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4:3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7:57
第一阶段:现代物流理念诞生之前——流通市场时期。在这一阶段,现代意义上的物流活动尚未产生。一个企业要完成物流活动,就必须在流通市场上与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等不同的服务提供商交易,此时企业的交易成本最大。
第二阶段:企业自营物流——物流行为的产生时期。在这一阶段,产生了现代意义上的物流活动。
相对于第一阶段而言,生产企业物流事业部的物流行为是对传统运输、仓储等功能的系统集成。物流事业部以完成本企业物流活动为宗旨,其对市场的初级替代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但是,生产企业物流事业部是依托于生产企业(供方)而存在的非独立性职能部门,所以它并不具备第三方物流的独立主体构成要件。
另外,有时物流事业部为了降低和分摊运行成本,也会对外向其他企业提供物流服务。这种对外提供的物流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第三方物流的行为特征,但物流事业部不具有独立的民事权利能力、行为能力以及责任能力,所以物流事业部在法律上不是独立的商主体,其对外仍须以所在企业的名义开展经营。
总而言之,从经济关系上讲,物流事业部必须依托生产企业(供方)而存在;从法律关系上讲,物流事业部必须以生产企业的名义经营。所以在这一阶段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并未产生。
第三阶段:第三方物流——独立的第三方主体的产生时期。在这一阶段,产生了独立于供方和需方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相对于第二阶段而言,第三方物流企业对市场的最终替代更大程度地降低了交易成本。
企业自营物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交易成本的节约,但同时也存在着弊端,如企业物流资源的重复投资,难以取得规模效益,缺乏更专业化的物流管理,多元化经营导致主业不清等。
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生产企业便可以集中主业,优化配置资源,将物流事业部从生产企业中剥离出来,并逐渐发展成为专门从事第三方物流服务的独立企业。
此时,第三方物流的主体要件和行为要件同时具备,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应运而生。正如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说的那样,物流管理是“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是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
第三方物流企业出现之后,大量的功能性、环节性的交易行为被内部化,一个企业要完成物流活动,只需与第三物流企业交易一次即可。这时企业不仅避免了自营物流诸多的固有弊端,还最大程度地节约了交易成本。
实践证明,生产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正是遵循了上述发展阶段。比如,最初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汽福田)组建了自己的仓储和运输车队(相当于北汽福田的物流事业部)。
自从北京福田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田物流)于2002年5月6日成立之后,北汽福田便把原来的仓储运输队伍中的人、财、物全部剥离给了福田物流。据估计,福田物流2003年将北汽福田1.3亿多元的物流成本降低了两个百分点,节约成本270多万元。这说明,第三方物流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福田物流与北汽福田之间没有任何资产纽带关系,北汽福田与福田物流之间完全是合同合作关系,北汽福田每年向福田物流收取一定的租金、土地使用费、设备折旧费和资源转让费,福田物流向北汽福田收取物流服务费。
这表明,主体独立性是第三方物流的重要特征之一。福田物流的例子正好说明了第三方物流的经济本质,即第三方物流是商主体和商行为的统一体。作为商主体,第三方物流是对市场的一种替代,是独立于供方和需方的第三方经济组织;作为商行为,第三方物流是对传统运输、仓储等功能的集成。
——更多物流行业相关规划及数据分析请参考于前瞻物流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