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14:07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23:20
六书,指古人分析汉字形体的构造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假借,指借用;凭借、借助;六书之一。
相关介绍:
古时候,语言中的某个“词”,本来没有替它造字,就依照它的声音“假借”一个“同音字”来寄托这个“词”的意义。
扩展资料
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总称六书。普遍采取的是许慎的名称、班固的次序。 六书是后来的人对汉字进行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也是最早的关于汉字构造的系统理论。
例如:“难”原是鸟名,借为“艰难”之难;“长”是长发,借为长久之长;“久”是“从后灸之,借为“久远”之久,等等。
“假借”用已有的汉字去记录新词,这是假借的积极作用;但是,用了假借法之后,一字兼表数意,客观上造成了一些同音同形而异义的词,使人不易掌握,这是假借的消极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假借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23:20
六书假借一般指假借,指借用;凭借、借助;假借是六书之一。出自《送东阳马生序》 。
假借为六书造字法之一。“假借”用已有的汉字去记录新词,这是假借的积极作用;但是,用了假借法之后,一字兼表数意,客观上造成了一些同音同形而异义的词,使人不易掌握,这是假借的消极作用。
扩展资料:
3000多年前,中国先人在甲骨上刻下文字,促成了自觉、系统的文字记录的形成,此后,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六书”像是中国文字的“基因”一般,一脉相承到今天。
春秋时期,传抄促进了思想的大发展,竹简、木牍、帛书的兴起,推动了中华文化第一次“百家争鸣”的出现。
印刷术更被称为“文明之母”,其对世界文明的促进作用已无须赘言。直至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类正式出版物资源已超过600万种。如果说甲骨文展代表了一种“文明的先声”,那么,图书版本展则说明了文化的普及。
“千举万变,其道一也。”从甲骨到书籍,是千古一瞬,亦是一瞬千古,将其串联起来的,是中华民族呵护文明的精神传统。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23:20
六书,首见于《周礼》,清代以后一般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假借,指借用;凭借、借助;六书之一。
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总称六书。普遍采取的是许慎的名称、班固的次序。 六书是后来的人对汉字进行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也是最早的关于汉字构造的系统理论。当有了六书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该系统为依据。
《南齐书·文学传·崔慰祖》:“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袠, 慰祖 亲自取与,未尝为辞。”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古文字构成规则的概括和归纳,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假借指的是后来衍生发展的文字的使用方式。
扩展资料
六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其中没有对“六书”详细的名称,也没有对六书的解释。
西汉刘歆《七略》:“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这是对六书最早的解释,象形、象事、象意、象声指的是文字形体结构,转注、假借指的是文字的使用方式。
假借起源
假借为六书造字 法之一。朱骏声说:‘天地间有形而后有声,有形声而后有意与事,四者(形、声、意、事),文字之体也,意之所通,而转注起焉。声之所比,而假借生焉,二者(指转注和假借),文字之用也。……不知假借者,不可与读古书,不明古音者,不足以识假借,鹧《说文通训定声》一书所为记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六书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23:21
六书,指古人分析汉字形体的构造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前四书是造字方法,后两书是用字方法。因为假借没有造出新字,所以它的形体构造不能超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形体构造的范围。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23:22
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