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25 06:39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21:00
1、刘完素被称为寒凉派,治病以降心火益肾水为主;
2、张从正被称为攻下派,最拿手的是使用汗下吐治病;
3、李杲被称作脾土派,喜用补中升气之方治病,创外伤内感之辨惑法;
4、朱震亨被叫作滋阴派,认为人的气“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方常以凉润滋阴。
扩展资料
张从正学术思想:
张从正将疾病产生的病因总归于外界不同邪气的侵袭。他强调邪气致病,并非忽略人体之虚,或者忽略在疾病过程中有正虚的—面。
他认为,疾病的产生主要是邪气的作用,若先补其正气则真气未旺,反而助长邪气的作用,更损伤正气,反而使人体正气得不到恢复。就象鲧治理洪水以筑堤之法,由于不疏通河道,反使洪水得不到控制。
祛邪之法有似于治洪水疏通河道,反而使邪气得以祛除,正气得以康复。所以张子和提出了攻邪即是扶正的辨证关系,认为“不补之中,真补存焉”。其祛邪理论强调了人体应以气血通达为常。
他认为,“《内经》一书,唯以血气流通为贵。”因此,张子和从这一认识出发,提出“陈莝去而肠胃洁,症瘕尽而营卫昌”的观点,认为通过攻邪之法,可以调畅气机,疏达气血,“使上下无碍,气血宣通,并无壅滞”,从而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从正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21:00
1、刘完素被称为寒凉派,治病以降心火益肾水为主;
2、张从正被称为攻下派,最拿手的是使用汗下吐治病;
3、李杲被称作脾土派,喜用补中升气之方治病,创外伤内感之辨惑法;
4、朱震亨被叫作滋阴派,认为人的气“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方常以凉润滋阴。
金元这个时代,出了许多有名的大医学家,其中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更被称之为“金元四大派”。
师承关系上,更妙的是,朱震亨向罗知悌习医,而罗知悌受业于刘完素,且旁通李杲、张从正等之所长,但使用的方剂与医学理论又不相同;每个人自成一家,都有一套医学的理论。
扩展资料:
刘完素,和张元素同时,曾经有病却不能治好,经元素开药发汗而治愈,从此张元素也有名了。这个故事对吾人的启发是,就算是很有能力的人,也有不能办到的事情。
撰著《运气要旨论》、《精要宣明论》,但怕庸医可能会有妄说,于是又著作《素问元机原病式》,特举二百八十八字,注解就达二万余言。
张从正,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使用“汗、吐、下”三法之高手。许多的昏庸的医生,学习他的处方,却不知察脉探究病之原,往往用之就害人。
他还著撰有六门二法之目,医家可以参考。平日闻见及尝试有效的处方和理论,辑成一书,名曰《儒门事亲》。
李杲从小就喜好医药之学,拜当时燕赵地区有名的医生张元素为师,几年间尽得他的真传。李杲有《脾胃论》、《兰室秘藏》等书的著作。
他还发明的药方有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等,尽以升气补中为基础。另外又有《内伤外感辨惑》,说尽了辨别证状的方法。
金元四大家中的一位朱震亨,丹溪先生,字彦修,义乌人,朱震亨,已经是一位医生,但是,对医药的志向极高,欲拜师于罗知悌门下,却大费周章,三年未得罗一见。
但当罗召见之后,却一心欢喜,尽得知悌所传,乃成名于东南,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创“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为滋阴派的创始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金元四大家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21:00
中国金元时医学产生了许多流派,在学术上争鸣,最具代表性的有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和朱丹溪,被称为“金元四家”。“金元四家”的产生与长期战乱、人民生活困苦、疫病流行以及宋代医学理论和实践的丰富与革新思想有关。他们受“重实际、主务实”的哲学思潮的影响,面对疾病谱的某些改变,为了提高疗效,打破了因循守旧、一味崇古的束缚,开展积极的学术争辩。刘完素的火热论、张从正的攻邪论、李杲的脾胃论、朱震亨的相火论等,均属独具灼见。他们先后在学术理论与临床实际中独树一帜,极大地推动了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刘完素,字守真,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县)人,故后世又称其为刘河间。大约生活在北宋末年至金朝建立初期,即宋徽宗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至金章宗承安五年(公元1200年)之间。他据《素问》病机19条,阐明六气过甚皆能化火的理论。故治法上多用寒凉药,并创制了不少治疗伤寒病的方剂,对后世温病学说有所启发。为中医学各学派的创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21:01
金元四大家:中国古代金元时期的四大医学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