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6:28
共7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6:56
1,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力度
要改善生态环境,投资是必不可少的。以山西为例,山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生态问题已明显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近几年,山西*高度重视林业工作,将造林绿化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每年拿出500万元重奖造林绿化先进单位。近年来山西全省每年用于造林绿化的资金高达近百亿元,造林绿化的成果十分显著。因此,各地*应提高重视度,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2,完善法规制度
完善的法律体系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力保障。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中强调了通过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尽管我国在30余年中已经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多层次,多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
但依然存在着一些不适应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为此应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要求,构建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法律体系,实行最严格的保护、赔偿、责任追究等制度,用法规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3,加强节能减排,优化产业及能源结构
为达到国家关于节能减排的指标,部分地区曾采取“指标性停电”的做法,例如2010年9月1日,河北安平县*办公室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有序限电的通知》中规定,安平县将每3天停电22小时。这样的“节能减排”措施给百姓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
且易带来其他问题。要真正实现节能减排,应当从优化产业及能源结构做起,一方面要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推动传统产业向绿色产业改造升级。另一方面要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耗费,更多的采用风力发电,水力发电,
生物能源等清洁能源。据一项针对南海北部的勘测显示,那里的可燃冰储存量达我国陆上石油总量的一半左右,
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已经完成对可燃冰开采特性的初步研究,如能对其进行科学开采与正确利用,广东将告别能源短缺的日子,迎来能源富足并可向其他省份输出能源的新局面。
4,发展科学技术
我国育种专家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大幅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从而为减少农作物面积进而增加森林覆盖面积提供了可能,由此可见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地热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新能源的发展都依赖先进的科学技术。绿色科技促进了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环境污染的治理还有人们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因此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尤为重要。
5,因地制宜,大胆创新
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自然恢复为“主”,当然也有需要主动出击,人为修复的时候。例如宁夏西、北、东三面分别被腾格里、乌兰布和毛乌素三大沙漠包围,
土地荒漠化十分严重,若不主动出击,沙进人退,根本保不住现有的绿地。宁夏在长期治沙实践中因地制宜,创造了许多独特而有效的沙漠化防治技术,
如用麦草设置方格状沙障固沙造林技术,乔木、灌木、草木结合固沙技术,杨柳树的钻孔深栽造林技术等等。这些正确独特的治理措施使宁夏成为中国少数几个实现沙漠化逆转的省份之一。
6,实事求是,切忌只做表面功夫
说起生态建设,自然会想到植树造林,而有的地方却是“年年种树只见数,岁岁造林仍是零”。据南方周末记者不完全统计,1999-2011年间,全国造林6643.36万公顷,约是40个北京市面积;也有人说:如果按照每年植树节各地上报的数字相加来看,
我们国家把城市街道、公路,甚至江河湖海面积都算上,都已经栽上两遍了。可见那些漂亮的数字中,根本没有几成能够真正代表确实存在的森林。植树造“零”的原因,一方面是缺乏科学管理,种树时没有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
没有采取合适的种植方法,种树后无人管理等因素造成树木成活率低,另一方面则是重视程度不足,仅仅是走形式主义,做表面功夫。在杭州植物园里,有一片“明星林”。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6:56
1、“十一五”规划首次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十二五”规划提出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根据当前资源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在继续实行能源消费总量和消耗强度双控的基础上,水资源和建设用地也要实施总量和强度双控,作为约束性指标,建立目标责任制,合理分解落实。
2、关于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
经过长期发展,我国耕地开发利用强度过大,一些地方地力严重透支,水土流失、地下水严重超采、土壤退化、面源污染加重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
3、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国家可以根据财力和粮食供求状况,重点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开展试点,安排一定面积的耕地用于休耕,对休耕农民给予必要的粮食或现金补助。
4、关于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
生态环境特别是大气、水、土壤污染严重,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扭转环境恶化、提高环境质量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是“十三五”时期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
扩展资料: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形成了*生态文明思想。全党全社会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上升到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系*党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
2、以较为薄弱的生态条件支持了40年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形成了总体较低环境代价的现代化模式。
3、加入了一些国际环境条约协定,给发展中国家环境保护提供资金,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生态安全和人类可持续发展承担相应责任,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好评。
4、全国自然环境生态水平总体提高,国土绿化面积增加近一倍,森林质量提高;荒漠化、沙化土地持续减少,土地荒漠化、沙化整体上得到初步遏制。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革我国环保管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4:21
1,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力度
要改善生态环境,投资是必不可少的。以山西为例,山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生态问题已明显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近几年,山西*高度重视林业工作,将造林绿化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每年拿出500万元重奖造林绿化先进单位。近年来山西全省每年用于造林绿化的资金高达近百亿元,造林绿化的成果十分显著。因此,各地*应提高重视度,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2,完善法规制度
完善的法律体系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力保障。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中强调了通过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尽管我国在30余年中已经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多层次,多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
但依然存在着一些不适应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为此应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要求,构建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法律体系,实行最严格的保护、赔偿、责任追究等制度,用法规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3,加强节能减排,优化产业及能源结构
为达到国家关于节能减排的指标,部分地区曾采取“指标性停电”的做法,例如2010年9月1日,河北安平县*办公室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有序限电的通知》中规定,安平县将每3天停电22小时。这样的“节能减排”措施给百姓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
且易带来其他问题。要真正实现节能减排,应当从优化产业及能源结构做起,一方面要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推动传统产业向绿色产业改造升级。另一方面要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耗费,更多的采用风力发电,水力发电,
生物能源等清洁能源。据一项针对南海北部的勘测显示,那里的可燃冰储存量达我国陆上石油总量的一半左右,
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已经完成对可燃冰开采特性的初步研究,如能对其进行科学开采与正确利用,广东将告别能源短缺的日子,迎来能源富足并可向其他省份输出能源的新局面。
4,发展科学技术
我国育种专家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大幅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从而为减少农作物面积进而增加森林覆盖面积提供了可能,由此可见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地热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新能源的发展都依赖先进的科学技术。绿色科技促进了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环境污染的治理还有人们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因此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尤为重要。
5,因地制宜,大胆创新
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自然恢复为“主”,当然也有需要主动出击,人为修复的时候。例如宁夏西、北、东三面分别被腾格里、乌兰布和毛乌素三大沙漠包围,
土地荒漠化十分严重,若不主动出击,沙进人退,根本保不住现有的绿地。宁夏在长期治沙实践中因地制宜,创造了许多独特而有效的沙漠化防治技术,
如用麦草设置方格状沙障固沙造林技术,乔木、灌木、草木结合固沙技术,杨柳树的钻孔深栽造林技术等等。这些正确独特的治理措施使宁夏成为中国少数几个实现沙漠化逆转的省份之一。
6,实事求是,切忌只做表面功夫
说起生态建设,自然会想到植树造林,而有的地方却是“年年种树只见数,岁岁造林仍是零”。据南方周末记者不完全统计,1999-2011年间,全国造林6643.36万公顷,约是40个北京市面积;也有人说:如果按照每年植树节各地上报的数字相加来看,
我们国家把城市街道、公路,甚至江河湖海面积都算上,都已经栽上两遍了。可见那些漂亮的数字中,根本没有几成能够真正代表确实存在的森林。植树造“零”的原因,一方面是缺乏科学管理,种树时没有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
没有采取合适的种植方法,种树后无人管理等因素造成树木成活率低,另一方面则是重视程度不足,仅仅是走形式主义,做表面功夫。在杭州植物园里,有一片“明星林”。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5:39
1、“十一五”规划首次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十二五”规划提出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根据当前资源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在继续实行能源消费总量和消耗强度双控的基础上,水资源和建设用地也要实施总量和强度双控,作为约束性指标,建立目标责任制,合理分解落实。
2、关于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
经过长期发展,我国耕地开发利用强度过大,一些地方地力严重透支,水土流失、地下水严重超采、土壤退化、面源污染加重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
3、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国家可以根据财力和粮食供求状况,重点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开展试点,安排一定面积的耕地用于休耕,对休耕农民给予必要的粮食或现金补助。
4、关于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
生态环境特别是大气、水、土壤污染严重,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扭转环境恶化、提高环境质量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是“十三五”时期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
扩展资料: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形成了*生态文明思想。全党全社会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上升到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系*党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
2、以较为薄弱的生态条件支持了40年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形成了总体较低环境代价的现代化模式。
3、加入了一些国际环境条约协定,给发展中国家环境保护提供资金,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生态安全和人类可持续发展承担相应责任,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好评。
4、全国自然环境生态水平总体提高,国土绿化面积增加近一倍,森林质量提高;荒漠化、沙化土地持续减少,土地荒漠化、沙化整体上得到初步遏制。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革我国环保管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9:05
我国在生态建设方面采取的具体措施: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1:13
将采取四方面措施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3:38
1,防护林工程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6:19
提倡全民保护环境,大力支持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