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01:34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7:45
1934年12月1日下午4时许,联共(布)**局委、**兼列宁格勒州委*谢·米·基洛夫在莫斯科斯莫尔尼宫的走廊里被苏联国家*保卫局成员尼古拉耶夫开*打死,基洛夫的被害激起了苏联人民的愤怒,同时也引发了一场被称为“大清洗”的大检举、大揭发、大逮捕和大处决的运动。 基洛夫被害后,苏联*在12月22日发表侦察通报,认定凶手尼古拉耶夫是季诺维也夫*反对派的地下**“列宁格勒总部”成员,其最终目的是暗杀斯大林等高层领导人。侦察通报公布后不久,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10余人被逮捕并被判处5至10年徒刑,尼古拉耶夫也于当年底被*决。1935年1月,斯大林以联共(布)*名义在致全党的秘密信件中要求各地动员所有力量击溃敌对分子,“防止*上的泰然自若和粗心大意”。此后,在莫斯科举行了三次引人注目的大审判:第一次在1936年8月,被审判的是所谓“列宁格勒总部”阴谋集团,季诺维也夫等16人被*决;第二次在1937年1月,被审判的是所谓反*组织“平行总部”,皮达可夫、拉狄克等17人被*决;第三次在1938年3月,被审判的是所谓“右派托洛茨基集团”,布哈林、李可夫等21人被*决。另外,1937年6月,还审判了一批著名的红军将领(图哈切夫斯基、亚基尔、乌博列维奇等8人),罪名是参加“反苏托洛茨基军事组织”。 基洛夫、季诺维也夫、皮达可夫、布哈林何许人也?听我慢慢给你道来! 基洛夫比斯大林小7岁,遇刺前是列宁格勒第一*。这位18岁就加入布尔什维克的杰出演说家和*家,凭着自己的才华和良好的品质,在30年代初,他的威信和人们对他的尊敬达到了顶峰。在苏共第16次代表大会,基洛夫被选进党的最高领导机构,集*局、组织局和*处成员于一身,而以前只有斯大林一个人做到过。来自各地的代表出自内心的*,自发地向基洛夫发出经久不息的暴风雨般的掌声。基洛夫的发言虽然被安排在最后,但当基洛夫发言时,代表们却全体起立,站着向他鼓掌。基洛夫成了全党的宠儿,成为威望仅次于斯大林的领袖人物,人们甚至称他是列宁唯一的忠实继承者。 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都是布尔什维克党的早期领导人,曾长期在列宁领导下工作,是列宁的得力助手和亲密战友。列宁逝世后,他们与斯大林一起主持党和国家的工作。不久,他们与斯大林为首的党内多数派在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新经济*、无产阶级国家的蜕化危险、中国*等问题上产生了分歧,成为斯大林的反对派。 皮达可夫,14岁投身*,曾多次被捕和流放。二月*后成为*社会民主党基辅委员会*。十月*后任国家银行总委员(董事长)。国内战争时期,他是杰出的红军组织者和指挥员。皮达可夫的杰出才能表现在经济建设方面,曾出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和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副*,是工业生产指挥的灵魂。列宁临终前口述的《给代表大会的信》仅提到6位党内最著名的领导人,其中就有皮达可夫,当时他才32岁。他在20年代中期曾积极参加反对斯大林冒进路线的活动。 布哈林是新经济*的理论阐述者和贯彻者之一,一度成为斯大林的左右手。可是,自斯大林等人在1928年前后提出了关于国家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阶级关系变动、阶级斗争尖锐化等一系列新理论并采取一系列新*以后,围绕着如何实现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问题,展开了两种不同意见的争论。一种意见是以斯大林为首;另一种意见以布哈林为首。被*决前他是《消息报》的主编。 实际上,大清洗的根本目的,是要消灭党内反对派和潜在对手,维护斯大林的*统治地位,制造*。30年代中期的苏联,对斯大林的*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反对斯大林就是反对社会主义,反对苏联。 尽管基洛夫的威信已经使他的遇害能够让人群头脑升温,但斯大林还是要亲自审理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以最后确定能否进行公开审判。斯大林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负责刺杀基洛夫的具体组织者,列宁格勒内务分局副*扎波罗热次露了馅,他为了让凶手——一个普通的无业游民尼古拉耶夫尽快作出有用的“坦白”,他亲自对其进行审理,没想到穿上军装的他,却被尼古拉耶夫一眼认出,正是面前的这个人,在行刺前两个月,由他的朋友介绍与自己认识,而正是在这个“朋友”的怂恿下,自己才杀害了素不相识的基洛夫。这怎能让一代领袖斯大林放心呢?尼古拉耶夫毕竟是一介草民,在斯大林的直接过问下,他的工作很快做通了。 尽管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也非等闲之辈,但他们对生命的渴望,以及对斯大林抱有幻想,当斯大林答应保留他们生命时,他们开始诬蔑自己了。然而,他们太天真了,此时的斯大林需要的是正式的胜利,使过去的对手屈服直至精神上彻底崩溃,他需要的是复仇,并且静观猎物在他复仇的火焰中挣扎,最终从肉体上将他们消灭。就这样,斯大林在“大清洗”中屡屡得手,出现了法学界从没有过的被告和原告非常成功的“合作”。 列宁在临终前对斯大林的评价是这样的:“他是一个粗暴的人。”但是,列宁的威信使得在列宁时代的斯大林在个性方面十分的收敛,他的偏执、任性、独断和猜疑,列宁也是无法预见的! 当然,在“大清洗”中被害的,绝不仅止于过去的反对派或同反对派有牵连的人。那些对“大清洗”表示怀疑、不愿积极跟着跑的许多干部,敢于坚持原则、不愿人云亦云的许多党员也都遭了殃。而别有用心的人诽谤、有野心的人泄私报复、剪除比自己强的竞争者,以及奸佞小人陷害忠良、仗势欺人的种种罪恶行径,更是层出不穷。加之一人遭殃,祸及九族,这样被*的人数自然越来越多。在斯大林执政期间,大约有1500万人蒙受不白之冤。 其结果,许多老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列宁的战友被从肉体上消灭。列宁参加的最后一次党代会(11大,1922年召开)选出的26名*委员中有17人在大清洗中被处决、暗杀和流放。据统计,从1919年到1935年,联共(布)*先后选出的31名*局委员中,有20人死于党内斗争。被称为胜利者大会的苏共第17次代表大会(1937年举行)选出的139名*委员和候补委员中,有83名被逮捕和*毙,出席这次大会的1966名代表中有1108名被逮捕,其中许多人随后被杀掉。 30年代末,也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斯大林对军队干部的清洗更是惊人。据统计:5个元帅中3个被杀,5个一级集团军司令员中3个被杀,10个二级集团军司令员全部被杀,57个军长中50个被杀,186个师长中154个被杀,16个一级和二级集团军*委员全部被杀,28个军政委中25个被杀,64个师政委中58个被杀。这样惨重的损失对军队造成的创伤是不言而喻的。这个苦果造成苏军二战初期缺少足够数量的有实战经验的杰出指挥员,面对德军的突然进攻,群龙无首,手足无措。 大清洗中,苏联全国上下弥漫着一片恐怖气氛,党内外人人自危,卡冈诺维奇和伏罗希洛夫等人有鉴于此向斯大林提出停止清洗运动。由于大清洗的目的已基本达到,斯大林于1938年7月下令撤销内务人民委员会叶若夫的职务,由贝利亚接任以中止大清洗。1940年4月1日愚人节这一天,叶若夫以“毫无根据地*苏联人民罪”被处决,一场震惊世界的*大清洗终于在处决替罪羊的*声中逐渐平息下来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7:46
大清洗的背景是斯大林和*局希望消灭任何反对*的*统治的源泉。他们希望保障党员会按照“民主*”无疑地执行以斯大林为中心的*的命令,他们不希望苏联*党是一个象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那样的多元的*党派。实际上在1920年代里苏联*党已经失去了它的多元性。另一个官方的理由是在消灭任何战争时期可能会出现的“第五纵队”,但是不中立研究无法证明当时的确有这个危险。第五纵队的理论是莫洛托夫提出的。他本人是斯大林权力中心中的人物之一,而且亲手签署了多个*决命令。此外*党还想借此消灭“危害社会的分子”、富农、过去的反对党成员(比如社会*党的党员)以及过去的沙皇军官。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7:46
因为大环境需要斯大林铲除异己,打击反*分子,纯洁苏联*党,抵御法西斯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