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7:33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4:33
1、首先,两种植物的科属不同:
茵陈,属于桔梗目,菊科,管状花亚科,春*族,蒿属。
米米蒿,属于白花菜目,十字花科,大蒜芥族,播娘蒿属。
2、形态差异:
茵陈:头状花序卵球形,稀近球形,总苞片3-4层,外层总苞片草质,卵形或椭圆形,背面淡*,有绿色中肋,*,边膜质,中、内层总苞片椭圆形,近膜质或膜质;花序托小,凸起;雌花6-10朵。
米米蒿,(播娘蒿) :花序伞房状,果期伸长;萼片直立,早落,长圆条形,背面有分叉细柔毛;花瓣*,长圆状倒卵形,长2-2.5毫米,或稍短于萼片,具爪;雄蕊6枚,比花瓣长三分之一。
拓展资料:
茵陈,别名牛至、耗子爪、田耐里、因尘、马先、绵茵陈、绒蒿、细叶青蒿、安吕草,拉丁文名ArtemisiacapillarisThunb.管状花目、菊科、牛至属植物蒿经冬不死,春则因陈根而生,故名因陈或茵陈。至夏其苗则变为蒿,故亦称茵陈蒿。中国民间现尚有以米粉作茵陈糕、团的习惯。
茵陈作菜,要采嫩苗,老的药用是茵陈蒿。故有“二月茵陈,五月蒿”的说法。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蒙古等国家的低海拔地区的河岸、低山坡地区。茵陈有两个采收期,春季采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的习称“茵陈蒿”。
米米蒿(播娘蒿)——古代的《救荒本草》便有记载。《河南农田杂草志》中把米米蒿的现代分类,确定为十字花科草本植物。还有把它与古人《野菜谱》所记的抱娘蒿相提并论的,其实不是一种;《野菜谱》说:“抱娘蒿,结根牢,解不散,如漆胶。”而麦地里的米米蒿独根独苗,很容易连根拔起。幼苗味苦。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4:34
1,首先,两种植物的科属不同:
茵陈 属于桔梗目 菊科 管状花亚科 春*族 蒿属
米米蒿,(播娘蒿) 属于白花菜目(有资料归属十字花目) 十字花科 大蒜芥族 播娘蒿属
2,形态差异,
花,
茵陈:头状花序卵球形,稀近球形,总苞片3-4层,外层总苞片草质,卵形或椭圆形,背面淡*,有绿色中肋,*,边膜质,中、内层总苞片椭圆形,近膜质或膜质;花序托小,凸起;雌花6-10朵
米米蒿,(播娘蒿) :花序伞房状,果期伸长;萼片直立,早落,长圆条形,背面有分叉细柔毛;花瓣*,长圆状倒卵形,长2-2.5毫米,或稍短于萼片,具爪;雄蕊6枚,比花瓣长三分之一
幼苗
茵陈幼苗多卷曲成团状,灰绿色,全体密被白毛,绵软如绒,看下图
再看看米米蒿,如下图
另外,它们的花期有明显时差
茵陈花期在花果期7-10月,而米米蒿是在4-5月
其它的就不多说了,有点写累啦,以上基本大的差异写好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4:34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幼苗虽然很像,还是有区分的;白蒿和米米蒿叶子都泛白,形状好区分;白蒿和黄蒿叶子形状差不多,颜色好区分。白蒿和黄蒿都有香味,米米蒿没有。气味也好区分。
黄蒿也叫青蒿,著名的“青蒿素”就是从黄蒿里提取的。青蒿素主治疟疾、结核病潮热,治中暑、皮肤瘙痒、荨麻疹、脂溢性皮炎和灭蚊等。
黄蒿不可食用,主要用来制药,或者制香。
米米蒿属于田间杂草,或许因多生长在麦田的缘故,人们常叫它“麦蒿”。它开出的花,黄灿灿的,一团团,一簇簇,景象可以与油菜花媲美。花和种子都比油菜花小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