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是什么意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8:1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4 15:10
释义:再说全社会的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却并不因此而更加奋勉,全社会的人都责难他,他也并不因此而更为沮丧。他能认清自我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不过如此而已啊。
出自:【逍遥游】
原文片段: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shuò)数(shuò)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líng)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翻译:
所以,那些才智可以胜任一官之职,行为可以顺应一乡群众,道德合乎一国之君的的要求,才能可以取信一国之人的人,他们自己很得意,其实如同斥鷃一样(所见甚小)。而宋荣子嗤笑这四种人。而且世人都赞誉他,他却并不会因此而更加奋勉,世人们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他清楚自身与物的区别,辨明荣誉与耻辱的界限,如此而已。他在世间,没有追求什么。即使如此,他还是未能达到最高的境界。列子能驾风行走,那样子实在轻盈美好,而且十五天后才返回。列子对于寻求幸福,没有拼命追求。他这样虽然免于步行,但还是有所依靠。如果能够顺应天地万物之性,而驾驭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那又需要凭借什么呢?因此说,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圣人”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
简介:
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也是诸子百家中的名篇,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作者简介: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 战国时代 宋国蒙(今 安徽省蒙城县,另一说河南省商丘市东北)人。著名 思想家、 哲学家、 文学家,是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是什么意思?
释义:再说全社会的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却并不因此而更加奋勉,全社会的人都责难他,他也并不因此而更为沮丧。他能认清自我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不过如此而已啊。出自:【逍遥游】原文片段: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
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这句话的意思是:再说全社会的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却并不因此而更加奋勉,全社会的人都责难他,他也并不因此而更为沮丧。他能认清自我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不过如此而已啊。2、这句话出自:《庄子·内篇·逍遥...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出自何...
意思:宋荣子这个人,世上所有的人都称赞他,他并不因此就特别奋勉,世上所有的人都诽谤他,他也并不因此就感到沮丧。他认定了对自己和对外物的分寸,分辨清楚荣辱的界限,就觉得不过如此罢了。出自:战国 庄子《庄子·内篇》的首篇《逍遥游》原文选段: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
《逍遥游》中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什么?
1、句子是: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2、释义:世上的人们都赞誉他,他不会因此越发努力,世上的人们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他清楚地划定自身与物外的区别,辩别荣誉与耻辱的界限,不过如此而已呀!3、出处:出自庄子的《...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什么...
整个世界都夸赞他却不感到奋勉,整个世界都非议他却不感到沮丧。他能认定内我和外物的分际,辨别光荣和耻辱的界限。就这样罢了。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意思:宋荣子这个人,世上所有的人都称赞他,他并不因此就特别奋勉,世上所有的人都诽谤他,他也并不因此就感到沮丧。他认定了对自己和对外物的分寸,分辨清楚荣辱的界限,就觉得不过如此罢了。出自:战国 庄子《庄子·内篇》的首篇《逍遥游》。创作背景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
“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这句诗什么意思?
出自战国时期庄子的《逍遥游》。原文如下: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
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而是什么意思
原句: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翻译:再说全社会的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却并不因此而更加奋勉,全社会的人都责难他,他也并不因此而更为沮丧.他能认清自我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不过如此而已啊.注释:宋荣子,战国时宋人.举世,所有同时代...
...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出自庄子《逍遥游》,译文如下:宋荣子这个人,世上所有的人都称赞他,他并不因此就特别奋勉,世上所有的人都诽谤他,他也并不因此就感到沮丧。他认定了对自己和对外物的分寸,分辨清楚荣辱的界限,就觉得不过如此罢了。文章先是通过大鹏与蜩、学鸠等小动物的对比,阐述了“小”与“大”的区别;在此...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
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竟。斯已矣。“且举世誉之而不加 劝,”全世界的人都恭维他:你了不起!喊万岁,跪 下来捧他,他理都不理。他既不想了不起,也不想 起不了。“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全世界的人骂他、 反对他,他决不改变自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