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18:1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19:02
2月8日,主题为“中科院发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本世纪中期最低月薪将超过1300美元”的报道在各大网站发布。一石激起千层浪,网友对此报道反应非常热烈,多围绕“月薪1300美元”展开了讨论,甚至打起了“口水仗”。其实,《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值得关注的理由,绝不应该仅仅是因为这样一个数据,而应该是其学术研究成果及其价值。欢迎您在留言板发表看法! 报告成果: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现状及前景 现状: 在全世界109个国家中,中国社会(2003年)的综合现代化水平居于第六十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高于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处于世界初等发达国家水平。 从国际对比角度看,在84个指标中,有6个指标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多数指标和社会现代化整体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和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相比有明显差距。 从国内各地区发展水平看,2003年,在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北京、上海、天津、浙江、辽宁、广东、吉林、江苏、黑龙江、山西的综合社会现代化指数排在前10位。各地社会现代化的水平都在提高,但差距比较明显。2003年,北京、天津、上海已完成以工业经济为主要特点的第一次社会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社会水平,浙江、广东、江苏、辽宁和福建达到初等发达社会水平。其中,北京已进入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特点的第二次社会现代化,天津、上海已经处于第一次社会现代化过渡期。而与此同时,黑龙江等23个省区市处于欠发达社会水平。[详细] 前景: 2050年的中国将是一个中等发达社会,人均预期寿命逾八十岁,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覆盖率达百分之百,人们可以自由合理流动,按2002年价格最低月薪超过1300美元,绝对贫困和童工率下降到零。[详细] 途径: 未来50年,我国社会现代化的重点在于提升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转型、提升国民素质。 为提升生活质量,应推动社会发展模式从“城市优先型”向“全面发展型”和“生活质量型”转变;提高人均国民收入,逐步消除绝对贫困;提高社会公平性,建设和谐高效的新型福利国家。 为促进社会转型,应在2020年左右完成城市化,使城市化率达到60%,在2050年前实现郊区化,使郊区化率达到50%,建设城乡平衡社会;推动农村生活方式向现代城市生活方式转变,城市生活方式向信息化、知识化、国际化生活方式转变;实现就业结构的工业化和职业机构的知识化。 为提高国民素质,应普及免费义务教育,逐步普及高等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推进卫生体系现代化,增加公共卫生投入,提高国民健康寿命;消除信息鸿沟,建设学习型社会。 专家解读报告内容 为网友解疑释惑 2月9日10:00,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解读《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