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4:45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0:43
我们都知道,现在''衣冠禽兽''这个成语是用来骂人的,指一个人外表光鲜却道德败坏。
如果你跟一个人说他是衣冠禽兽,你俩非打起来不可。但是,回到历史情境中——回到明朝,你说一个人是衣冠禽兽,他心里肯定会美滋滋的,感到很体面。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从《明史·舆服志》中能找到答案。
明朝五品文官画像。
1391年,洪武皇帝朱元璋下了一道圣旨,要求*的官服须绣动物纹样:
''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杂职练鹊;风宪官獬豸。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
我们看到,文官的官服上绣禽鸟,武官的官服上绣猛兽,以这些标志来区分文武和品级。这样的官服,号称''补服''。
明朝衍圣公一品仙鹤补服。
由此,当时的人们就从*的服饰上概括出''衣冠禽兽''这个词语,用来指代*。提到这个词,就是说某个人有身份有地位,谁听了都会觉得有面子。
后来,''衣冠禽兽''怎么就变成贬义词了呢?其实它的正面意义也就维持了200年左右,到晚明时期就变味了。
大家都清楚,晚明时期官场*、奸佞当道,各级*以搜刮压榨百姓为能事,对艰难的民生不管不顾。
在这种情况下,*这个群体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整体转向负面,''衣冠禽兽''就有了披着羊皮的狼的含义。
明朝六品鹭鸶补子。
比如,晚清传奇话本《金莲记》第七出''构衅''中有一句话:''人人骂我做衣冠禽兽,个个识我是文物穿窬(窃贼)。''此种语境明显是骂人的意思。
明朝及其以前的时代有个专指行为卑劣的''伪君子''的成语:衣冠枭獍。这个词与''衣冠禽兽''的组词结构相近。''枭''是一种凶恶的鸟,曾吞食母亲;''獍''是传说中的猛兽,一出生就吃掉了母亲。
因此,''衣冠枭獍''就用来痛斥那些丧尽天良的人。随着''衣冠禽兽''的贬义化,人们渐渐地不再用''衣冠枭獍''这个词了。
到了清朝,朝廷文武*继承了明朝补服的形制,''衣冠禽兽''也坐实了贬义词的身份,永远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晚清穿补服的邮传部尚书唐绍仪及其夫人。
清朝*补服与明朝相比,禽鸟与猛兽略有不同。
根据《清史稿·舆服志》记载,文官一品补服前后绣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鸶、七品绣鸂鶒、八品绣鹌鹑、九品绣练雀。武官一品补服前后绣麒麟、二品绣狮、三品绣豹、四品绣虎、五品绣熊、六品绣彪、七品八品绣犀牛、九品绣海马。
晚清诰命夫人。
同时,在明清两代,受朝廷诰封的命妇——即*的母亲及妻子也有补服。她们所用的补子与丈夫或儿子的品级一致。只是武官母亲、妻子的补子,不用兽纹,而用禽纹,女子娴静不尚武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0:43
在明朝初期的时候,是指有权有势的*,但是到了明朝后期,官场十分*,让百姓活不下去,所以百姓十分痛恨*,将他们叫做衣冠禽兽。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0:44
不是,而是朝堂大臣,因为每一品*,*前面的图案都不一样,因此成为衣冠禽兽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0:44
明朝的时候说衣冠禽兽 ,是很体面的事情 ,文官的官服上绣禽鸟 ,武官的官服 上绣猛兽 ,所以说到衣冠禽兽 都是*,很有面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