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事例分析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7:17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9:38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其中有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如阴险狡诈的曹操、知人善任的孙权、宽厚仁义的刘备、义气善战的关羽、勇猛莽撞的张飞等。他们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诸葛亮也是其中的一人。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家、军事家,也是蜀国的重要大臣,是刘备的得力助手。
诸葛亮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三顾茅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诸葛亮本来只是一个平民,独自在南阳耕作。刘备三次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他认为刘备是可投靠的,于是出山全力协助刘备。此后,诸葛亮一直忠心耿耿,殚精竭虑,为蜀国效劳。
诸葛亮知识渊博,足智多谋。在著名的“草船借箭”、“借东风”等故事中,这些都得以体现。
“空城计”的故事在中国已是家喻户晓,诸葛亮的智慧在此处展现得淋漓尽致。
故事是这样的:司马懿率领15万大军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手下只有2500名士兵,双方实力相差悬殊。在这种危急情况下,诸葛亮却要求城门大开,每个城门安排30名士兵打扮成老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自己领了两个童子上城楼并开始弹琴。司马懿见状,断定城里有埋伏,于是下令赶紧撤军。
其实,诸葛亮平时非常谨慎,不会轻易冒险。他使用空城计解围,其实是万不得已。因为他充分了解司马懿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人的思维定式,认为自己谨慎,不会冒险,所以敢出此险策,司马懿果然以为诸葛亮在城里有埋伏,下令撤军。诸葛亮成功实施了空城计。
诸葛亮还是一个责任心强、热爱自己国家的人。这在他出师伐魏之前给刘禅写的《出师表》中充分展现。《出师表》的内容情意真切,感人肺腑,表明诸葛亮北伐的决心。他在表中告诫后主要“亲贤臣,远小人”,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为兴复汉室而努力。最后一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更体现了他出师之前对刘备父子的深厚情感。
综上所述,诸葛亮是一个爱国、爱人民的忠臣,他为蜀国做出了很多贡献,为后人流传。
在当今社会,我认为诸葛亮有两个方面特别值得我们学习。一是他的忠诚,全心全意为蜀国服务,不像现在有些人,见利忘义,为了钱财不择手段。二是他勤奋学习,知识渊博,并且勤于用脑,善于动脑,他年轻时虽然在南阳耕作,但是仍然对天下非常了解,并且能正确分析当前形势。学无止境,我们也应该像他一样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查看全部4个回答
培训设计培训需要什么条件?形象设计培训——中国形象礼仪行业示..
北京中形协技术培训..广告
毛戈平形象艺术设计学校 国际彩妆大师 毛戈平形象设计艺术学校创始人
2000年创办毛戈平形象设计艺术学校,MGPIN品牌创始人,毛戈平化妆学校,师资强大全国连锁,北京,上海,杭州,成都,重庆,郑州,武汉,深圳,青岛开设有分校。
杭州毛戈平形象设计..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广告形象设计大学有哪些?形象设计大学!蒙妮坦这个故事长53年,但5分钟就能看完!
形象设计大学每年培训量居中国同行前列,开设专业有化妆,摄影,美容,美发,美甲.20%理论教学,80%实操教学。如果你有足够了解这个学院,相信你会选择形象设计大学。
572020-05-07
急求三国演义的10个人物形象分析(要结合具体的事例)
关羽,字云长,原字长生,公元161年生,河东解良人,在三国演义里提到他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关羽杀之后逃难江湖,于184年黄巾起义时逃至涿郡(河北涿县)遇到刘备在召集人马,便跟张飞一起追随刘备,当时他只有23岁。三国演义里描写的关羽是身长九尺(汉尺一尺是现在的23.4公分),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大家都知道关羽所用的武器是青龙偃月刀,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82斤。刘关张三人是三国中乃至历史上有名的异姓兄弟,关羽终日随同刘备,八方征战,不畏艰险。关羽是三国时代中武力数一数二的人物,在三国演义中侧重刻画他神威勇武的一面,初对付黄巾军时先斩程远志,后在汜水关前“温酒斩华雄”,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这都是三国演义里描写的单挑战斗,公元200年刘备偷袭徐州,杀死徐州刺使车胄,关羽驻守下邳,这是三国演义里描写的“关公赚城杀车胄”。同年曹操东征,击败刘备,关羽被俘,曹操待他礼遇十分周到,拜他为偏将军。公元201年,袁绍进军黎阳,派颜良在白马攻打刘延,曹操派关羽张辽迎击颜良,关羽于万众之中斩杀颜良,取下他的首级回到阵中,袁绍诸将无一人敢阻拦。这可以说是历史上关羽的成名战,而在三国演义里关羽早因“斩华雄战吕布”闻名于诸侯,小说里斩颜良诛文丑的不过是给关羽的勇武锦上添花而已,但历史上关羽在斩颜良后被封为汉寿亭侯,而且离开曹操到袁绍军中投奔刘备去了,小说中添加的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并不是真实的情况。关羽曾被流箭射中,因箭头有毒,每逢阴雨天骨头便疼痛,关羽接受医生的建议刮骨疗毒,并在动手术时举杯畅饮,谈笑自若。小说中提到的是公元219年他攻打樊城时中曹仁军毒箭,得华佗进行医疗。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封关羽前将军,在小说中也是那时封关羽为五虎上将之首,命其攻打曹仁守卫的樊城(湖北襄樊),曹操派于禁、庞德率领七军援助曹仁,结果在樊城北十里罾口川处被关羽水淹七军(罾口,网者也,“鱼”入“罾口”岂能久乎?此乃小说一戏剧性解释),于禁投降,庞德被关羽斩杀,自此关羽威震华夏。曹操曾因欲避关羽锋芒而从许昌迁都(樊城乃魏都城许昌最后屏障),后因司马懿、蒋济力阻并建言鼓动孙权袭击关羽后方。在此之前孙权曾派使者到关羽处,希望娶关羽之女为子媳,而关羽没有遵照诸葛亮“东和孙权,北拒曹操”之言,侮辱来使,惹孙权大怒。同时,南郡太守糜芳,将军傅士仁屯兵*,由于平时关羽对他们轻视而造成忌恨,不尽力供应军需,在听闻关羽“还当治之”之言后勾结孙权,袭取关羽后路,曹操派大将徐晃增援曹仁,关羽攻打樊城失利,引军退回时江陵已被孙权夺取,关羽军溃散,关羽及其子关平被孙权斩于临沮,享年58岁,蜀汉后追谥关羽壮缪侯。纵观关羽一生,无愧于戎马生涯,历经百战,而最后却输在他的弱点“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鲁迅曾评三国演义里的关羽:“惟于关羽,特多好语”。宋、元时期关羽被尊为“真君”、“武安王”,至明、清时期被尊为“大帝”,四处立庙。关羽有三子一女,一义子关平,关平原是汝南关定庄上关定次子,有兄关宁,学文。次子关兴,字安国,受诸葛亮器重,北伐时任龙骧将军,关兴有子关统、关彝。关羽三子关索,诸葛亮平定南蛮时曾用其做先锋,水浒传里杨雄名号“病关索”我想应该就是指他,另有一女关凤,孙权为其子求婚未果。关于关羽的武力是无可非议的,他温酒斩华雄,仅一合斩颜良,战不二合斩文丑,五关六将等无名下将则必说了,他能在老年勇战庞德也可以看出他过人的武力,但虎牢关前他与张飞二人合战吕布却不能胜,可见吕布之勇武要略胜一筹,而关羽与张飞谁更强呢?我不好下定论,但在看他们二人战袁术部将纪灵可略窥一二:关羽与之战三十合而不胜,张飞战十合斩纪灵于马下。有对联赞关羽:匹马斩颜良 河北英雄丧胆 单刀会鲁肃 江南文武寒心。 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可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军事实践。《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鲁迅评论说:“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因此,《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历史小说人物。 刘备: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但他“折而不挠,终不为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一面,给人以“*”和“虚伪”的感觉。电视剧中的刘备常常以泪洗面,哭与泪虽然表现了刘备的“仁”,但又给人以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印象,扭曲了刘备是“枭雄”、“人杰”的真实形象。 关羽:历史上的关羽为“万人之敌”一虎将,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义著称,但“刚而自矜”,勇猛有余,智略不足。马超投降刘备后,封为平西将军。时关羽督荆州,修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诸葛亮答信时,称马超虽为一世之杰,但不如关羽的“绝伦逸群”,关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这是典型的有勇少谋的武将性格。但在《三国演义》中,因为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人,又有讲信义的特点,所以,就被塑造成“义”的化身。他跟随刘备,不避艰险。下邳被俘,投降曹操,但心系刘备,只是有感于曹操待他甚厚,因而在离曹归刘前为曹操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解白马之围。但是《三国演义》中写关羽下邳投降时相约三事、曹操以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厚礼待他等却是子虚乌有。总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是不惜笔墨,把关羽刻画成“义重如山之人”,因而其形象也被严重的扭曲了。 曹操: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周瑜: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刘备称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孙权则赞他有“王佐之资”。但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是“千古风流人物”。 鲁肃:如果说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的性格、形象虽被扭曲,但多少还有些根据的话,那么,鲁肃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名字外几乎就全是杜撰了。历史上的鲁肃“虽在军阵,手不释卷”,“思度宏远”,“有过人之明”。他初见孙权,就提出了建国方针:鼎足江东,北拒曹操,待机剿除黄祖,进发刘表,竟长江而有之,然后建号称帝以图天下。这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有相似之处。曹操大军南征荆州时,孙权部属都主降,唯独鲁肃主张抗曹,劝孙权召回周瑜,共商战守大计。赤壁战后,他又力主扶刘抗曹。在东吴历史上,鲁肃实为诸葛亮式人物,孙权对他也极为欣赏。吴国的建立和发展基本上是按照鲁肃提出的政略、战略方针进行的。但在《三国演义》中,鲁肃成了诸葛亮与周瑜两人智斗的牺牲品,被愚弄、受欺侮的典型。
2 浏览107
三国演义诸葛亮人物形象分析200
能言,冷静,机智,执着,忠心,谦恭待人,自省自律 不贪权势,他位极人臣,却不追求个*势,不弄权也不为权所努役 不谋私利他只靠俸禄为生,不以权势谋私利. 无私无畏,谦虚谨慎,深思熟虑,卓识远见,善于博采众长,融化于胆识之中
24 浏览16792016-08-11
诸葛亮人物形象分析.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 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加强战备。 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扩展资料: 《诫子书》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 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通过这些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如此深切。后人留存有多篇《诫子书》。 除上述作品外,诸葛亮还有《草庐对》《诫外甥书》《将苑》(又名《心书》)《便宜十六策》等著作。诸葛亮的著作编成《诸葛亮集》,又名《诸葛氏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诸葛亮
10 浏览24032019-07-12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10个>结合具体事例分析人物特点!快快...急...
关羽,字云长,原字长生,公元161年生,河东解良人,在三国演义里提到他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关羽杀之后逃难江湖,于184年黄巾起义时逃至涿郡(河北涿县)遇到刘备在召集人马,便跟张飞一起追随刘备,当时他只有23岁。三国演义里描写的关羽是身长九尺(汉尺一尺是现在的23.4公分),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大家都知道关羽所用的武器是青龙偃月刀,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82斤。刘关张三人是三国中乃至历史上有名的异姓兄弟,关羽终日随同刘备,八方征战,不畏艰险。关羽是三国时代中武力数一数二的人物,在三国演义中侧重刻画他神威勇武的一面,初对付黄巾军时先斩程远志,后在汜水关前“温酒斩华雄”,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这都是三国演义里描写的单挑战斗,公元200年刘备偷袭徐州,杀死徐州刺使车胄,关羽驻守下邳,这是三国演义里描写的“关公赚城杀车胄”。同年曹操东征,击败刘备,关羽被俘,曹操待他礼遇十分周到,拜他为偏将军。公元201年,袁绍进军黎阳,派颜良在白马攻打刘延,曹操派关羽张辽迎击颜良,关羽于万众之中斩杀颜良,取下他的首级回到阵中,袁绍诸将无一人敢阻拦。这可以说是历史上关羽的成名战,而在三国演义里关羽早因“斩华雄战吕布”闻名于诸侯,小说里斩颜良诛文丑的不过是给关羽的勇武锦上添花而已,但历史上关羽在斩颜良后被封为汉寿亭侯,而且离开曹操到袁绍军中投奔刘备去了,小说中添加的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并不是真实的情况。关羽曾被流箭射中,因箭头有毒,每逢阴雨天骨头便疼痛,关羽接受医生的建议刮骨疗毒,并在动手术时举杯畅饮,谈笑自若。小说中提到的是公元219年他攻打樊城时中曹仁军毒箭,得华佗进行医疗。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封关羽前将军,在小说中也是那时封关羽为五虎上将之首,命其攻打曹仁守卫的樊城(湖北襄樊),曹操派于禁、庞德率领七军援助曹仁,结果在樊城北十里罾口川处被关羽水淹七军(罾口,网者也,“鱼”入“罾口”岂能久乎?此乃小说一戏剧性解释),于禁投降,庞德被关羽斩杀,自此关羽威震华夏。曹操曾因欲避关羽锋芒而从许昌迁都(樊城乃魏都城许昌最后屏障),后因司马懿、蒋济力阻并建言鼓动孙权袭击关羽后方。在此之前孙权曾派使者到关羽处,希望娶关羽之女为子媳,而关羽没有遵照诸葛亮“东和孙权,北拒曹操”之言,侮辱来使,惹孙权大怒。同时,南郡太守糜芳,将军傅士仁屯兵*,由于平时关羽对他们轻视而造成忌恨,不尽力供应军需,在听闻关羽“还当治之”之言后勾结孙权,袭取关羽后路,曹操派大将徐晃增援曹仁,关羽攻打樊城失利,引军退回时江陵已被孙权夺取,关羽军溃散,关羽及其子关平被孙权斩于临沮,享年58岁,蜀汉后追谥关羽壮缪侯。纵观关羽一生,无愧于戎马生涯,历经百战,而最后却输在他的弱点“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鲁迅曾评三国演义里的关羽:“惟于关羽,特多好语”。宋、元时期关羽被尊为“真君”、“武安王”,至明、清时期被尊为“大帝”,四处立庙。关羽有三子一女,一义子关平,关平原是汝南关定庄上关定次子,有兄关宁,学文。次子关兴,字安国,受诸葛亮器重,北伐时任龙骧将军,关兴有子关统、关彝。关羽三子关索,诸葛亮平定南蛮时曾用其做先锋,水浒传里杨雄名号“病关索”我想应该就是指他,另有一女关凤,孙权为其子求婚未果。关于关羽的武力是无可非议的,他温酒斩华雄,仅一合斩颜良,战不二合斩文丑,五关六将等无名下将则必说了,他能在老年勇战庞德也可以看出他过人的武力,但虎牢关前他与张飞二人合战吕布却不能胜,可见吕布之勇武要略胜一筹,而关羽与张飞谁更强呢?我不好下定论,但在看他们二人战袁术部将纪灵可略窥一二:关羽与之战三十合而不胜,张飞战十合斩纪灵于马下。有对联赞关羽:匹马斩颜良 河北英雄丧胆 单刀会鲁肃 江南文武寒心。 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可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军事实践。《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鲁迅评论说:“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因此,《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历史小说人物。 刘备: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但他“折而不挠,终不为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一面,给人以“*”和“虚伪”的感觉。电视剧中的刘备常常以泪洗面,哭与泪虽然表现了刘备的“仁”,但又给人以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印象,扭曲了刘备是“枭雄”、“人杰”的真实形象。 关羽:历史上的关羽为“万人之敌”一虎将,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义著称,但“刚而自矜”,勇猛有余,智略不足。马超投降刘备后,封为平西将军。时关羽督荆州,修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诸葛亮答信时,称马超虽为一世之杰,但不如关羽的“绝伦逸群”,关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这是典型的有勇少谋的武将性格。但在《三国演义》中,因为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人,又有讲信义的特点,所以,就被塑造成“义”的化身。他跟随刘备,不避艰险。下邳被俘,投降曹操,但心系刘备,只是有感于曹操待他甚厚,因而在离曹归刘前为曹操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解白马之围。但是《三国演义》中写关羽下邳投降时相约三事、曹操以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厚礼待他等却是子虚乌有。总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是不惜笔墨,把关羽刻画成“义重如山之人”,因而其形象也被严重的扭曲了。 曹操: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周瑜: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刘备称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孙权则赞他有“王佐之资”。但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是“千古风流人物”。 鲁肃:如果说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的性格、形象虽被扭曲,但多少还有些根据的话,那么,鲁肃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名字外几乎就全是杜撰了。历史上的鲁肃“虽在军阵,手不释卷”,“思度宏远”,“有过人之明”。他初见孙权,就提出了建国方针:鼎足江东,北拒曹操,待机剿除黄祖,进发刘表,竟长江而有之,然后建号称帝以图天下。这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有相似之处。曹操大军南征荆州时,孙权部属都主降,唯独鲁肃主张抗曹,劝孙权召回周瑜,共商战守大计。赤壁战后,他又力主扶刘抗曹。在东吴历史上,鲁肃实为诸葛亮式人物,孙权对他也极为欣赏。吴国的建立和发展基本上是按照鲁肃提出的政略、战略方针进行的。但在《三国演义》中,鲁肃成了诸葛亮与周瑜两人智斗的牺牲品,被愚弄、受欺侮的典型。
68 浏览7645
试分析诸葛亮形象,有总结有事例 200字左右
对诸葛亮: 军事上的成就 1.诸葛亮勤于思考,注重革新军械、装具。研制了一发十矢连弩和适应山区运输的木牛流马等作战工具。并改进钢刀,增强了蜀军战斗力。好兵法,推演阵法作“八阵图”,为后世传扬。 2.在治军方面,诸葛亮重视部队的节制和训练,主张以法治军,讲究为将之道。 3.作战时,诸葛亮用兵力主审时度势,谨慎从事;每战力求速决;重视后勤,常年派官兵千余整修都江堰,确保军粮生产;每次退却时都十分慎重,采取在山地设伏等手段,以掌握主动,保证安全。 4.战略上,诸葛亮未出世便知天下三分,他在《隆中对》对当时形式的分析可谓*远瞩;而且善观大势,始终坚持联吴抗曹,致蜀汉得与魏、吴鼎立。 不足之处 1.用人上的失误。首先是让关羽镇守荆州,关羽性格高傲,刚而自矜,有勇无谋。关羽失荆州,使诸葛亮在《隆中对》中两路出兵北伐的设想变空,并使蜀国在今后的战争中始终处于背动地位。其次是用马谡守街亭,马谡自幼熟读兵法,好论军计,甚为诸葛亮所器重。但刘备觉得马谡言过其实,临终时曾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诸葛亮却不以为然,还经常同他谈论兵法,有时通宵达旦。丧失街亭,使诸葛亮的主力侧翼受威胁,整个作战计划遭到破坏,*撤军。 2.对于人才的*。诸葛亮辅政后,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这看上去很令人钦佩,但无意中却*了人才的发展。经如任免一个县官的小事,诸葛亮也要亲自处理;军中“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结果诸葛亮死后,蜀国人才青黄不接,造成“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局面。 3.用兵上的失误。“诸葛一生唯谨慎”,用兵谨慎,这是诸葛亮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用兵应以慎为主,以奇为辅。奇正并用,并能建大功。时魏延曾提出自率万人,偷袭潼关,诸葛亮认为此举草率,未同意。后邓艾灭蜀,正是用偷袭之策。司马懿在给其弟司马孚来的信中说:“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晋书·宣帝纪》)。此话虽有夸大,但也反映了一定的事实。 后人特别推崇诸葛亮的运筹帷幄,神机妙算,将其视为智慧化身。小说《三国演义》更是将其神化,其情节更是广布人口。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其评价如下: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9:39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其中有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如阴险狡诈的曹操、知人善任的孙权、宽厚仁义的刘备、义气善战的关羽、勇猛莽撞的张飞等。他们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诸葛亮也是其中的一人。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家、军事家,也是蜀国的重要大臣,是刘备的得力助手。
诸葛亮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三顾茅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诸葛亮本来只是一个平民,独自在南阳耕作。刘备三次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他认为刘备是可投靠的,于是出山全力协助刘备。此后,诸葛亮一直忠心耿耿,殚精竭虑,为蜀国效劳。
诸葛亮知识渊博,足智多谋。在著名的“草船借箭”、“借东风”等故事中,这些都得以体现。
“空城计”的故事在中国已是家喻户晓,诸葛亮的智慧在此处展现得淋漓尽致。
故事是这样的:司马懿率领15万大军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手下只有2500名士兵,双方实力相差悬殊。在这种危急情况下,诸葛亮却要求城门大开,每个城门安排30名士兵打扮成老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自己领了两个童子上城楼并开始弹琴。司马懿见状,断定城里有埋伏,于是下令赶紧撤军。
其实,诸葛亮平时非常谨慎,不会轻易冒险。他使用空城计解围,其实是万不得已。因为他充分了解司马懿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人的思维定式,认为自己谨慎,不会冒险,所以敢出此险策,司马懿果然以为诸葛亮在城里有埋伏,下令撤军。诸葛亮成功实施了空城计。
诸葛亮还是一个责任心强、热爱自己国家的人。这在他出师伐魏之前给刘禅写的《出师表》中充分展现。《出师表》的内容情意真切,感人肺腑,表明诸葛亮北伐的决心。他在表中告诫后主要“亲贤臣,远小人”,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为兴复汉室而努力。最后一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更体现了他出师之前对刘备父子的深厚情感。
综上所述,诸葛亮是一个爱国、爱人民的忠臣,他为蜀国做出了很多贡献,为后人流传。
在当今社会,我认为诸葛亮有两个方面特别值得我们学习。一是他的忠诚,全心全意为蜀国服务,不像现在有些人,见利忘义,为了钱财不择手段。二是他勤奋学习,知识渊博,并且勤于用脑,善于动脑,他年轻时虽然在南阳耕作,但是仍然对天下非常了解,并且能正确分析当前形势。学无止境,我们也应该像他一样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9:39
治蜀有方所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
181年 出生
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会见诸葛亮.生平简介: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号卧
龙,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他是
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
年)出生于琅邪阳都的一个官吏之家。
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
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
长官)。诸葛亮父亲诸葛圭,字君贡,
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早年丧
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
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
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
葛玄就去投奔老朋友荆州牧刘表。
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病
逝。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
移居隆中(今襄阳县之西二十里,一说隐
居地是南阳?),隐居乡间耕种,维持
生计。建安四年(199年),19岁的诸葛
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于水镜先生司马
徽。
诸葛亮读书与当时大多数人不
一样,不是拘泥于一章一句,而是观其
大略,并喜欢吟诵《梁父吟》这首古歌
谣。通过潜心钻研,他不但熟知天文地
理,而且精通战术兵法。他志向远大,
以天下为己任。,诸葛亮还十分注意观
察和分析当时的社会,积累了丰富的治
国用兵的知识。
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
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于襄阳隆
中,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
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
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
革*,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
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
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
著名的《隆中对》。[一说是襄阳隆
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
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
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
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
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
亮遂出山辅佐刘备,形成三国鼎足之
势。��
诸葛亮于危难之际出而辅佐刘
备,联孙抗曹。大败曹军于赤壁,夺占
荆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继又击
败曹军,夺得汉中。二十六年,刘备在
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
相,主持朝政。间武三年(223年),刘
备病危,以后事相托。
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
候,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
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
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加强
战备。建兴五年(227年),上疏(即《出
师表》)于刘禅,率军出驻汉中,前后6
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十二年,
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9:40
治蜀有方所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
181年
出生
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会见诸葛亮.生平简介: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号卧
龙,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他是
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
年)出生于琅邪阳都的一个官吏之家。
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
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
长官)。诸葛亮父亲诸葛圭,字君贡,
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早年丧
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
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
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
葛玄就去投奔老朋友荆州牧刘表。
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病
逝。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
移居隆中(今襄阳县之西二十里,一说隐
居地是南阳?),隐居乡间耕种,维持
生计。建安四年(199年),19岁的诸葛
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于水镜先生司马
徽。
诸葛亮读书与当时大多数人不
一样,不是拘泥于一章一句,而是观其
大略,并喜欢吟诵《梁父吟》这首古歌
谣。通过潜心钻研,他不但熟知天文地
理,而且精通战术兵法。他志向远大,
以天下为己任。,诸葛亮还十分注意观
察和分析当时的社会,积累了丰富的治
国用兵的知识。
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
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于襄阳隆
中,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
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
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
革*,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
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
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
著名的《隆中对》。[一说是襄阳隆
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
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
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
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
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
亮遂出山辅佐刘备,形成三国鼎足之
势。
诸葛亮于危难之际出而辅佐刘
备,联孙抗曹。大败曹军于赤壁,夺占
荆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继又击
败曹军,夺得汉中。二十六年,刘备在
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
相,主持朝政。间武三年(223年),刘
备病危,以后事相托。
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
候,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
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
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加强
战备。建兴五年(227年),上疏(即《出
师表》)于刘禅,率军出驻汉中,前后6
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十二年,
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9:41
他聪明勇敢,善于思考,可以说他的智商比别人高大千倍啊!他不算狡猾,对国家有利,常常帮助国家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