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中国古代兵学家提出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思想?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07:28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3:48
我认为,这句话从一定角度上可以理解为对情报的认识。
将,即掌握战场一线情报德指挥员;
在外,即处在各种情况瞬息万变的第一线;
君,即远离战场第一线的战略决策方,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一个组织。
于是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作为部队的指挥官,不能死板地执行战前既定的战略战术部署,和后方的指挥者发出的指令。因为情报传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误差和延迟,“君”在下达作战指令之际,很有可能没有掌握到完整、甚至是正确的情报。这无疑会对其指令的准确性造成影响。这就要求前线部队的指挥官要根据战局每一个细微的变化,自主地对战术行为作出调整,充分利用战场上临时出现的各种情况,指挥作出相应的反映,将战局导向有利于我方的方向。
另外说一句,这只是战争理论上的真理。但在战争背后,将军本人还有者更广阔的需要考虑的内容。要知道,有多少本着这一理论不受君命赢得了胜利将军,却因此倒在了*斗争的路上……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楼主慎查啊。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3:48
做为统帅,在外与敌作战,不必拘泥于皇帝的命令指令,统帅可以根据战场实际灵活处置情况,机断行事。
《孙子兵法·九变篇》:“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这里所说的意思是,将领统兵作战时,有机断处置的权力,不是一切都要请示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