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学习看腐败现象的感想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8:37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9:03
*有罪而无益
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有过“*有益”的说法,大意是,*是锈蚀的行政机器的润滑剂,是地方*推行经济改革的刺激因素,*有利于提高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机构的办事效率,而激励和补偿这些“勤奋”的公务员却不必财政买单,自有行贿者替国家和大众付账,而且,容忍适度的*还可以省去监察机构的监督成本,有利于形成和谐宽松的官场气氛。如此一来,*乃是一举数得的大好事,所谓“不是最好,也是次优”。简言之,即贪污受贿可以从侧面推动改革、可以节约行贿人的等待时间、可以激发*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潜力,*是公务员薪酬制度的必要补充,是对勤政、高效*的正当奖励。
但这种说法完全与事实不符,他们忘记了,*们每获取一笔*收入,必然要以数倍、数十倍乃至数百倍的国资、税收流失和第三方损失为代价。与经济建设的效益目标对照,贪官们更乐于批准那些铺张浪费、好大喜功、资金密集、标准模糊的政绩工程,而且**具有让简单事情复杂化、公开程序隐蔽化的强烈动机,结果自然是人为地造成了资源浪费、降低了行政效率。对*者来说,把蛋糕做大后再去偷蛋糕,也是一件费时费力的工作,他们绝不仅仅限于从增量资产中得到非法收益,瓜分存量资产是更加简单可行的*方式,因为国企、土地、银行就掌握在他们手中。于是,不仅出现了在经济建设(或者走私贩私)领域“政绩斐然”的*者,更多的还是穷庙富方丈似的*者,如越穷越贪的广西。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广大民众从不认同“*有益论”,始终对贪官污吏切齿痛恨,连续许多年*问题一直名列“群众最关心的十大问题”之首。在贪贿横行、贪官辈出的大背景下,十多年来,中国的反*事业亦可谓声势浩大。高层*领导人的反腐宣言可谓掷地有声,党纪政纪、法律法规连篇累牍地出台了一大堆,“八不准”、“十不要”之类的部门规章也见得多了,“一查到底、决不姑息”之类的高谈阔论也听得多了。立案查处的*人数、涉案金额数连年递增,大大超过了同期GDP的增长率,坐牢已经坐到*局委员,杀头已经杀到*副委员长。可与此相应的是,*的势头不仅未被遏止,反而更加猖獗,公权私用、*已至表面化、普遍化、公开化、日常化和集团化的程度。*的人数越来越多,贪官的胃口越来越大,我们大可以说,贪官无处不有,*无所不在。从村官到京官,从*的家属到*的*,甚至*家里的保姆和办公楼前面的保安,都已经逐步加入到*的行列,而在金钱美女面前坐怀不乱的清官,则比国宝大熊猫还要稀罕珍贵得多。
在今日之中国,如果企业或个人想要办一件诸如转户口、升官职、打官司、减刑假释、租用土地、谋求贷款、公司上市、进口配额、税收减免、优惠*、招标投标、*订单、行业特许之类的事情,少不了就得“密切联系领导、慷慨打点关系”,不付出额外的代价而顺利办成这些事情的,几乎快要成为天下奇闻了。而在中国的现行*下,需要“有关部门”和“有关领导”审查、批准、同意、许可、批复、指示、研究、决定、讨论、通过的事情多如牛毛,只要“有关部门”愿意,就可以用*的名义在几乎任何一件事情上设置关卡、横生枝节,掌权者于是自己创造出一个使自己至高无上的管理机制,要想合法地摆个卖茶叶蛋的地摊要盖几十个公章(孙大午的说法),何况其他!绝大多数的个人和小企业如果想要从事经济活动,就无法避开与*的*打交道。如何在*群体中建立“关系”、如何打通向实权部门和决策*行贿的渠道,已经成了人们经济活动的第一门功课,这一课,连台商港商和外商也是必修的。
事实正是这样无情,公仆们可以让很多好人一事无成,也可以让很多坏人畅行无阻,而在现行*下想要对公仆们的非法行为进行阻止,即使不是不可能,至少也是困难重重的。现行*为贪官和奸商提供的保护甚至多于提供给合法企业和公民的保护,常常是拒绝行贿将一事无成,而控诉*甚至要付出安全、自由和生命的代价。在湛江、厦门、沈阳、石家庄等地,我们就看到了集团性的**浪潮,相反,检举和揭露*的律师、记者和退休*却在坐牢。在很大的程度上,*已经不仅仅是贪官的个人行为,众多的行政管理部门不仅以胡乱收费为管理的手段,而且以巧立名目敲诈勒索为管理的目的:交通警依罚款数目评先进,派出所用抓卖淫嫖娼补充办公经费,乡镇*与制假贩假者利益共享,党政领导靠土地批租填充小金库,在很多地方,这些已经成了正大光明的“合法”行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9:03
蝮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