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关于摩擦起电的原因和实质该怎样去理解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8:11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23:03
哈要求用口语化解释啊!
呵呵……
所谓摩擦起电是指两种不同物体摩擦之后都带上了电荷,
两者电性相反电荷相等。
我们知道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有吸引力,
两者带不同电荷,
这种吸引力就是所谓的约束力。
不同的物质对电子的吸引力大小不同,
如果两个对电子吸引力不同的物体摩擦之后,
对电子吸引力大的物体就有可能吸引对电子引力弱的物体的电子。
这就是所谓的夺电子。
就像你用两个磁铁吸引铁钉,
然后让两者靠近,
磁力大的磁铁会把磁力小的磁铁上的铁钉吸引过来。
电子带负电荷,
当摩擦后得到电子的物体会带负电荷,
因为一般物体的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电子所带负电荷数量相等,
对外不显电性。
当它得到电子后就会显负电,
电荷数与得到电子数符合。
这些使物体带负电的电子本来不属于该物体,
所以称为多余电子。
并不是多于电子变成负电,
而是电子本身带负电荷,
当物体得到电子后,
本身不显电性的物体就带上了电荷,
这些电荷是多于电子带来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23:04
不同的物体所约束电子的能力不同所以在他们相互接触时会发生电子的转移而使二个物体带上等量的异种电核。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23:04
用摩擦的方法使两个不同的物体带电的现象,叫摩擦起电(或两种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后,一种物体带正电,另一种物体带负电的现象)。摩擦起电是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结果。因此原来不带电的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它们所带的电量在数值上必然相等。
两种电荷: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规定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推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任何两个物体摩擦,都可以起电。18世纪中期,美国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经过分析和研究,认为有两种性质不同的电,叫做正电和负电。物体因摩擦而带的电,不是正电就是负电。科学上规定: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相同的,叫做正电;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相同的,叫做负电。
摩擦起电只是一种现象。近代科学告诉我们:任何物体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而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所组成,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跟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相等,原子不显电性,所以整个物体是中性的。原子核里正电荷数量很难改变,而核外电子却能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转移到另一物体上,从而使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目改变。当物体失去电子时,它的电子带的负电荷总数比原子核的正电荷少,就显示出还正电;相反,本来是中性的物体,当得到电子时,它就显示出带负电。
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因为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其中必定有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子,另一个物体得到多余的电子。如用玻璃棒跟丝绸摩擦,玻璃棒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丝绸因得到电子而带等负电。用橡胶棒跟毛皮摩擦,毛皮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毛皮带正电,橡胶棒带着等量的负电。
同种材料摩擦起电的原因 利用一些容易起电的同种材料进行相互摩擦,两个摩擦表面就能够出现带电现象。通过进一步的实验表明:两个表面所带电荷为同性电荷,并且有的材料摩擦可以带同性正电荷,有的摩擦后可以带同性负电荷。在排除了外界的影响(如通过其它导体导走电荷等)之后,实验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