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课上要干什么 小论文 500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16:2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7:03
《科学》课究竟怎么上
科学课是研究小学生身边的事物,贴近小学生的生活,以学生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科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去经历一个个的观察、研究、认识等科学探究活动。让孩子们重新走一遍科学家的发现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发挥,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将会是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那么,《科学》课究竟怎么上,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抓住以下几个环节,是上好小学科学探究课的关键。 一、教学中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的愿望。
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有机的结合学生生活中熟知的生活现象,实验教学,教师开门见山就要创设问题情境,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不容他(她)们有半点松懈的时间。比如如《轮轴》一课,我设计了一个“比谁的力气大”的游戏,让学生推荐出班级中公认的一个力气大的和一个力气小的两位同学来比试。力气小的压离支点远的一端木棍,力气大的压离支点近的一端木棍,结果力气小的几次都轻而易举地取得了胜利。这样的结果,很显然出乎学生的意料,同学们感到纳闷:为什么力气小能够胜过力气大呢?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自然会认认真真地做好实验,了解轮轴的特点。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营造一个积极、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成为“问题”的主体,成为一个个的“问题信息源”,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被大大激发。学生提出的问题总是以自身的积极思考为前提,常言说得好,教师与其“给”学生10个问题,不如创设情景,设置悬念,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产生”一个问题。 二 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解决问题。
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研究事物的规律就得回到大自然当中,凭着亲身经历的感受与经验去实践。课本上有的实验方案根本不适合我们的实际。作为教师,就更不能照着书本,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这样只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最终回到前面所描述的场景。怎么办?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放开学生的手脚。《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这也是一种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同样学生的实验方案的设计也是为了自主探究、顺利有序地进行,使自主探究的成功有了保证。但教师可有意识地作指导和训练,比较几个学生设计方案的优劣,师生一起评议优劣各在什么地方,久而久之,学生制订计划的能力就大大提高。比如在研究“<<沉浮>>”实验中,先把铁块、马铃薯、泡沫塑料、木块、橡皮筋、直尺、弹簧秤等材料分发给学生,让学生把铁块、马铃薯、泡沫塑料、木块放入水槽中,让学生观察现象,然后提问:为什么有的沉有的浮?沉入水中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吗?教师不介绍实验方案,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研究这一问题。结果,同学们兴趣浓厚,每个小组都认真地在想办法,去动手实验。学生精力集中,没有一点乱糟糟的现象。结果学生设计出了“掂量法”、“测量法”、“称重法”等方法。 三、合理指导,实施探究
根据探究方案实施探究是科学探究课的中心环节。更注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强调学生在经历实验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掌握科学方法, 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而探究又是科学学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baidu.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是一种独立的活动,主动的认识过程。而中年级学生能力相对底,知识并不多,根据这些特点,教师更要合理指导,引导学生去自行探索知识,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可得到培养。例如探究第七册《声音是怎样的产生》活动时,可先演示尺子振动实验,指导学生观察具体操作方法及尺子振动方式,然后才让学生动手实验。此后,逐步做皮筋、鼓、吉它发声实验。指导学生边实验边思考:它们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点?声音的产生与什么有关?这样一步一步引导其分析、推理,归纳总结出声音产生的原理。当学生明白声音产生的原理之后,则可通过研究声音的高低变化,培养学生创造性、发散性思维。如问:“研究声音的产生有什么用?利用物体产生高低不同的声音我们可以做什么?”学生自然会想到利用某些发声原理而制造的各种乐器,他们也同样会明白为什么有的人会把嗓子喊哑,„„。课后,不拘泥于教科书介绍的自制乐器的方法,动员学生多找一些材料自制乐器。如:拿同样大小的玻璃瓶(汽水瓶、啤酒瓶),分别加入高度不同的水即可。 三、演示时间不宜过长,尽可能多让学生进行实验活动
实验课教学中,在实验中单靠教师,不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就无法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但教师总让学生跟着自己做,到头来还是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教师主要起一个指导者的作用,只有把大部分的时间留给学生去动手操作,去观察实验,这样才能让学生搜集更多的事实依据,经地整理分析,就会自行得出结论。教师演示时间少一些,学生的心思则不会那样急不可耐。你越让他不动,说不定他偏要动,在下面自己摆弄仪器。现在把时间大部分让给他们动手,学生自然就会静下心来认真做实验,教师只需巡视指导。比如教《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教师只需花极少的时间把仪器分给各小组,大部分时间让学生去敲、去打、去摸„„最后,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
例如:在第九册《神奇的电磁铁》的实验中学生会发现:同样的钉子,绕着同样的线圈,为什么有的钉子帽是南极,有的钉子帽是北极呢?这种现象不必告诉学生是什么原因,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这是怎么一回事。这样促使学生去观察、去实验。通过观察、实验学生会发现电磁铁的磁极不同是因为线圈两端连接电池的正负极不同,或线圈的绕向不同。分组做实验,从而知道电池的节数、线圈的匝数与磁铁的数量关系,串联电池越多,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反之电磁铁的磁力就越少。学生明白了电磁铁的原理,达到了实验的目的。这样会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索*,达到了最好的教学效果。只有让学生课上都充分放手进行这样的训练,根据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独立研究,自己找路走,经过多次失败、成功的经验总结,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能力就会一步步发展起来。
四、因地制宜,自制器材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探究为主的学习空间,就需要很多的实验器材,于是有
很多老师就抱怨学校实验器材太少,其实,学校除了准备化学、物理试验需要的诸如:试管、铁架台、酒精灯、显微镜等器材外,由于科学知识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学生生活,也就要求教师或者学生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再说你平时只要留心,做个有心人,也可积累一些实验器材的。
五、明确责任,分工合作
在进行小组合作前, 要对小组内部进行角色分工,明确们个人的责任(角色要经常变化)。4人小组,有一个组长、一个记录员似乎就可以了(有些老师上课时,设材料员、操作员等不可取)。组长负责组织、噪声控制等。记录员记录讨论的观点、实验或测量数据等情况。有时,根据任务需要,也可以分为其他角色。例如“云师大附小戴建英老师上‘小小纸飞翼’课时,小组成员角色分工为‘试飞员’、‘机械员’、‘记录员’。” 有了分工,还要有合作。小组成员既承担独立的责任,又提供帮助,与他人沟通交流,互相启发,增加互动性。当学生开始小组学习时,老师在组间巡视,了解合作学习的情况,参与学生活动,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控制时间长短和噪声。但不要过多地说和参与小组讨论,不要只关注好的学生。教师要鼓励小组成员间的互帮互助,鼓励学生共同参与小组工作,以使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实验、参与使用数据,都可参与写小组报告。也要给每个小组机会,让他们报告其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让他们同班里同学一起去说明、解释和从理性上认识他们所学到的东西。教师要设法给学生们创造机会,使他们在自己的学习中能担负起自己作为个人和作为小组成员所应担负的责任。要发挥学生们在设计和实施研究方案时,在准备和向班里同学报告他们的探究工作时,在学生们评价自己所做的探究工作时个人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 六、交流评价
课堂上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倾听他人意见中使自己成长、在肯定自我中培养自主意识、在交流评价中发现新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每小组做完实验后,先要创设宽松、活跃、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自主学习,小组长组织本小组学生集中讨论、整理搜集到的现象和数据,才能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敢于交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完全放松,表达自己的发现,才会有活跃的思维,才敢畅所欲言,而无所顾忌。
总之,只要我们认识到了科学的重要性,老师们要尽心上好科学探究活动
课,能充分利用我们身边的资源,因地制宜,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动脑、动口、亲身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那么就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乃至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科学》课究竟怎么教,具体方法固然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紧紧抓住学科的基本目标去设计教法。最关键的要把握两条:根据学科和内容的目标确定教学的基本思路,思路一偏,整个课就错了方向;根据教学的基本思路找准训练重点和最有训练夹杂的内容。沿着这个路子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一定能很快教好《科学》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