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10 01:09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9 00:22
汉代是玉器最巅峰的朝代,为什么的呢?我们首先可以先从这个朝代来了解,才能明白这是为什么?汉朝在我国的历史上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安稳一点的朝代。
为什么呢?因为汉朝在我国统治的历史上是非常长寿的。不像秦朝可能三年之内就被灭亡了。大家都应该知道一个朝代,如果太过于频繁的更换的话。其实底下的黎民百姓的生活也是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首先最大的原因就是一个战乱的问题。而在汉朝它其实这个问题是相对来说比较好的。哪怕你的年纪足够长的话,你也可以和其他人一样都是在一个没有战乱的年代中度过。
当时汉朝的皇帝也是比较崇尚儒家思想的。所以在他们的*里面的话,能不用武力就不用武力。所以战争是比较少的。而且当时的皇帝也没有特别的奢侈,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节俭的。
正是因为皇帝的节俭,所以那些大臣们也没有敢太过于奢侈。这样的话,底下的黎民百姓生活来说就相对比较安稳。
那么一般来说的话,只有国家安定的情况下面才会有繁荣的东西出现。在那个时候的话,因为生活比较安稳没有什么战乱。所以说当时玉器才会出现了一个最巅峰的时候。
综上所述汉代统治时间比较长相对来说比较长寿。没有什么战乱,百姓的生活比较平稳。这个时候无论是玉器,还有其他的文明。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发展,所以说汉代的玉器是最顶峰的朝代。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9 00:22
【玉镂雕螭龙合璧】
玉镂雕螭龙合璧,战国,直径11cm。清宫旧藏。 此璧为新疆和田青白玉制,局部有色变,圆形,内、外边沿略平。璧两面皆饰凸起的谷纹,作交错的斜线排列,谷粒呈旋状。璧孔内镂雕一螭龙。 谷纹璧是战国时期常见的玉器,此件玉璧较一般的战国谷纹璧更为精致,谷粒圆旋高耸,其精致整齐超乎一般。所雕螭龙细颈粗身,肌肉微隆,挺胸似直立,尾自身后上冲贴于颈,形似猛兽,表现出蓄势待发之状。商、周以来,对于凶猛动物的表现多集中于头部,而对体形的表现则有所不足。此件战国璧之螭龙身体态势的刻画极为生动,在造型艺术表现上是一重大进步。作品自中部对半剖开,成一对合璧,从剖口看,并非原设计,应是重大事件发生时临时所致。
【玉扭丝纹瑗】
玉扭丝纹瑗,战国,直径8.3cm,厚0.3cm。清宫旧藏。 瑗呈内、外双重环状,环面饰扭丝状纹饰,两环相连之6处,其中3处饰横向的扭丝纹。两环间有细长的透孔相隔,共6处,其中3条透孔中部开圆形小孔,应为穿绳悬挂所备。 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新石器遗址中就已出现内、外双重的环形玉,可见这类玉环源远流长,但在战国玉器中这类器物并不多见,尤其是扭丝纹环形玉多为单层,所以此双重玉瑗更显珍贵。
【玉镂雕虎形剑?】
玉镂雕虎形剑?,战国末至西汉初,长6cm,宽2.6cm,高2.8cm。 剑?(音卫)黄玉质,虎首前部有褐糖色,身侧有*沁斑。器表抛光精细,有很强的玻璃光泽。 此件为改制器,上端为一匍匐前行之虎,下部原有纹饰,部分磨去,并开出矩形孔,变为剑?。虎面狰狞,张口,瞪眼,呈伺机扑杀猎物之态,足尾劲健有力。绞丝尾,已断残。剑?矩孔的四角处各饰一只兽面,仅眼部突出,眼下均有浅圆槽痕迹,可能是加工过程中遗留之痕。 此器经改制后造型十分独特,器身虽留下较多的加工痕迹,但因虎的形态显得生动活泼,精细的抛光使器物润滑光亮。
【玉镂雕双龙首佩】
玉镂雕双龙首佩,战国晚期,长13.5cm,高7cm,厚0.3cm。1977年安徽*丰县杨公乡战国晚期墓葬出土。 佩青玉制,有色变沁斑,薄片状,整体呈“弓”字形。佩以中线为对称轴,对接双龙,两端雕龙回首仰视,唇吻部位卷曲夸张。龙身短而宽,饰凸起的谷纹,谷纹以短阴线勾连。佩中部廓外上、下镂雕云纹,上部及两下角都有镂雕的孔洞,可穿绳。 这件玉佩为成组玉佩中部的中心玉件。这类带有前肢的半身龙玉佩在战国玉佩中非常罕见。
【玉龙首璜】
玉龙首璜,战国晚期,长17.4cm,高6cm,厚0.3cm。1977年安徽*丰县杨公乡出土。 璜玉料暗青色,局部有因埋藏浸蚀而产生的色变,片状,弧形,约为三分之一圆周。璜两端雕侧面的龙首图案,其形似兽,耳贴于颈部,上唇厚大,下唇尖细,嘴部镂空且刻有齿纹。璜身饰凸起的谷纹,谷粒间以细阴线勾连。璜的上部中间有一小孔,供穿绳系挂。 龙首玉璜在商代已出现,一般为单龙首,璜体似龙身。西周时期出现了双龙首璜,璜身多饰以弧线勾连而成的龙身。战国时期的龙形佩较多,其中一些制成了璜形。这类龙首璜的璜身完全没有龙的含义,所表达的内容较龙形璜更为宽泛。此璜为战国时期龙首璜中较大的作品,两端的龙嘴可悬挂其它佩件,因而应是成组玉佩中位于上部的玉件。
【玉兽面谷纹璧】
玉兽面谷纹璧,战国晚期,璧径16.5cm,孔径4.8cm,厚0.3cm。1977年安徽*丰县杨公乡战国墓出土。 璧玉料呈绿色,因埋藏产生褐色沁。璧较大,略薄,两面饰纹相同。璧外缘和近孔边缘以单阴线为界,中部以两周阴线隔为内、外两区。内区饰谷纹,谷纹微凸起,呈旋状,其上又加阴线旋纹。外区一周饰3组双身兽面纹,兽面较宽,朝向内孔,以细阴线刻出,兽面两侧有伸出的肢体,细而长,似蛇身,交叉盘绕,兽面及兽身的局部以粗而浅的阴线界出。 这种兽面谷纹璧在战国及汉代墓葬中多有出土,以4组兽面纹者最为常见,兽面多朝向璧的外缘。
感谢百家号提供大家交流的平台,也感谢大家的关注,这里是广大古玩收藏爱好者学习,分享和交流的家园。定期为您提供全球艺术品最新资讯、市场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