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00:23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8:26
食物链是生态学的经典概念,一般描绘的是某个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之间的捕食/被捕食关系,同时也可以体现不同物种之间物质/能量的流动方向。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8:26
食物链是生态学的经典概念,一般描绘的是某个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之间的捕食/被捕食关系,同时也可以体现不同物种之间物质/能量的流动方向。食物链作为一种生态学模型,描绘的往往是被极大简化过后的捕食/被捕食关系,并不能全面反映真实的生态关系,所以不太经得起较真。比如常见的食物链里大多都只有成年动物,很少涉及幼崽。但我们其实都知道很多顶级捕食者的幼崽,小熊小老虎小狮子什么的同样都会面对被捕食的风险(下蛋的同理) ,只是对于整个生态系统而言这些现象常被认为是次要的,就惨遭忽略不计了。再比如有些随季节变化的捕食/被捕食关系(所谓“蛇吃鼠半年,鼠吃蛇半年”)也很难直接套用简单的食物链模型,不然就该出现无限循环的bug了。另一方面,科学家们往往会为了自己具体的研究方向对食物链模型做出各种修整。比如有些学者会把分解者也加入食物链关系来描述完整的物质循环,甚至提出应该包括寄生/被寄生的关系来完善现有的食物链模型(Lafferty KD, Allesina S, Arim M, et al. Parasites in food webs: the ultimate missing links. Shea K, ed. EcologyLetters. 2008;11(6):533-546. doi:10.1111/j.1461-0248.2008.01174.x.)。关于食物链,有一个常见误会是”人类是食物链顶端的生物“。在正儿八经的学术界,评价食物链地位常用的指标是营养级(trophic level)。生产者的营养级是1,往上推每出现一次捕食/被捕食关系就再加1。所以初级消费者营养级是2,次级消费者是3,*消费者是4,以此类推。以营养级为标准的出发点主要有两个:一是绝大多数生物其实并没有被食物链联系起来,没法直接按照谁吃谁来比较食物链地位。二是自然界很少存在单一线条的食物链,绝大多数情况都会有好几条食物链同时出现形成食物网,同一个生物可能在多条食物链中处于不同的捕食者地位。比如”草->虫->鸟->鹰“和”草->兔->鹰“,鹰在两条食物链中分别是*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想要全面客观的评价食物链地位,必须全面评估一个物种涉及的所有食物链才能真正准确的评估它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对于人类而言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我们食谱里真的有很多很多不同的物种。)综合考虑多条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