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03 12:59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4 01:57
基因检测指导精准用药是针对与药物反应相关的基因密码进行解读,预测患者对于不同药物的不良反应程度,对临床用药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现在临床医师用药原则上都是遵循治疗指南,但指南针对的是群体,而人体的个体差异是很大的。
参考基因检测的结果,医生可以在开处方时,在药品选择、剂量控制及联合用药等方面提出适合每个患者自己的个体化用药方案,最终达到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减少医疗费用的目的。让患者花最短的时间、最少的钱,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举个例子,很多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都要服用一种名为华法林的抗凝药。按照说明书,一次吃一片3毫克就可以,但有人吃了正合适,有人吃半片就会大出血,有人吃两三片还不管用……到底应该如何用药。
这是因为每个人的遗传基因不同、性别及身高体重不同、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生活方式等不同,这些差异导致了疗效的差异。
而精准医学通过基因检测及后天因素综合分析后制定出了治疗方案用药,一方面减少了治疗用药及其相应的毒副作用,另一方面也能节约医疗成本。
阿司匹林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但100人中可能只有一半获益,其他人可能获益不明显,甚至还会引起胃出血、脑出血等。
但个体化治疗就能让不获益的50%改用其他药物,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4 01:58
利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不同个体的药物相关基因进行检测解读,临床医师可以根据患者的基因型资料实施给药方案,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和降低药物的毒副反应,同时减轻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这种基因导向的个体化用药,它代表着药物基因组学与临床个体化药物治疗完美结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首先,按照说明书,一次吃一片3毫克就可以,但有人吃了正合适,有人吃半片就会大出血,有人吃两三片还不管用……到底应该如何用药,正确的方法是精准医疗指导下的个体化用药。对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同时配合患者的身高、体重等进行计算,从而为患者选择适合的药品,合适的剂量。体化的药物治疗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再者,不良反应:由于个体遗传基因上的差异,不同的人对外来物质(如药物)会产生的反映也会有所不同,因此部分病人使用正常剂量的药物时,可能会出现药物过敏、红肿发疹的现象,或者是在服用相同药物时,有人觉得效果很好,有人却不但无效还有毒副作用,针对与药物反应相关的基因密码的解读,可预测患者对于不同药物的不良反应程度,对临床用药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参考基因检测的结果,医生可以在开处方时,在药品选择、剂量控制及联合用药等方面提出适合每个患者自己的个体化用药方案,最终达到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药物毒,让患者走出用药盲区,用准药,用好药,把握最佳治疗时期。
用药前做个基因检测药效更精准,正确选择有效药物,避免药物浪费和药物,通过基因检测及后天因素综合分析后制定出了治疗方案用药,一方面减少了治疗用药及其相应的毒副作用,另一方面也能节约医疗成本,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4 01:58
我们已经发现,某些药物在作用于不同的人时,所产生的效果和副作用等有所差别。
在过去,对于患相同疾病的不同病人,主要通过血液及影像学检查等方法简单地划分子类型,给予病人标准剂量的相同药物,并未考虑药物的效果及副作用对不同个体的影响,这就意味着某种程度上,病人不得不“以身试药”。
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我们对于个体差异的*了解得越来越多,科学家们不断确认出是那些基因、哪些位点决定了某种药物进入人体后的药效和副作用大小。
每个人对于同一类药物的代谢速率和酶促反应率均不相同,常见药品说明书中所见用法用量为药物是临床试验过程中基于大部分人群正常代谢率所得的平均数据,但个体对药物的反应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来源于体内编码相关功能蛋白的基因差异。
通过基因检测,个体可以获知自身对各种药物的敏感性及用药建议,可指导临床治疗时在不同药物之间直接选择患者最适宜的药物。
尤其是在治疗癌症方面,靶向药物治疗基于肿瘤患者基因测序,以肿瘤细胞中特定分子为靶点,阻断或影响其功能,从而针对性抑制肿瘤侵袭或转移的治疗手段。
也就是说,科学家首先明确是哪个或者哪几个基因突变导致了癌症的发生或转移,然后针对这个基因突变设计和研发药物。一般这样的药物不具有普适性,但对其适应群体药效好、副作用少,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以及提高了治疗成功率。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4 01:59
达安基因儿童安全用药基因检测,可以精准地检测的宝宝那些药物必须禁用,那些药物慎用,指出不同年龄阶段对用药的具体要求,彻底避因用药不当对宝宝造成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