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6:3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20:18
去年年底,央视上线了一档叫作《国家宝藏》的综艺,一经推出,就在网络上形成了刷屏之势。
这是一个大型文物鉴赏节目,却一点都不高冷枯燥,甚至非常的接地气。
而且竟然在传说中二次元聚集地的哔哩哔哩视频网站受到年轻观众的追捧。
节目请到了包括故宫博物院在内的9大博物馆,每个博物馆推荐3件镇馆之宝,每件宝藏都拥有自己的明星“国宝守护人”,由他们演绎和讲述国宝们的“前世今生”。
在第一集,故宫博物院推荐的3件镇馆之宝中,有一件被称为“瓷母”的【各种釉彩大瓶】。
这件乾隆年间的瓷器,别看它名字随意,造型土里土气,工艺可是天下一绝,集结了从宋代到清代的釉彩工艺吗,一个瓶子上有17种花色,色彩华丽、施釉精美到无以复加。
尽管“瓷母”的工艺超绝,但乾隆的 “农家乐” 审美和“蜜汁”自信,还是被网友们疯狂吐槽了一番。
▼有网友还拿乾隆和雍正父子的审美做了对比.......
还有这样的:
乾隆雍正
对比之下,父子俩的审美真的是千差万别:
雍正帝的审美偏向含蓄唯美;而乾隆的审美则脱离了高冷的范畴,喜好华丽繁缛。
乾隆不光热衷瓷器,还喜好书法绘画。
会不时地临摹大家画作,他最崇拜的是元朝大家赵孟\。
▲乾隆(下)仿赵孟\,临摹的鸳鸯
这只鸳鸯,发型别致,发际线也不是一般高,一定是个小聪明!
除了对画画如痴如醉以外,乾隆还有一个鲜明的个性特点,就是用到处题字来刷取存在感。
偶像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全篇被“题字”55处(还好这幅不是真迹)。
看完这些,网友们不禁想问:
为什么我们的乾隆皇帝,审美如此浮夸?还有这是哪里来的蜜汁自信?
回答只有两个字:
盛世!
乾隆黄帝的一生受到上天的特别眷顾,他得年八十九,几乎贯穿整个18世纪,在位60年文治武功俱臻高峰,开创了中国帝制时代最后也是最辉煌的盛世。
他坚持烧造【各种釉彩大瓶】,不是为了体现他的审美,而是为了“炫技”,用一种繁复到无以复加的方式,告诉世人,他能集大成。
正所谓,“鼎盛王朝,就该海纳百川”
其实,乾隆皇帝的审美并不差,也不是简单地偏爱“农家乐”风格。
就拿瓷器来说,乾隆皇帝非常喜欢宋徽宗时期天青色的汝窑青瓷,因为宋徽宗崇尚道教,所以汝窑青瓷风格极其简洁、淡雅。但汝窑只存在了大概二十几年,后来“靖康之乱”发生就覆灭了。
乾隆帝喜欢汝窑青瓷,甚至让唐英仿烧汝窑青瓷。
马未都先生曾写到:将各色釉,各类彩集于一身,为乾隆朝独创。做出这么“矫情”的事,一定是丰衣足食之后。官窑瓷器烧制,在清康熙朝恢复,雍正朝发扬光大,至乾隆达到顶峰,顶峰一定要有旗帜飘扬,“瓷母”就是这面飘扬的旗帜。
其实每件国宝都是有故事、有生命的,都是可以细细品味的。
但是作为一档电视节目,时间很短,只能呈现一部分,于是这本《国家宝藏》同名书籍顺应而生。
书中收录大量节目未播出内容,结合史料文献和专家研究成果,梳理文物知识,揭开文物背后的故事与历史。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20亿次点击,千万人热泪盈眶,《人民日报》17次撰文推荐,央视重磅综艺《国家宝藏》授权同名书籍。
每一件文物都有一条完整的故事线:当时是什么、如何出土的,现在有什么用?
除了文物从业者外,《国家宝藏》这本书中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讲解人。
比如湖北省博物馆的云梦睡虎地秦简,除了讲解它当时是为何要编纂、如何出土的,还请到了户籍*、法医,讲解秦简的内容对他们工作的借鉴意义。
这样对文物的全面了解,是博物馆里很少能见到的。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书中全部内容,经故宫博物院等九大博物馆专家亲自审校修订,兼具人文、收藏和社会价值
我们大都没有时间跑遍 9 省博物馆,一睹这 27 件国宝真容,《国家宝藏》是一个可以买来放在书架上的小型文物博物馆。
这是一本沉淀中华文明的记忆之书。九大博物馆馆长甄选27件镇馆之宝,讲述国宝的前世今生。
在《千里江山图》的壮美中一窥先人背影,聆听“曾侯乙编钟”奏响的华夏正音,感悟“越王勾践剑”千秋不朽的中国剑魂……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在字里行间里,没有明星和豪华的背景,有的是文物本身的全记录和珍贵清晰的细节展示。故事里,细节中,是血脉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