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八戒?何为七情?何为六欲?何为四大皆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4:31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6 08:15
何谓八第一戒者,尽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有杀意,慈念众生,不得贼害,动之类,不加刀杀,念欲利安,莫复为杀,如清净戒,以一心习;第二戒者,尽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贪取意,思念布施,当欢喜与、自手与、洁净与、恭敬与、不望与、却悭贪与,如清净戒,以一心习;第三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 意,不念房室,修治梵行,不为邪欲,心不贪色,如清净戒,以一心习;第四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妄语意,思念至诚,安定徐言,不为伪诈,心口相应,如清净戒,以一心习;第五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不饮酒,不醉不迷乱,不失志,去放逸意,如清净戒,以一心习;第六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求安意,不著华香,不傅脂粉,不为歌舞倡乐,如清净戒,以一心习;第七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求安意,不卧好床,卑床草席,捐除睡卧,思念经道,如清净戒,以一心习;第八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奉法时食,食少节身,过日中后不复食,如清净戒,以一心习。」 七情指 喜怒哀惧爱恶欲
六欲指 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和人想欲
《礼记·礼运》:“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
《吕氏春秋·贵生》:“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者。”汉高诱注:“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
凡人说的七情六欲,是从佛经来的。
喜、怒、哀、乐、爱、恶、欲是"七情",乃是非之主,利害之根。
色欲、形貌欲、威仪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相欲叫"六欲",是凡夫对异性具有的六种*。
中医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情志活动。
佛教用语,指人的六种*,即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和人想欲;泛指*【四大皆空】佛教把一切物质现象(色法)归纳为四种基本要素,即坚性的“地”、湿性的“水”、暖性的“火”、动性的“风”,谓之“四大”。四大可分为内、外两大类:同心识和合而形成众生肉体的为“内四大”;不同心识和合而形成山河大地等的为“外四大”。通常从前者的意义引申,称人身为“四大”,如清·李斗《扬州画航录·虹桥录上》:“六十岁来一梦轻,飘然四大御风轻。”后因称看破红尘,身无牵挂的超脱态度为“四大皆空”。如《水浒后传》第三一回:“胞胎浑沌,四大皆空,没甚姓名。” 不懂佛法的人,他会脱口而出地告诉你:‘空了酒、色、财、气,就是四大皆空嘛!’ 其实,这与佛教所说的四大皆空,根本是牛头不对马嘴。因为佛教所讲的四大,是指‘地、水、火、风’的四大物质因素。 四大的观念,也不是佛教发明的,这是人类对于宇宙本体的初期探索而得的结果,在东西方的哲学思想史上,几乎有著同样的趋势。比如中国书经所记的‘水、火、金、木、土’五行;印度古吠陀本集所说的世界形成,是基于‘地、水、风、火、空’的五种自然因素;希腊古哲学家恩比多克里斯(Empedocles),也曾提出‘气、水、土、火’为宇宙间不变的四大元素。 总之,不论五行也好,五大也好,四大也好,都是指的物理界的基本元素,如果仅限于此而胶著于此,那么,发展的结果,便是唯物论者,所以,这些思想,也是唯物论的先驱。 佛教讲四大皆空,是沿用著印度固有的思想而再加以深刻化及佛教化的,因为地、水、火、风的四大元素,是宇宙物理的,比如山岳土地属于地大,海洋河川属于水大,阳光炎热属于火大,空间气流属于风大。如把它们化为人体生理的,比如毛发骨肉属于地大,血液分泌属于水大,体温属于火大,呼吸属于风大;若从四大的物性上说,坚硬属于地大,湿润属于水大,温暖属于火大,流动属于风大。但是,不论如何地分析四大,四大终属于物质界而无法概括精神界的。所以唯物论者以四大为宇宙的根源,佛教则绝不同意这样的说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6 08:15
世间人容易放逸,在佛教中,为了使在家人体验和实践淡泊、朴素、严谨、不放逸的生活,所以有一日一夜守八斋戒之说。八斋戒就是我们所说的八戒。在人们的观念中,猪比较放逸,也许因此《西游记》中才有"猪八戒"这一称呼。这八戒在一日一夜内应该做到:
(一)不杀生;
(二)不偷盗;
(三)不淫;;
(四)不妄语;
(五)不饮酒;
(六)不香华鬘严身,歌舞观听,即不可涂脂抹粉插花,及佩带华丽贵重的首饰等进行打扮;不可看、听、参与歌舞之中;
(七)不得坐卧高广华丽的床座;
(八)不得非时食,就是过午不食。
其中第八戒含有"斋"的内容,所以这八戒又合称八斋戒。"不淫"就是不得有淫欲行为。这些戒律中有的是遮戒,是为了避免引起其他不良行为,比如"过午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