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7:54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4 04:19
服装服饰不合格的原因有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超标、色牢度不合格、甲醛含量超标、纤维含量“名不副实”、充绒量缺斤少两。
1、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超标
案例回放:春节过后,上海市质监局通报称,该市生产和销售的学生服中,22批次产品有6批次不合格。其中,上海欧霞时装公司生产的“OUXIA”牌摇粒绒冬装含有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由于面料在染整过程中使用了含有该致癌物质的染料,对人有可致癌性,属严重质量问题。目前该厂已停工,并被立案查处。
专家起底: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含有偶氮基团,它在与人体的接触过程中会被皮肤吸收,可能发生还原反应而分解出致癌芳香胺,并经过人体的活化作用改变DNA结构,引起人体病变或诱发癌症,潜伏期可长达20年。
太原市质检所纺织室主任史革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它存在于染料中,消费者看不到,嗅不到,洗不掉,烫不掉,从纺织品外观根本无法分辨。虽然我国现行的《国家纺织商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禁用此种染料,但由于其价格低廉、制造简单、着色力强等原因,被很多中小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应用于纺织品、服装、皮革制品、家居布料之上。
据史革联介绍,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的服装,因为其无色无味,如果不使用专业设备检测,根本无法判断。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服装时,尽量去大商场或市场购买有品牌的服装,千万不要贪图便宜去购买那些没有品牌的地摊货。必要时可以要求生产厂家提供检测报告。
2、色牢度不合格
案例回放:2月6日,广州市工商局发布消息称,该局委托相关机构对广州流通领域销售的秋冬服装进行了抽检,其中NIKE的一款针织套头衫被检出耐光色牢度项目不合格,一款PLOVER(啄木鸟)休闲裤耐摩擦色牢度不合格。2月12日,从北京消协传来消息,在被检测的41个样品服装中有9个样品色牢度指标不符合国标,不合格数占样品总数的22%。
专家起底:色牢度主要是考核染料附着在纤维之上必须有一定的牢度,通俗地说,色牢度低的服装容易掉色。“色牢度差的服装,遇到水、汗渍或唾液时,颜料容易脱落褪色,颜料中的染料分子和重金属离子可能会被皮肤吸收,危害人体健康。”史革联说,“特别是婴幼儿服装,因为孩子经常会将衣服等物咬在嘴里,导致孩子将染色残留物吸吮到嘴里而受到伤害。”
夏日户外光线强烈,还应注意选择耐光、耐汗色牢度佳的产品,以免服装吸汗后发生颜色变化,甚至产生衣服上不同色彩移染和串染现象。“通常情况下,浅色服装色牢度优于深色服装。”史革联还介绍了一种简单的鉴别方法: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将一块棉质白布包住食指,轻轻在色布上来回擦拭,摩擦10次左右,如果没有染色,就说明脱色问题不严重。
3、甲醛含量超标
案例回放:在贵州省工商局日前公布的一次流通领域儿童服装质量抽检结果中,全部抽检的34批次产品里,有5款牛仔裤甲醛超标。其中,由成都市球童壹号制衣厂生产的“球童1号”品牌一批次牛仔童裤、南京利丰英和商贸有限公司生产的“迪士尼”一批次童装牛仔裤、香港童影社儿童服饰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童影社”牌的两批次牛仔长裤均甲醛超标。
专家起底:生产服装面料时,为了达到防皱、防缩、阻燃等作用,或为了保持印花、染色的耐久性,就需在助剂中添加甲醛。“虽然甲醛有替代品,但因成本高,未被广泛应用。”据史革联介绍,含有甲醛的纺织品,在人们穿着和使用过程中,会逐渐释出游离甲醛,通过人体呼吸道及皮肤接触引发呼吸道炎症和皮肤炎症,还会对眼睛产生刺激。
甲醛极易溶于水,消费者买回新衣服后,最好经过浸泡洗涤后再穿用,特别是贴身衣物,最好是买浅色无印花的。如果不宜漂洗的衣物,也应进行充分晾晒,比如一些免熨衬衫,应打开包装晾一两天再穿。
4、纤维含量“名不副实”
案例回放:近日,上海市质监局对上海市生产和销售的西服、大衣产品进行了专项监督抽查。经检验,115批次产品中27批次不合格,开开、利郎、CalvinKlein、SELECTED等知名品牌上了质监黑榜。据了解,在不合格的27批次产品中,纤维含量不合格(21批次)居多,该项目不合格表现为实测结果与标注的不相符。
专家起底:纤维含量是表明产品性能好坏、穿着舒适程度的一项指标。纤维成分含量是服装产品的主要品质指标,产品原料成分的优劣,是决定产品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包括面里料成分含量偏差超出标准规定、面里料成分含量标注与实测不符以及面里料成分标注纤维含量与实测不符等三个方面。
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未把好原料进厂和出厂检验关,没有建立原料验货制度,未对原料检测含量以控制质量,出厂时则不经检测随意标注;另一方面是由于企业过分追求利润,采购低廉面料以降低成本。
纤维含量主要是指用价值较低的纤维冒充价值较高的纤维,影响了产品的服用性能,对消费者构成了欺诈。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消费者无法现场辨别,只能通过商品标注查看纤维成分含量。
5、充绒量缺斤少两
案例回放:日前,在浙江省消保委发布的羽绒服装比较试验结果中,14个批次羽绒服产品有6件未达标,不合格率近43%,其中包括GAP、歌莉娅、杰茜莱、e-land等知名品牌的羽绒服装,主要问题是充绒量缺斤短两。其中GAP羽绒服标注充绒量260克,实测190克,偏差-26.9%;歌莉娅羽绒服标注充绒量为130克,实测111克,偏差-14.6%;杰茜莱羽绒服标注115克,实测104克,偏差-9.6%。
专家起底:充绒量是羽绒服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充绒量多少直接影响羽绒服的保暖度。羽绒服的充绒量越大,保暖性就越好,消费者应根据自己的穿着需求来确定,我国现行的国家标准规定,充绒量不少于标注值5%。
消费者在购买羽绒服装时除了看商标、产地、针脚等外观外,还要用手摸、捏羽绒服,如果手感柔软但有短小粗硬的羽轴,则为粉碎片,这种服装的保暖效果不佳。还要用手按压看回弹情况,优质羽绒服应快速回弹,如果回弹很慢或无回弹,说明质量欠佳,很可能是鸡毛、鸭毛或是粉碎毛填充。还要拍打看是否有粉尘溢出,揉捏看是否钻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4 04:20
服装服饰不合格的原因有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超标、色牢度不合格、甲醛含量超标、纤维含量“名不副实”、充绒量缺斤少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