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4:5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0 23:46
哄抬房价,制造*漩涡吹高价格
在中介的种种违规行为之中,有两种行为是最让人深恶痛绝的,其中“哄抬房价”是最容易的一种,也是最为蛊惑人心、最易煽动起市场波动的一种。
什么是“哄抬房价”?就是中介以“房价将上涨”等理由,向公众吹风,鼓动卖家以高于目前市场价挂牌出售房产,甚至不惜捏造事实,造成房价高企的假象。
有些中介惯于制造房价飙升的*,向公众大吹“涨风”,引起买方恐慌,卖房疯狂,加速资金投放,拉高出售价格,加剧房价非理性上涨的压力。
比较典型的,就是前不久人为制造的“文昌胡同46万元1平方米天价学区房”。经过多家媒体追访,现在已经证实,这个信息纯属子虚乌有。在追访过程中,记者也见证了中介喊价是多么不靠谱。个别中介总是喜欢制造房价的“轰动效应”,从而趁乱渔利。
“哄抬房价”,说到根儿上,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从市场角度讲,中介不断制造上海学区房房价飙升的*,会引起购房者的恐慌,也会引起炒房者的狂热,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购房,都会产生“时不我待”的错觉,从而加速把资金投向房地产市场。房屋出售者的心态也会由此产生变化,期望值越来越高,挂牌价格也会由低向高,一路上涨。shhuang44ss
这样的涨价,是违背市场规律的,是一种典型的“虚高”,无论买方卖方,最终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
从管理的角度讲,“哄抬价格”简直就是一种不顾后果的刺激行为,因为ZF和公众,都是期盼房价“趋稳”的,即便有所上涨,也不该是“跳涨”。不断被“制造”出来的高房价,刺激着管理者的神经,有可能会引发更严格的*。这对中介来讲,并不是什么好事。
虚假房源,货不真,价实也没用
除了“哄抬房价”以外,中介还有许多引人上钩的花招。比如发布虚假房源,以上海低价二手房房源作噱头引诱购房者咨询,之后向对方推销高价房源等等。和“哄抬房价”一样,这类做法都是中介由来已久的不良习气。
有些中介肆意散布失实的房屋信息,在楼层、面积、价格上耍花招、玩猫腻,误导交易,欺诈消费。手法三,伪造资质。有些中介编织虚假材料,帮助并不具备资格的炒房者,在实施限购*的城市买房,造成投机资本入市,增加*难度。
社会*对此多次批评,管理部门也采取措施进行过整顿,但一些中介总是采取“虚心接受,就是不改”的态度。这就需要想些更有效的办法来治理,比如将执法检查常规化,比如设立举报渠道,对违规中介进行有针对性的查处。
当然,也需要中介行业多进行内部规则的调整,多考虑将贴心周到的服务加入考核系统,鼓励业务人员以诚恳、实在的态度来赢得口碑与客户。这样坚持一段时间,才能让上海二手房价格反映真实的市场,才能让交易的双方和管理者,都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稳房价,重在稳预期,而稳预期的关键,在于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因此,对不良中介的种种乱象,必须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力度,采用巡回检查、合同抽查、受理投诉等方式,约束中介行为;更要建立从业人员的信用档案制度,将不良中介及员工纳入其中,形成黑名单。只有严管重罚,才能规范中介服务,肃清楼市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