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09:17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8:43
安史之乱以后,宦官专权,皇帝和朝廷经常受他们控制。从唐肃宗到唐文宗共八任皇帝都摆脱不了宦官专权的局面,到武宗才为之改观,因为此人为宰相才得以逆转改变,他就是唐末著名*家李德裕。
宦官当权是当时**主要根源之一。宦官为了使皇帝就范,总是想方设法腐蚀他,拉皇帝下水。大宦官仇士良曾对他的门徒说:“对于天子,不能让他有闲瑕的时间,应当经常变换花样,供他游戏玩乐,以便沉湎于骄奢侈靡的生活之中,无暇顾及朝政,这样,我们才可以得志,千万不要让他读书,亲近读书人。如果天子喜爱读书,明白了以前各朝代兴亡更替的经验教训,惧怕丧失政权,就会精励图治,那么,我们就会被斥责疏远。”他的门徒听后,都佩服不已。
唐后期宦官权势很大,有的担任枢密使,出纳王命,掌握*。有的任神策军中尉,执掌禁军大权,李德裕一贯反对宦官专权,开成五年,他劝唐文宗*宦官权利,李德裕以是否依附宦官来区别邪正,主张“政事皆出中书。”加强宰相之权,可惜没有得到文宗的支持。最后唐文宗李昂也被宦官软禁,抑郁而死。
唐武宗时期,德裕再次为相,有步骤剥夺宦官权力。会昌二年(842),首先对枢密使开刀,当时投有通过大宦官便下达了中书省起草的诏令,减少神策军的粮饷。仇士良深为不满,当面被武宗痛斥。第二年,任命崔郸为副相,也没有通过枢密使。当时老宦官埋怨说:“此刘杨胆怯,堕败旧风也。”其实并不是懦落的问题,而是由于客观形势变化。宰相李德裕*宦官之决心大,并得到武宗和朝臣的支持和同情,大宦官也不敢出来争枢密使的权力。
另一方面,李德裕还*宦官兵权。他认为,德宗以来,朝廷和藩镇作战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宦官军权过大。战时诏令从宫廷直接发到前线,宰相却不知道。其次,监军宦官指挥,将帅不能发挥专长。第三,过去作战时宦官先抽军中精锐组成牙队,令老弱兵前线打仗,开战后宦官率牙兵观战。发现战败便策马先逃,牙兵也跟着逃跑。
李德裕在会昌三四年领导平叛战争中,不许宦官干预军政,扩大了将帅权力。同时并减少牙兵人数,只许百人抽一,打胜仗一律得赏。当时由于牙队人数减少,监军不敢到前线观战。从而将帅在前线都能便宜行事,发挥所长,从而使平定昭义的战争能取得胜利。 由于大宦官仇士良的权势受很大*,会昌三年(843)他*退职。第二年,追消其官爵,并岌没其家产,沉重打击了宦官集团。唐自肃宗以来,宦官弄权干预朝政军政的局面被彻底瓦解,唐武宗一朝再也未出现宦官敢干政的现象。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8:43
唐朝的宦官之祸是从唐玄宗开始,最后是由朱温肃清了宦官。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8:44
是唐朝非常有名的李裕德。一方面 ,他严格*宦官专权,主张削弱他们的兵权;另一反面,他也禁止宦官参与国家重要事件。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8:44
是唐中宗李显,他觉得唐朝的江山不能再被宦官掌握在手里,所以他集合了朝中的武将,一举拿下了宦官,从此宦官不再被重视,断绝了宦官乱政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