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19 23:16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4 05:56
1、社会分工不同
做大事的人怎么会平庸与小地方发挥。小地方应扫,但不是靠扫天下的人去扫。而要扫天下的人如果把时间精力都花在扫屋子上,得等到何年何月才能扫天下啊?
并非所有事都要事必恭亲. 若事事亲力亲为,还谈什麽信任与团结合作,另外还可从节约资源/节约时间方面着手。
2、成大事当不拘小节。
人生有很多的亊要做,要分出什么亊是重要的什么亊是急迫做的。影响现在的是急亊,关乎未来的是重要的亊。若要扫天下,就不能也不可能面面兼顾---诸葛亮事无巨细,结果其病死后蜀国还是灭了。人的精力和才智是有限的,需要他人的帮助,学会合作。
杀鸡何需用牛刀? 关公的青龙偃月刀也不会用来切菜吧? 爱迪生一生埋首於发明, 几乎是日理万机的样子, 你说他会闲闲无事左手扫帚右手毛巾的打理定居吗? 能担当大事的人, 不一定要/会兼顾小事
3、 事有轻重缓急
在战争时期 有很多的将军根本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与演练,甚至是在上级阵亡的情况下临时就任的。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可这个前提是你只能步行,如果有其他可以借助的工具 你的首要目的还是千里啊!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有的人不结反而去借,借来了,既省了时间,又网住了大鱼~~
关键是轻重缓急这个角度 抓住这个 就抓住了一切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这句话的原文并非如此,其真正的原文是:“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习惯说》 刘蓉(清) 《后汉书》中第五十六章《陈王列传》 《孟子》中也有记载。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祖河东太守。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解释
译文:连一间屋子都不打扫,怎么能够治理天下呢?
引申义: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积累,才能做成一番大事业。
同义句
一室之不治,何家国天下之为?
一手不洗,滴水不补,片房不扫,何以御病魔?何以保健康?何以成大业?何以济沧海?
不以事小而忽略,不以事大而轻浮。
大丈夫当扫天下,而始于扫足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人要成就一件大事,就得从小事做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4 05:56
1、社会分工不同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4 05:57
要看在什么地方。你在家能不收拾家吗?如果你能,要么你家脏的要命,要么你找别人来干这活儿。社会就是这样,什么事都是人做的,什么人做什么事儿。谁能让一号首长去扫大街?哪怕真有一天一号首长去扫大街,那也是特殊情况。他的工作不允许去做这种事,做了反而是失职。你在什么位置上,做什么位置上的事儿,越权一定会产生不可预料的后果。区别就是后果是好还是坏,但只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不管越权的结果是好是坏,关键就看你自己是否能够承受那个后果带来的影响。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4 05:57
世上无绝对,二战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就是一个例子,他的政敌曾嘲笑他说他是一个除了可以熟练的点燃自己的雪茄就不会干别的,事实确实如此,他就是一个甚至连自理能力几乎为0的人,可他却在二战中做出了那么大的贡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结论也不是绝对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4 05:58
首先薛勤绝对没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类似的话出自清代李蓉《习惯说》一文,原文是“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有兴趣的话可以读一下原文,理解一下李蓉父亲的用意和李蓉讲述这一段的真正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