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人的衣服 僧侣的衣服是怎样的 新浪佛学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09:3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5 01:36
僧侣与俗人从外形上看,最大的区别就是“剃发染衣”。僧衣、光头是人们区分僧、俗的第一标准,僧侣的衣服主要是“三衣”。
发式
佛教规定,僧人的头发,无论是男是女,自出家之时就要剃光。之后,每半个月就要剃一次,最长不能超过两个月,称“净发”。受戒的僧人,在头顶还要用线香烫出香疤,受沙弥戒时在头顶烫三个香疤,受比丘戒时在头顶烫12个香疤。
袈裟
佛教衣服对颜色、式样、裁剪方法和用料都有严格的规定。佛教认为,僧人的衣着要体现断除一切*,超越凡心的目的。所以,佛教崇尚的衣服偏偏是被世俗社会所轻贱抛弃的。
佛教僧人的衣服统称为袈裟,袈裟本是一种颜色的名称,义为“不正色、坏色”。佛教认为,青、黄、赤、白、黑这五种颜色是正色,袈裟所指的“不正色、坏色”就是破坏了正色的颜色。这些颜色通常指以下三种:铜青色,类似于青褐色;泥色,又称皂色、苍褐色;木兰色,指赤黑色。这三种颜色被称为“法色”,是僧服区别于俗人衣服的颜色。
从僧人衣服的来源上讲,主要有五种:(1)有施主衣,是指有名有姓的施主所送之衣服;(2)无施主衣,是指不明姓名的施主所送之衣服;(3)往还衣,指死人生前用过的衣服;(4)死人衣;(5)粪扫衣,指别人丢弃的破衣碎布。
在古代印度,人们把被火烧过、牛嚼过、鼠咬过及死人的衣服视同粪秽之物。僧人们拣回这些衣服,经过洗涤缝补再用,就称粪扫衣。这些破衣碎布的来源主要是:道路弃衣、河边弃衣、破碎衣、蚁穿破衣、垃圾堆衣。因此,僧衣又称衲衣、五衲衣、百衲衣等。僧人自称“老衲”也因此而来。
三衣
从衣服功能或形状上来分,僧衣又分为三种,这就是三衣。
一、僧伽梨,即大衣。在我国又称祖衣、杂碎衣等。大衣是僧人在升堂说法、出入王宫、降伏外道等正式场合所穿的衣服,由9至25条碎布缝合而成。
二、郁多罗僧,即中衣。因是用七条布缝合而成,故又称为七衣。僧人在礼佛、修忏、诵经、坐禅、赴斋、听讲、自我反省及一切集合僧众办事的场合都穿这种衣服,所以又叫上着衣、中价衣、入众衣等。
三、安陀会,即小衣。五条布缝合而成,故称五条衣。僧人在寺中的日常劳作、打扫卫生或者就寝时,穿这种衣服,所以又称内衣、中宿衣、下衣、杂住衣等。
三衣是僧人必须具备的基本服装,三衣的制作不仅有严格规定,而且使用也有一定之规。僧人要把三衣等同于自己的皮肤一样,要倍加爱护,时刻不能离身。
如果人、衣相离,那就是犯戒;外出时,不穿三衣就进入村庄,按戒律要进行处罚;大衣是三衣中最高级的,不能随便穿用。
《十诵律》上说:穿大衣时,不能沾染石头、泥土、草木等;扫地时不能穿;不能把大衣铺在床铺座位上;不能脚踩大衣;不能把大衣拖在地上。穿着时,如果附近有水源,应该冼干净手脚,用树木叶子掸拭灰尘,再穿大衣。七条衣属中等僧衣,应在干净的地方穿。五条衣是最低级的僧衣,日常活动中无论何时何处都可随意穿着。
相关阅读:僧服也需美观方便 改良僧服是对还是错?
历史上,无论在颜色上还是样式上,僧服都有过多次改革,直到*时期,太虚大师还曾出于现实需要对僧服进行改良。由于太虚大师改良的僧服,或长或短,或衬或外,式样不拘泥于传统僧装,大方而随意,制作上更为省料省工,受到出家人甚至在家人的喜爱,从而形成今天我们常见的“太虚服”。
衣服所具有的功能,除了遮体及取暖以外,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也是其不可忽略的重要功用。在家人的衣服是这样,僧服也是如此。在普通僧服中,短褂的正身与袖子是用一整块布裁出来的,它们之间没有做连接处理,因此,这种短褂穿出来,袖窝部位会显得有些繁琐累赘,而不是简洁合体;短褂的正身和袖子也都非常宽松。惟善法师改良后的短褂,不仅像西服一样为短褂加了垫肩,而且对衣服整体都进行了“减肥”,穿起来更为合体。“佛教反对奢侈、反对华丽,但不代表不讲究美观。在不同时期,人们对衣服的审美以及式样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对僧服也一样。”惟善法师说。
但是,经过改良的僧服穿在惟善法师身上,让人们不禁耳目一新:简洁大方,儒雅而不失僧人本色。但是,人们,尤其是出家人,对此事的反应却颇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