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闻价值的及时性是民主政治的要求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3:42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5 18:24
展开1全部时政新闻的“结构性紧缺”现象
2004年全国“*”召开前夕,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组织的“*”报道受众需求调查显示:选择“非常关心国内外大小事”的被调查者占到了总样本量的50%,“关心与生活密切时政新闻”的占31%,仅有3%的被调查者很少关注时政。这种关心时政的民间态度表明,读者对时政新闻保持着旺盛的需求。读者的这一态度同时也透露了另一条与之相关的重要信息:时政新闻远远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其主要原因是出现了时政新闻信息的“结构性紧缺”,即时政新闻的总体数量并不少,但读者真正需要获知的时政新闻信息却严重不足。有学者指出,当前我国新闻改革的难点之一是时政新闻报道的改革。时政报道不改革,新闻改革难言成功。①
一、时政新闻对读者的吸引力构成其独特的新闻价值
1、关于时政新闻的定义
《新闻学大辞典》没有专门的“时政报道”辞条,而辟有“*报道”一条。*报道是指对国家、政党和公民的*思想、*会议、*事件、*外交及日常*生活等方面的报道,*报道曾被称为是“报纸的心脏和灵魂”。*报道的范围很宽,外事、群众团体、宗教等都可以包括进来。②
《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对“*新闻”所下的定义是:报道国家、政党、社会团体、知名人士在国内、国际方面的*主张、言论、行为与活动,以及社会上的*思潮、*事件、政要人物更迭等方面的新闻。③
另外,有学者直接为“时政新闻”下定义:时政新闻是有关国家、政党的最新方针、*、国内民主*生活以及涉及国际*、国际关系的报道。它包括国务活动报道、政党活动报道、外事报道、工青妇报道、宗教报道、*报道、法制报道、军事报道。④也有人认为,时政新闻是指反映我国国内*活动包括外交在内的新闻的总称,时政新闻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会见、外交、会议、领导活动、宣传、公告等6类。⑤还有人真接把时政新闻定义为关于时事、*的新闻报道。⑥
关于时政新闻还有许多定义。虽然这些定义不尽相同,但有一些是共同的,如国家和政党的最新方针*、重要外事活动、重要会议、主要领导人的政务活动、重大事件等报道。本文所阐述的时政新闻主要围绕这些内容展开。
2、时政新闻的新闻价值的内涵分析
首先考察时政新闻的新闻价值构成是否与其他新闻一样具有新闻价值的几大要素。
关于事实的新闻价值构成要素,西方的五要素说得到了新闻学术界的普遍认可,“成了约定俗成的通用称谓,至今在西方还被尊为新闻价值理论的正统”,即及时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人情味。我国出版的《新闻学大辞典》对新闻价值构成要素的描述也与此大体相当,新闻价值的大小由这样一些因素决定:①是否是当前全局性的重大事件;②是否与广大人民生活相关;③是否为大多数人民所关心或能够引起广大人民关心;④是否能引起大多数人民的共同兴趣;⑤这一新闻是否真实;⑥是否是最近发生的大事,即时效性之大小;⑦是否老生常谈,毫无新内容。⑦
其实,无论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被概括为几条,归结到一点,就是公众的兴趣。正如徐宝璜先生在《新闻学》一书中所言:“新闻之价值者,即注意人数多寡与注意程度深浅之问题也。”时政新闻的新闻价值正是体现在它包含着丰富而强烈的公众兴趣。有人说,读者阅读报纸有3个基本要求:好看、有用、重要。就时政新闻而言,其引起读者兴趣、满足读者需求的特质主要是“重要”和“有用”。
首先,时政新闻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人们“大事的知情者”的心理需求,这也是其重要性的具体体现。许多学者从人民的知情权的角度来谈论信息公开(主要是时政信息的公开)的必要性,提出将有关*工作情况的信息及时公开是防止当权者违背民众意愿,滥用权力谋求私利的重要条件。知的权利源于知的需要。一般来说,获得某种信息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一信息能帮助人们获得更加现实的利益,如同获知某种经济、*信息能为商人带来商机、赢得经济利益一样,获知信息往往只是一种手段。然而,对于时政新闻来说,人们获知时政新闻信息本身就是目的,即成为“大事的知情者”,为人们带来的充分的心理满足——某一时政新闻信息与自身没有什么直接或间接的利害关系,但人们仍认为应该了解和知道相关信息。这种对时政信息的获知,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和自主独立意识的增强,其要求也愈益强烈,对人的心理的满足度也愈益提高。同时,“大事的知情者”的心理满足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社会交往的需要。人们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对重要时政新闻信息的知悉是进入交往圈、获得交往圈认同或在交往圈内建立威信的重要条件。无论在工作或生活中,人们交流的话题绝大多数会涉及时政新闻信息,因而对这类信息的关注和获取便成为人们自身的内在需要。
其次,时政新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调整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决策,这也是其有用性的具体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获知时政新闻是人们获取其他利益的一种手段。这里,新闻信息对读者的“有用”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有用,是一种重要信息的服务。其“有用性”表现为可满足读者依赖重要时政信息调整和改变自己的功利需要。比如,对时政新闻的报道直接影响人们对形势、*的认识和判断,从而影响人们民主参与的热情和信心。*法规类新闻信息直接规定和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决策自不必说,即使领导活动等“*信息,只要善于利用,都可能转化为财富。报载江苏一位企业家,看到韩国领导人访问北京受到高规格的接待的新闻后,意识到中韩建交在即,进而意识到与韩国隔海相望的山东省烟台市,很可能将是韩国投资较多的城市,于是第二天,他就直奔该市,购置了几百亩地皮,果然,一段时间以后,该市房地产价格猛涨,他的企业获利很大。”⑧
与那些人情味较浓、写得轻松活泼、易于引起受众感官刺激和阅读视听兴趣的软新闻相比,时政新闻属于硬新闻。尽管不少人提出新闻从内容到形式“软些再软些”的口号,但是,报纸之间最具竞争力的还是以时政新闻为代表的具有高信息质的硬新闻。1995年《解放日报》联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调查双休日阅读热点,事先有过人们需要“轻松休闲”的推断,但结果与调查者的估计相去甚远。闲暇时光读者的兴趣点首屈一指仍为“时政新闻”(占56.56%),“娱乐信息”则位居第四(占37.34%)。2000年,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所对武汉地区受众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读者兴趣率很高的题材类别依次为国内新闻、武汉新闻、国际新闻,读者对报纸“硬”信息服务内容的兴趣率普遍高于对“软”信息服务内容的必读率,国内外重大新闻、热点访谈以及批评揭露性报道是人们现阶段阅读报刊热点的重中之重。对时政新闻的高度关注是历次读者阅读兴趣调查中发现的共同特点。
二、时政新闻的“结构性紧缺”是*性的,而不只是报道手法上的
目前,读者真正感兴趣的时政新闻媒体报道得少,而媒体大量报道的时政新闻读者又没有多少兴趣,呈现出明显“结构性紧缺”的特征。
(一)时政新闻“结构性紧缺”的主要表现
1、从时政新闻的信息数量来看,整体上是充盈而非紧缺。翻开报纸的新闻版面绝大多数属时政新闻。报道会见、出访、视察、调研、剪彩等领导人活动、规格和规模各不相同的大小会议、全局或局部的相关*等内容,丰富而详尽。就会议报道而言,大到国家、省、市的全局性会议,小到*一个部门的会议,*、政协的每一次大小会议,甚至*部门负责的某项工程的规划会、开动员会、每一次检查会、验收会、奖励表彰会,媒体都不厌其烦地、连篇累牍地予以报道(某市一位机关报记者称,某领导主抓的一条城市大道改造工程,从规划到完工,前后举行过20余次会议,媒体一次不漏地报道)。可以这样说,目前时政新闻报道的几乎都是各级领导日常履行公务的内容。
2、从时政新闻的信息质量来看,整体上是紧缺的。主要表现为时政新闻虽然数量很多,但受众真正关注的新闻信息报道太少,以致于他们往往感觉时政新闻信息量太少了。这里,我们以时政新闻的主要内容为例,从受众的关注点看时政新闻报道的缺失。
在会议报道方面,受众关注点不在于会议程序,而在于会议的新鲜内容。但现实的会议报道却陷于会议议程等程式化的报道,几乎等同于会议纪要,各种会议报道大都千篇一律,“某时某地召开了一个某主题的会议,谁主持,谁出席,谁讲话。某某领导在讲话中指出什么,强调什么,要求什么,最后再强调什么”。因为程式化的内容太多,一些真正令读者关注的内容或被长篇的官话套话所淹没,或被忽略掉了。大凡召开会议都是有明确的目的,或制订(修改)和公布决策,或交流表彰,或批评惩戒,或讨论研究解决某一问题的措施等。这些内容对读者是有吸引力的。读者关注会议中公布了什么新*、交流了什么独特的新经验、因为什么而惩戒了什么人,解决了什么问题等。即使是会议程序,一旦与常规程序有了变化、有了冲突,比如会议的预定主题突然改变、出席会议者的身份与以往有了变化、同一次会议出席者的身份对比等程序化内容,都可能成为公众兴趣点。因此,对于新闻报道来说,会议是新闻的“富矿”,蕴藏着丰富的新闻线索,关键在于报道者能否从中抓准公众的兴趣点。
*报道因其与群众关系密切而备受关注,但读者的关注点除了*的具体条文外,更多地是想了解*的制定背景、制定过程、贯彻落实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人们对*的反映等,这些是提高*新闻报道质量的重要内容。然而,现实地看,目前的*报道只能算作*宣传,一类是拘泥于准确和及时宣传*本身,或指明某一*包含了哪些信息,或报道在现实中足以说明*正确的事例;另一类是对*进行释疑解惑,对*进行细化宣传。这些*信息读者的关注度高毋庸置疑,但他们还关注*制订过程中思路、*在执行中的情况、不适应新形势的老*如何调整、*落实中出现的新情况及其处理办法等等。但是,这些方面的内容对于关注*新闻的读者来说,目前的报道是极为紧缺的。
领导活动因其主体的显著地位或其活动直接关系到施政效率,受到百姓关注,因而成为媒体报道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的领导活动报道几乎成了领导的“日记”:他们今天到哪里去了,看到了什么,说了些什么。这些信息只不过向读者提示:某位领导还在任。读者关注领导活动的新闻,主要是关注他们作为领导的角色行为,即他们在活动中究竟解决了哪些问题、怎样解决的,这些活动可以反映他们施政能力和水平的高低。当然,领导人物在一些特定场合发表某种新观点、新主张也是人们关注的。然而诸如此类的新闻在领导活动的报道中又是少见的。
(二)时政新闻“结构性紧缺”的社会原因
1、时政新闻出现“结构性紧缺”的原因首先是报道手法上的。从时政新闻的报道现状来看,无论会议报道、*报道还是领导活动报道,公文体、“日记”体的报道最简便,最省力。比如,会议新闻的报道,最简便的报道手法是程序化报道,会议主题是什么、谁出席、谁主持、谁讲话,从领导人讲话稿中摘录一部分,就完成了报道。若按新闻规律在会议中挖掘真正有价值的新闻,非花一番气力提高发现新闻的能力不能实现。
2、时政新闻出现“结构性紧缺”更主要的原因是*性的。报道手法的形成和创新固然与记者和媒体有着很大的关系,但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来自上层的*控制。(1)审稿制对报道空间的*。我国新闻实行审稿制,对时政新闻的审稿尤为严格。诸如哪些内容可以报道,哪些内容不能报道,怎样报道,都有严格的规定。违反了这些规定,审稿关就难通过。笔者前几年报道会议时,审稿的*副*曾明确指示:“不要搞什么会议报道创新,你把领导讲话稿的每一部分的第一句话摘下来写进稿子就行了。”不这样报道会议,审稿自然难以通过。(2)事先“招呼”为时政新闻报道设定禁区。新闻单位常常接到上级的各种“招呼”,主要是通知哪些内容一段时间内不准报道,其中有的涉及到地方保护主义。比如,前几年有的地方农民存入农村合作基金会的资金大量被各级干部挪用,农民反映到报社,因为上级早有“招呼”,记者虽然采访到了大量的事实,却不敢报道。直到有干部触犯了法律被抓,才被报道出来。(3)采访受限影响时政新闻报道的结构平衡。虽然我国的新闻采访报道领域大大拓宽,但仍有一些并非机密的场合未对记者采访放开,比如集体上访等。采访受限实际上就是对相关领域报道的禁止。
3、*的背后是观念的因素在起作用。对时政新闻报道的**,缘于观念认识的偏差。由于“在观念上还习惯于认为*制订的由头、制订中遭遇诘问和反复修正等过程被受众知晓会影响*的严肃性,因而便觉得保持其一定的神秘性更利于维护其权威性;由于习惯于认为对现行*的正确性和完善性的任何怀疑和批判都会损害*的权威性,因而对*的批评常常被当作禁区;由于对重大社会热点和难点的报道常常会涉及*部门的失职和管理的失范,担心报道多了会影响*的权威。”⑨当然,对一些时政新闻报道的*,还在于一些管理者基于对群众心理承受力的担心,进而对社会稳定大局的担心。在他们看来,对*重大决策失误的报道、对群众集体上访等敏感事件的报道,会激化人们与*的对立情绪,进而引发过激的行为。其实,只要*以诚恳的态度扎实的工作解决这些问题,并不会发生危及社会稳定的事件。
三、时政新闻也应回归新闻本质,凸显其新闻点
与其他类型的新闻相比,时政新闻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其内容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宣传性上。时政新闻总是与领导者的言论和活动联系在一起的。这种具有较强敏感性和宣传性的时政新闻,如果在实践中没有遵循新闻规律,可能导致大量报道读者缺乏兴趣,而读者感兴趣的新闻媒体报道很少,出现报道的“结构性紧缺”现象。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认识上、制度上、报道方法上进行全面改革。
(一)树立“公开是最好的宣传”、“沟通是最好的疏导”的观念,让时政新闻遵循新闻规律。
时政新闻报道受限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担心宣传效果受损。但是,随着人们对信息渴求的增强、自主意识的增强,随着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很难指望发布某类信息而封锁另一类信息来取得最大宣传效果。现今的宣传必须在全面公开事实*的基础上方能引导人们形成对某一事物的认识。要达到引导和宣传的目的,宣传者公正形象的树立是前提。而公开受众欲知的信息,是树立公正形象的前提。这也是提高宣传技巧的重要内涵。引导和宣传有赖于受众在接受大量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形成自主判断,形成对宣传观点的认同感,进而达到和增强宣传效果。以*报道为例,社会成员普遍接受和认同某一*,就可能减少它在执行过程中可能遭受的阻力,加速其推行过程。但是,知晓*是认同*的前提,在现代民主*发展中,公众民主权利的扩大已经使得对决策的知晓逐渐扩充成对决策目的(出发点)、决策过程、决策内容和决策结果等全方位的认识。传播新闻信息的过程也是上下沟通的过程。对时政新闻中的一些敏感新闻的报道,向受众公开事件真实信息,从而显示出党和*解决问题的诚意与处理问题的信心和能力,对事件的报道意即沟通的开始。尤其是当人们看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从内心对党和*产生信任感,先前的对抗情绪便在沟通中得以疏导。可见,遵循新闻报道的规律,扩大时政新闻的报道面,增加时政新闻的信息量,提高媒体动作的透明度,是提升媒体公信度进而增强媒体功能实现的前提。
(二)从制度和法规上保障媒体独立报道时政新闻的权利。
近年来,关于改革会议报道和领导活动报道的文件多次下发,却屡不见效。主要原因是媒体在报道时政新闻时受到的干扰太多,难以独立行使其新闻报道权。只要某位领导人的行政级别高于媒体的领导,都可以就自己“关心”的会议和领导活动向媒体发出报道的相关指示,媒体只能依照执行。
制度和法规是改变这种现状的根本保障。一旦改革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进入制度和法规层面,其实质就是保障媒体独立报道新闻的权利,其意义就不仅限于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不受法外特权干涉本身,而是所有新闻报道的内容选择和方式选择,如果制度和法律没有授权某个人对新闻报道进行干预,其干预的行为就是违规或违法。这对时政新闻报道的意义格外重大。
(三)媒体应改革时政新闻的报道手法,力求突出新闻。
既然媒体的陈旧报道手法也是出现时政新闻“结构性紧缺”的原因之一,那么,改革对时政新闻报道的手法,遵循新闻规律,突出时政领域中的新闻,也是改变时政新闻结构性紧缺的一条有效途径。前已述及,并不是任何时政新闻的报道都受到*约束或领导个人的*,很多时候是媒体和记者自缚手脚,对受众关注的时政新闻不去努力挖掘报道,对允许报道的时政新闻又自觉陷入无新闻的程式化报道套路。只有当媒体视表达新闻为神圣使命,不仅争取时政新闻的报道空间,而且力争完善时政新闻的表现手法,时政新闻“结构性紧缺”的状况才可能有根本改观。□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邮编:430074
注 释:
①李良荣:《当前我国新闻改革的三大难题和路径选择》,中国新闻研究中心(网站)。
②甘惜分主编:《新闻学大辞典》,第151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③冯健主编:《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第77页,新闻出版社,1996年版。
④张君昌编著:《应用电视新闻学》,第94—95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
⑤周小普、徐福健:《〈新闻联播〉样本分析及研究》,《现代传播》2002年第3期。
⑥易福烈:《浅谈时政新闻出新意》,《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3期。
⑦甘惜分主编:《新闻学大辞典》,第1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⑧孙旭培:《论作为信息产业的传媒业》,《现代传播》2003年第期。
⑨孙旭培主编:《中国传媒的活动空间》,第135—136页,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5 19:42
因为民主的*要求新闻的公开、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