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读书,读好书”的作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02:1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3:44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节日。如春节、中秋节、重阳节、国庆节……每个节日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情感与愿望。而读书节这个日子是用来鼓励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发现读书的乐趣,并以此对那些推动人类社会和文化进步的人们所做出的伟大贡献表示感谢和尊重。
莘莘学子步入了大学的殿堂,在这瑰丽神圣的宫殿之中,我们不能满意地看到理想中的水晶塔。如何正确地引导?如何能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之中营造出一个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读书节为我们提供了契机,开辟了向大学文化淡漠挑战的道路。读书节旨在引导广大同学多读书,读好书,形成读书热潮,促进校风、学风,以及文明校园的建设,弘扬民族文化,逐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随着内容的不断丰富,形式的不断创新,读书节越来越受到同学们的欢迎,成为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品牌。
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世代相传、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特点。大家都知道孔子、老子等古代著名学者吧,他们都很爱好读书。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学名人之一。而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他自幼聪慧,静思好学,常缠着家将要听国家兴衰、战争成败、祭祀占卜、观星测象之事,也是世界文化名人。他们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学子,编撰了一篇又一篇富有哲理的著作……此乃读书之成就矣!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唯一不死的东西,是逆境中的慰藉,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堂。
在西汉时期,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可是匡衡只有晚上有时间,而他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这就是凿壁偷光的故事。而正是匡衡对读书的执著,使得他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这不正是读书的用意所在吗?
唐代文豪韩愈在一首读书诗中写道:“读书患不多,思人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指出在治学的过程中,要“多读、多思、虚心、躬行”。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写有一首留芳千古的《劝学》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他劝诫人们要勤奋学习,不要错过读书的好时光。
夏天的晚上,车胤用纱布做成一个小口袋,捉一些萤火虫装进去,借着萤火虫发出的光亮看书;孙康在严寒的冬夜坐在雪地里,利用白雪的反光苦读;诸葛亮起早给鸡喂食,使自己能够安心读书……难道这些故事还不能够足以证明人们对读书的喜爱吗?作为现在生活在条件如此充足的世界中的我们,又怎能不喜爱读书呢?
多读书,可以让你觉得有许多的写作灵感。在写作的时候,我们往往可以运用一些书中的好词好句和生活哲理。让别人觉得你更富有文采,美感;多读书,可以让你全身都有礼节。俗话说:“第一印象最重要。”从你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中,就可以让别人看出你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多读书可以让人感觉你知书答礼,颇有风度;多读书,可以让你多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不错,多读书,增长了课外知识,可以让你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你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多读书,可以让你变聪明,变得有智慧去战胜对手,就可以勇敢地面对困难;多读书,也能使你的心情便得快乐……读书也是一种休闲,一种娱乐的方式。读书可以调节身体的血管流动,使你身心健康,所以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也是一种无限快乐的事情。
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为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好的、扎实的基础!
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我们可以举办一些体验征文活动,图书推介活动,演讲比赛活动等等,只要是关于读书的活动,我们都应该热情参与。
书香与梦想齐飞,阅读与人生相伴!我们要感觉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传承文明礼仪,创建和谐校园;建设校园文化,弘扬时代新风……因此,要想读好书,就要读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