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6:2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4:20
资源评价是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富硒土壤资源的评价,既是满足资源管理的需要,也是开发利用资源的需要。从地学角度分析,富硒土壤是在特定的地质背景条件下发育的,具有专属性生态地球化学特征及生产力价值的特殊资源。尽管从不同角度对环境中硒的研究较多,但尚未从资源的角度对土壤硒的资源价值进行过研究。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的广覆盖性,调查的多层面性(土壤母岩、土壤母质、表层土壤等),分析指标的多样性(元素的总量、有效量、相态等)及环境评价的多元性(地质环境评价、地球化学环境评价、环境质量评价等),为全省富硒土壤资源的研究与评价提供了前提与可能。
(一)评价指标
依据所获的调查资料和研究成果,富硒土壤资源的评价指标,首先依据硒的生态景观限值对土壤的含硒水平和硒反应性作出评价,并将土壤富硒的面积、土壤硒的富集程度、土壤硒的有效性、土壤环境质量和生物效应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作为资源评价,主要针对富硒区,而低硒区和硒中毒区不在富硒资源评价之列。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指标仅适用于区域性评价,以便形成区域性的认识,获得区域性成果,为资源利用区划及富硒农产品生产布局提供依据。而用以直接服务于开发应用的评价,即局部评价,还应包括土地可利用性、植物硒可吸收性、农产品种植适宜性及社会经济等指标。
1)面积:即土壤Se含量介于0.4~3.0mg/kg的分布范围。通常认为,富硒土壤的面积越大,表明“Se营养库”容量越大,即土壤继承的富硒母岩或母质的范围越大。
2)富集程度:用富集系数反映表层土壤对母质层而言的相对富集程度,富集系数用以下公式求取:
富集系数(R)=(表层土壤实测值∕TiO2)∕(深层土壤实测值∕TiO2)
3)有效性:土壤Se的有效性是反映生物效应能力的重要指标,硒酸盐、亚硒酸盐是水溶性的,易被植物吸收,也是植物的重要Se源。土壤中水溶性Se的高低,反映了土壤Se对植物的供给水平。采用表层土壤Se的有效量(水溶性)与总量之比求取其有效度(K)。即:
K = 土壤Se有效量(水溶性)∕土壤Se总量
4)土壤环境质量:Hg、Cd、Pb、Cr等重金属与Se常处于同一系统中,当这类重金属含量超过土壤安全标准,不仅影响Se的有效性,还可能对农产品的安全造成影响。所以,土壤环境质量也同样是资源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5)生物效应:是指富硒土壤区生产的农产品中,是否有Se的富集并在卫生安全范围之内。如果土壤环境中的Se不能为植物或农产品所吸收,或农产品中Se含量超过卫生安全标准,都影响富硒土壤资源等级的评价。
(二)评价指标分级
对指标进行分级,有利于更合理、科学地评价。在各参评指标中,有效度和生物效应是2个起重要作用的指标,在综合评价中具有较大的贡献。依据评价指标及调查所获的实际资料,在综合的基础上,采用选置法将富硒土壤作3级划分(表8-9)。
表8-9 浙江省富硒土壤资源评价指标分级一览表
Ⅰ级: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较高的富集程度(Ⅰ~Ⅱ级),较高的有效度(Ⅰ级)、良好的土壤环境(Ⅰ~Ⅱ级)和明显的生物效应。
Ⅱ级: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中等以上的富集程度(Ⅱ~Ⅲ级)和有效度(Ⅱ~Ⅰ级)、良好的土壤环境(Ⅰ~Ⅱ级)和较明显的生物效应。
Ⅲ级: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中等富集程度(Ⅱ~Ⅲ级)和有效度(Ⅱ~Ⅲ级)、较好的土壤环境(Ⅱ~Ⅰ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