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标历史必修一知识点重难点总结?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01:31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4:59
第1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制度的特点。
重点:分封制、宗法制
难点:宗法制;中国早期*制度的特点。
预习提纲:
一、夏商两代的*制度
1、夏朝: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古代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出现。(禹建立)
(2)*制度特点:
①已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公共权力一般是指由立法、行政、司法
②出现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取代禅让制) 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
2、商朝: (世袭制:启)
(1)建立: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商族首领成汤灭夏,建立商朝。 动的区域。)
(2)*制度:内服与外服制度:(“服”的本意是指服事天子,内服、外服是指不同部族活
内服:是王畿,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
外服: 则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
与商王关系:商王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 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除对商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附属国还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
(3)*特点: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二、封邦建国(西周)
1.西周的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东征,灭商建国,史称西周,都城在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北)
(西周的*制度主要包括分封制、宗法制和起维系作用的礼乐制度。它是执政的周公修改了商王朝的内外服制度而制定的。)
2.分封制:(夏代就有,商朝进一步推行,西周又有制度的创新)
(1)含义: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殷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叫诸侯国),以拱卫王室。
(2)原因(目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3)分封对象:①同姓亲族(分封的主体)
②异姓封国、功臣、姻亲、附属国、殷商降族、古方国
(4)核心内容:分封土地。(此外,还有大量物资、武装和人口等)
(5)西周的封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代附属国密切,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各诸侯国必
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商代的附属
国独立性相对大,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各附属国有很大的自主权。)
(6)作用:
①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②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③使西周贵族统治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诸侯受分封的土地理论上在其死后可由周王室收回重新分配,但一般是世袭,一些诸侯国的势力日益强大。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和争霸战争的发展,周朝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取代,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分封制”开始破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取消“分封制”,秦王朝在全国推行单一的“郡县制”。)
3、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1)含义:宗法制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2)原因(目的):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又实行了分封与宗法相结合的制度。
(3)内容:宗法制度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大宗:在宗法制度下,由嫡长子(宗子)传宗继统,这个系统称为大宗。
小宗:嫡长子的同母弟和庶母兄弟为小宗。
二者关系:关系是相对的。
宗法制度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无论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和士)
(4)实质: 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隶属关系。
(5)作用和影响:
①宗法制通过血缘亲疏,确立起一套土地、财产和*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同时也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
4、礼乐制度(周礼):
(1)含义:周礼是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
(2)作用: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三、中国早期*制度的特点
牢固的宗法血缘与*制度结合,带有浓厚部族色彩
知识导航: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中国早期的*制度)
出现公共权力
夏
世袭制
内外服制度
商:方国联盟
神化王权
封邦建国(分封制)
西周:天下共主 宗法制
礼乐制度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5:00
教科书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4:59
第1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制度的特点。
重点:分封制、宗法制
难点:宗法制;中国早期*制度的特点。
预习提纲:
一、夏商两代的*制度
1、夏朝: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古代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出现。(禹建立)
(2)*制度特点:
①已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公共权力一般是指由立法、行政、司法
②出现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取代禅让制) 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
2、商朝: (世袭制:启)
(1)建立: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商族首领成汤灭夏,建立商朝。 动的区域。)
(2)*制度:内服与外服制度:(“服”的本意是指服事天子,内服、外服是指不同部族活
内服:是王畿,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
外服: 则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
与商王关系:商王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 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除对商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附属国还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
(3)*特点: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二、封邦建国(西周)
1.西周的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东征,灭商建国,史称西周,都城在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北)
(西周的*制度主要包括分封制、宗法制和起维系作用的礼乐制度。它是执政的周公修改了商王朝的内外服制度而制定的。)
2.分封制:(夏代就有,商朝进一步推行,西周又有制度的创新)
(1)含义: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殷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叫诸侯国),以拱卫王室。
(2)原因(目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3)分封对象:①同姓亲族(分封的主体)
②异姓封国、功臣、姻亲、附属国、殷商降族、古方国
(4)核心内容:分封土地。(此外,还有大量物资、武装和人口等)
(5)西周的封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代附属国密切,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各诸侯国必
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商代的附属
国独立性相对大,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各附属国有很大的自主权。)
(6)作用:
①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②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③使西周贵族统治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诸侯受分封的土地理论上在其死后可由周王室收回重新分配,但一般是世袭,一些诸侯国的势力日益强大。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和争霸战争的发展,周朝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取代,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分封制”开始破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取消“分封制”,秦王朝在全国推行单一的“郡县制”。)
3、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1)含义:宗法制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2)原因(目的):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又实行了分封与宗法相结合的制度。
(3)内容:宗法制度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大宗:在宗法制度下,由嫡长子(宗子)传宗继统,这个系统称为大宗。
小宗:嫡长子的同母弟和庶母兄弟为小宗。
二者关系:关系是相对的。
宗法制度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无论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和士)
(4)实质: 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隶属关系。
(5)作用和影响:
①宗法制通过血缘亲疏,确立起一套土地、财产和*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同时也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
4、礼乐制度(周礼):
(1)含义:周礼是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
(2)作用: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三、中国早期*制度的特点
牢固的宗法血缘与*制度结合,带有浓厚部族色彩
知识导航: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中国早期的*制度)
出现公共权力
夏
世袭制
内外服制度
商:方国联盟
神化王权
封邦建国(分封制)
西周:天下共主 宗法制
礼乐制度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5:00
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