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形象的体现日本“神佛习合”的范例,是关于谁逝后的故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5:2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22:51
神佛习合(しんぶつしゅうごう)是将日本本土的信仰和佛教折衷,再习合形成一个信仰系统。一般指的是在日本神道和佛教发生(合一)的现象,在广泛的意义上说,佛教在世界各地蔓延时,也指佛教与本土的信仰之间发生的现象。下面介绍了在日本的神佛习合。亦称做神佛混淆(しんぶつこんこう)与本地垂迹。
最能够形象地体现日本神佛习合的范例,是关于菅原道真逝后的故事。菅原道真,幼名阿古,也称菅公,出生于承和12年阴历6月25日(845年8月1日),卒于延喜3年阴历2月25日(903年3月26日)。是日本平安时代的学者、汉诗人、*家。长于汉诗、被日本人尊为学问之神(相对地,日本传统文化中的武神则是坂上田村麻吕)。33岁时被任为文章博士。醍醐天皇时晋升为右大臣,但受到左大臣藤原时平的谗言,被贬到九州太宰府担任权帅(太宰府副统帅),后抑郁以终。
承和九年即842年,日本朝廷因废立太子而引发的政变即“承和之变”,是藤原氏排挤政敌而进行的第一次行动。之后,为了制衡藤原氏膨胀的势力,宇多天皇启用菅原道真,努力重建天皇亲政。
894年,菅原道真被任命为第十八批遣唐使。但是,他向朝廷提出了《请议停止派遣遣唐使状》。根据他的建议,不仅第十八批遣唐使未能成行,而且从这一年开始,日本终止了遣唐使的派遣。
醍醐天皇当政后,菅原道真被诬告意图帮助齐世亲王簒夺皇位而获罪,被眨为大宰权帅,流放至九州太宰府。他的四名子女也被处以流刑。菅原道真903年在太宰府病逝、并葬在当地。
道真死后,京都陆续出现多种异相,先是醍醐天皇的皇子一一病死,后来在皇宫的清凉殿更遭遇雷击,造成多名死伤者。朝廷对此相当惊恐,认为是道真的怨灵在作祟,为此赦免了菅原道真的罪名并追赠官位,在大宰府(也叫太宰府)为他建了天满宫,安顿他的灵魂。
道真之子也被解除流放之刑召唤回京都。923年阴历4月20日,将其从二位太宰权帅回复为正二位右大臣之官位、993年追赠正一位左大臣、同年追赠为太政大臣。据传当时陷害道真的藤原时平之后断了子嗣(其实藤原时平次子藤原顕忠死时60多岁,有四个儿子),但相反地,对道真友好的时平之弟藤原忠平,其子孙则成了藤原氏的源流。
天满宫的拜礼作法和其他神社一样,也是二礼二拍手一礼。什么意思呢,就是二礼二拍手然后在一礼。但是“冤灵作祟”完全是佛教的观念。之后,京都又发生了皇宫清凉殿遭受雷击,死伤数人的事件。因为害怕雷神是菅原道真的怨灵,为了祭拜火雷天神,因此又在京都兴建了北野天满宫。道真作为天神信仰的一部份,逐渐普及到日本全国。
同时,由于菅原道真生前是杰出的学者和诗人,因此被当作学问神祭拜。想要考上理想学校的学生,大都前往祭拜。就像中国前往孔庙祭拜一样菅原道真位于京都御所对面的故居,现在是天满院。
江户时代时以昌泰之变为题材的戏剧,‘天神记’、‘菅原传授手习鉴’、‘天满宫菜种御供’等一一上演、特别是‘菅原传授手习鉴’在“人偶剧净琉璃”和歌舞伎的表演相当卖座、成为义太夫狂言三大名作之一。现在仍是反复上演的节目。
佛教在日本最初传入后主要是“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所以佛教在传入日本的最初100多年间,并没有与本土宗教神道出现过正面碰撞。上层统治者信奉佛教,大兴土木建造寺院,动用国库支持佛教及佛经研究,却明令禁止普通百姓接触佛教。由于普通百姓没有机会接触到佛教,他们的主要信仰还是以神道为主。可以说,佛教在传入日本后,一直是以高于神道的姿态存在的,原因不在于宗教本身,而在与统治阶级的刻意为之。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政权的稳定,需要一种看起来“高高在上”的“神秘”的信仰,佛教便充当了这个工具。但由于唐朝政局动荡,日本统治阶级亦为了修正佛教过多参与*的局面,决定不再一味模仿中国佛教,佛教开始日本化。在平安时代,日本开始出现了神社里面修建神宫寺,在神灵前诵读佛经等宗教活动,普通百姓也认为“神”是因为领悟了佛法而化身为“菩萨”,并产生了将八坂神社称为八坂大菩萨的说法。
“神佛习合”看似很偶然,却有其必然原因。之所以在日本出现了“神佛习合”,这与日本本土宗教神道的特性密不可分。日本是一个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岛国,自古以来多地震、火山爆发、台风等自然灾害。在科学尚不发达的古代,百姓把这些都解释为“神灵”的力量,久而久之便产生了神道。日本人信奉神道,认为大自然的风云雷电、草木山石一切皆为神灵,都是值得敬畏的。所以在生产播种、粮食收获、孩子出生等重大事件发生时,都有去神社参拜以求神灵保佑的习惯。神道在日本被群众广泛信仰,但神道与佛教的最大区别在于,神道产生于百姓中间,没有任何相关的经典教义,也没有具体的神灵形象。神道的这些特点,为“神佛习合”提供了便利条件,使得佛教可以更快地融入神道,更快地利用神道的土壤迅速生长发芽。
五、小结
飞鸟、奈良和平安时代佛教在日本的传播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佛教在这三个时期都受到了来自统治阶级的支持而得以迅速传播,但各阶段佛教的传播又各具特色。总体来说佛教在传播的过程完成了由“完全模仿中国”到逐步“日本化”的过渡。值得注意的是,“神佛习合”是日本佛教传播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神佛习合”思想对日本社会的影响深远,它体现了日本在吸收外来文化时的态度和方式。
部分资料参考:《日本飞鸟奈良平安时代佛教的传播及受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