页)而教师所提供的就像士兵、医生和律师提供的服 务一样,属于非生产性劳动,它提供的仅仅是服务性劳动,但教育活动一旦结束, 服务即消失了,留下来的是精神,而不是“物”。 我们一方面承认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认识、能力和人 格的主动发展过程,另一方面也要承认教师的劳动是提供服务性劳动,那么教师 在新的教学过程的地位和作用必然会发生变化。教师已不再是教学过程主要矛盾 的一方面,教师只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服务和帮助作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提 供服务,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教师还要讲解真理,但主要是帮助学生发现 问题,探究真知;教师还要订正错误,但主要是帮助学生发现不同知识之间的矛 盾,让学生会纠正自己;教师也会组织各种活动,展示各种事物,而这种展示或 活动将不再是为了印证教师的结论,而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事物此种种变化,都让教师从演员变成导演,从权威变成朋友,从评价者变成参与者, 变成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指导者、鼓舞者和服务者。因此,教师即是教学过程的服务者,那么不可能是教学过程主要矛盾的一个方面,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 师为之提供服务的学生和教材,教师的服务只是为了解决主要矛盾,是教学过程 主要矛盾解决的催化剂。
三、 认清教学过程主要矛盾的现实意义。
1、认清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有利于教师树立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价值观。 传统的课堂教学着眼于学科和知识,所以,人们把它称为“知识为本”的教育价 值观。学生和教材之间的矛盾是现代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它所强调的是学生发 展本位的教育价值观。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一流的教师是教人的,二流的教师 是教书的”,这就要求教师始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发展本位价值观把学 生知识的掌握,智力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的发展作为学生发展的重要方面,全 面的加以关注。它注意从学生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实际需要去考虑确定教学目标 与选择教学内容。所以,认清现代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的前 提和基础,有利于教师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2、认清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有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发展为 本”是北京市面向 21 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是设计课程方案, 研制课程标准及编写教材的基本依据。学生是教学过程主要矛盾的主体,教师的 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因此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 以学生为中心角色,必须使学生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利用各种 手段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没有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参与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当 然,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是对全体学生而言,只有少数学生主动 学习和主动参与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因此,认清现代教学的主要矛盾对进一步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3、认清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有利于教师树立服务意识,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学生和教材之间的矛盾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而教师只是为学生理解教材服务 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的,这种从事服务劳动的前提是教师首先树立服务意 识,改变原来“教师为本,知识为本”的观念。既然教师从事的是服务性的劳动, 那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服务的条件,更好的完成服务任务。 首先,教师应依据社会经济发展与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对统一的教材和标准进 行重组与整合,应及时补充和修正教学内容,使之符合当前学生的现实需要。其 次,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自己的教育对象,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 要求设计自身的教学活动,提出针对性的教学要求。因此,认清现代教学的主要 矛盾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树立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意识,教师进行创造性的劳 动,为解决教学过程主要矛盾创造条件。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8:28
在教育过程诸多的矛盾中应抓住主要矛盾,这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主要表现为教育者所提出的教育目标要求与受教育者发展现状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存在与发展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与发展;而其他各种矛盾关系的正确处理都是为着解决主要矛盾的,即为了实现教育者所提出的教育目标要求;教育目标实现,即受教育者达标,主要矛盾获得解决,标志某一教育过程终结。教育者提出新的教育目标,与受教育者发展现状构成新的矛盾,开始新的教育过程。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矛盾双方相互制约,教育者是主体:是代表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改变教育对象的主体;是按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组织、领导、指导教育过程的主体;是组织、选择、使用教育手段的主体。另一方面,教育者也具有教育客体性的一面,他在教育过程中,与受教育者相互作用,其教育态度、施教的内容、方法等都受制约于受教育者一方。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是学习知识、技能接受教育的对象,是教育客体。另一方面,这并不排斥受教育者也具有教育主体的一面:受教育者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积极参与教育过程的主体;受教育者是学习教材和使用其他教育手段的认识活动主体;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与教育者相互作用,在接受教育者的影响时,也积极反作用于教育者。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具有主体意识的能动体,都是借助一定教育手段为实现特定的教育目标共同参与教育过程的活动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又相互作用。但教育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承认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并不否定和降低教育者作为教育过程组织者、领导者、指导者的主体地位,也不能抹煞和削弱教育者在确定教育目标要求,组织教材,选择运用教育方法、方式,设计教育活动程序,启发、调动受教育者积极性等方面的主导作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导与受导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教育关系的基本方面,这是由客观社会关系决定的,是社会地、历史地决定了的,也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各自特点决定了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8:29
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的认识和学习任务或其他任务与学生的知识和心灵的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8:29
基本矛盾是学费和孩子家长工资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