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欲望和需求的联系与区别103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10 08:49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4 13:44
1、三者区别:
(1)含义不同。
需要是指人没有得到某些基本满足的感受状态。
*是指人想得到某些基本需要的具体满足物时的愿望。
需求是指人对具有支付能力购买并且愿意购买的某个具体产品的*。
(2)出发点不同。
需要是人们为了生存而产生对食品、衣服、住所、安全、归属、受人尊重、自我实现等需要的动力。
*主要是指需要某些东西或者事务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需求是指当具有购买能力时,自己想要买的*产生后,转化成需求。
(3)明确性不同。
需要是精神上或者生活上产生的一种无明确指向性的满足欲。
*是指具有明确指向的“需要”。
需求的话主要是有*和需要,才会产生需求的购买力。
(4)购买力不同。
需要是最为常态购买,例如家里需要一件必须物,就会构成需要的购买力,按能力而行。
*是指所需要的东西比较多或杂乱,但是没有一定经济基础没有办法形成现实。
需求主要指有能力可以大量购买,但是没有经济能力的基础,需求就比较渺茫。
2、三者之间的联系:
需要不能被满足就产生了*,无节制的*又会刺激出不断产生的需要,正如,有的人需要地位和名利但是得不到所以就产生了赚钱的*,但是要满足能赚到钱的条件,就会带来更多的需要如启动的资金,人力资源和机会,等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4 13:45
1、含义不同
需要是指人没有得到某些基本满足的感受状态。*是指人想得到某些基本需要的具体满足物时的愿望。需求是指人对具有支付能力购买并且愿意购买的某个具体产品的*。
2、出发点不同
需要是人们为了生存而产生对食品、衣服、住所、安全、归属、受人尊重、自我实现等需要的动力。*主要是指需要某些东西或者事务来满足自己的需求。需求是指当具有购买能力时,自己想要买的*产生后,转化成需求。
3、明确性不同
需要是精神上或者生活上产生的一种无明确指向性的满足欲。而*是指具有明确指向的“需要”。需求的话主要是有*和需要,才会产生需求的购买力。
4、购买力不同
需要是最为常态购买,例如家里需要一件必须物,就会构成需要的购买力,按能力而行。而*是指所需要的东西比较多或杂乱,但是没有一定经济基础没有办法形成现实。需求主要指有能力可以大量购买,但是没有经济能力的基础,需求就比较渺茫。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4 13:45
需要、*和需求的联系与区别
需求和需要是有一定区别的,需求是站在需和求两个角度看问题的,即需要和追求满足,强调需的实现,因而应该联系社会生产和社会制度理解需求;需要只强调需,虽然,也要联系社会生产,但对制度因素,对社会运动关系不大。由于需求问题研究的不深入,人们没有把需求和需要区别开来,因此,这里的“需要”是“需求”的代名词。也恰恰因为传统上人们只倾向于从需的角度认识需求,所以用“需要”来取代“需求”。本书除介绍别人的观点时,用其习惯使用的“需要”一词,除此之外都用“需求”,用“需要”时是与“需求”的涵义不同的。�
1、关于需要问题的提出�
国内学者大多认为,从理论上说,需要问题原本是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及行为科学等具体学科研究的对象之一,但由于需要概念本身内涵的一般***与普遍***,且随着对人的问题、主体***问题、价值问题等理论问题研究的深化,需要被提升为一个哲学范畴,并成为探讨人的问题的逻辑与历史的起点。�
还有的学者认为,从现实角度看,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以往人们倾向于对矛盾双方的生产力一方的研究,但对矛盾的另一方——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研究不够重视,这是不全面的。要科学地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就必须研究现实中国人的需要问题。�
2、关于需要概念的界定�
国内学术界对需要范畴的界定较为典型的主要有如下七种意见:�
第一种观点认为,需要就是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
第二种观点认为,需要是有机体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
第三种观点认为,需要是人生存的一种状态,它表现为人对客观事物的依赖关系。�
第四种观点认为,需要是指主体对其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客观要求及其主观反映。�
第五种观点认出,需要作为一般范畴,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有机体具有的一种特***,这是有机体为了维持正常运转(生存、发展)必须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而产生的一种摄取状态。�
第六种观点认为,需要是生物体、人为维持内部及其与环境的平衡状态而产生的一种动态依赖关系和倾向。�
第七种观点认为,需要是人与生俱来、通过活动不断产生,以矛盾状态表现出来并以交换关系为满足方式的人的生存状态。�
以上七种意见中,前三种分别是从心理学、行为学及社会关系的角度概括的,虽然角度各异,但至少从以下两点是共同的:一是它们都将人作为需要的主体;二是肯定了需要是主体对一定对象的要求或依赖。后四种观点则是在前面具体学科归纳的基础上,从哲学的角度进行概括的。它们之间的异同主要表现在:首先,它们的分歧集中在对需要主体与需要***质的规定上。有人认为需要主体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有机体,而有人则认为应将人以外的其他生物体排除在外。对需要的***质,有“反映说”、“关系说”、“倾向说”及“状态说”等,根本分歧在于对需要***质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持不同意见。从物质资料生产的角度看,科学技术确实难于成为独立的生产力要素。其次,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看到了需要与人的生存发展条件密不可分,从而肯定了需要有客观必然***的一面。此外,它们虽然在需要主体上有分歧,但都承认人的需要与其他生物需要有着本质不同。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4 13:46
需求和需要是有一定区别的,需求是站在需和求两个角度看问题的,即需要和追求满足,强调需的实现,因而应该联系社会生产和社会制度理解需求;需要只强调需,虽然,也要联系社会生产,但对制度因素,对社会运动关系不大。由于需求问题研究的不深入,人们没有把需求和需要区别开来,因此,这里的“需要”是“需求”的代名词。也恰恰因为传统上人们只倾向于从需的角度认识需求,所以用“需要”来取代“需求”。本书除介绍别人的观点时,用其习惯使用的“需要”一词,除此之外都用“需求”,用“需要”时是与“需求”的涵义不同的。�
1、关于需要问题的提出�
国内学者大多认为,从理论上说,需要问题原本是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及行为科学等具体学科研究的对象之一,但由于需要概念本身内涵的一般***与普遍***,且随着对人的问题、主体***问题、价值问题等理论问题研究的深化,需要被提升为一个哲学范畴,并成为探讨人的问题的逻辑与历史的起点。�
还有的学者认为,从现实角度看,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以往人们倾向于对矛盾双方的生产力一方的研究,但对矛盾的另一方——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研究不够重视,这是不全面的。要科学地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就必须研究现实中国人的需要问题。�
2、关于需要概念的界定�
国内学术界对需要范畴的界定较为典型的主要有如下七种意见:�
第一种观点认为,需要就是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
第二种观点认为,需要是有机体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
第三种观点认为,需要是人生存的一种状态,它表现为人对客观事物的依赖关系。�
第四种观点认为,需要是指主体对其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客观要求及其主观反映。�
第五种观点认出,需要作为一般范畴,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有机体具有的一种特***,这是有机体为了维持正常运转(生存、发展)必须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而产生的一种摄取状态。�
第六种观点认为,需要是生物体、人为维持内部及其与环境的平衡状态而产生的一种动态依赖关系和倾向。�
第七种观点认为,需要是人与生俱来、通过活动不断产生,以矛盾状态表现出来并以交换关系为满足方式的人的生存状态。�
以上七种意见中,前三种分别是从心理学、行为学及社会关系的角度概括的,虽然角度各异,但至少从以下两点是共同的:一是它们都将人作为需要的主体;二是肯定了需要是主体对一定对象的要求或依赖。后四种观点则是在前面具体学科归纳的基础上,从哲学的角度进行概括的。它们之间的异同主要表现在:首先,它们的分歧集中在对需要主体与需要***质的规定上。有人认为需要主体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有机体,而有人则认为应将人以外的其他生物体排除在外。对需要的***质,有“反映说”、“关系说”、“倾向说”及“状态说”等,根本分歧在于对需要***质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持不同意见。从物质资料生产的角度看,科学技术确实难于成为独立的生产力要素。其次,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看到了需要与人的生存发展条件密不可分,从而肯定了需要有客观必然***的一面。此外,它们虽然在需要主体上有分歧,但都承认人的需要与其他生物需要有着本质不同。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8595985.html?si=2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4 13:47
名词解释
.需要:没有得到某些基本满足的感受状态。
.*:对具体满足物的愿望。
.需求:有购买能力的对某个产品的*。
需要、*和需求是市场营销思想的出发点,也是市场交换活动的基本动因。理解人类的需要、*和需求的区别与联系,必须掌握以下几个要点:
(1)对需要、*和需求要加以必要的区分。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各类食品、衣服、住所及精神产品。由于消费者所处的地理条件等社会环境不同,所接受的文化教育、价值观念不同,因而他们对商品的品种、数量、价格等都有所不同,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生产出满足所有这些需求的商品。为此,根据一定的标准把消费者的需求、*和需要加以区分是十分必要的。
(2)需要、*和需求是分层次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们的需求是多层次的,由低级到高级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马斯洛认为,人们随着收入和环境的变化,需求也会发生变化,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部分满足后才会向往高一级的需要。但当较低级的需求受到威胁时,也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如当遇到灾荒时,就可能牺牲较高级的需要去追求衣食等。
(3)需要、*和需求是动态的。在经济不发达阶段,生理需要占主要地位。当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由于衣食和安全一般已不成问题,人们就追求满足更高级的需要。
参考资料:http://course.shufe.e.cn/course/scyx/yxs/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