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温具体数据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09:19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9:13
昨日(9日),国家测绘局向全世界公布了最新的珠穆朗玛峰高程数据:8844.43米。这一新数据与1975年公布的结果相比,降低了3.7米。
“岩升雪降”
“这并不能说明珠峰的高度在降低。”1975年珠峰高程测定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中科院院士陈俊勇昨日表示,过去30年来,珠峰地区在欧亚板块推动下,仍在以不固定的速率缓慢长高,但其冰雪层却在不断降低。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安宝晟研究员昨晚向《第一财经日报》证实,珠峰顶部自1966年以来一直在降低,但降低的主要是积雪的厚度。据观测,从1966年到1999年,珠峰顶部从8849.75米降低到8848.45米,总降低值1.3米;如果按年降低值算,1966年至1975年间,珠峰顶部的降低比较快,接近每年0.1米。1975年至1992年间,降低过程减弱,只有0.01米;而1992年至1998年间,降低过程又快速增大,接近0.1米;1998年到1999年,达到了0.13米。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得出的结论是,珠峰顶部在短期内降低如此剧烈,肯定不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只能从冰川对气候的响应去解释。实际上,从1992年开始的珠峰顶部急剧降低时期正好对应于气候急剧变暖时期。珠峰所在地定日县年平均气温,特别是冬季气温在近几十年内有明显增高的趋势。定日从1971年至1992年,年平均气温增值在2.6摄氏度附近摆动,比1960年至1967年间平均提升了1.7摄氏度。从1993年开始年平均气温上升更为明显,1998年至2002年年平均气温增幅连续均在3.3摄氏度以上。
测量珠峰的意义
中国最早的登山队员之一、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常务副*兼秘书长王富洲表示:“珠峰的高度变化及相关测量数据的变动对全球的影响不容忽视。”珠峰地区的地质变化会影响到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的变化,因此测量珠峰高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据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有关专家介绍,2004年4月,*副总理*批示同意国家测绘局提交的2005年重新测定珠峰高程的报告,珠峰高程复测在国家测绘局正式立项。此次测高,一方面为了展示国家实力特别是科技实力,另一方面,也是国土重要地理信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测绘局在“十五”计划中提出,将全力推进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建成覆盖我国陆地国土面积80%左右的1:5万数字线划地图数据库、元数据库。“组织开展珠穆朗玛峰高程复测”被列为2005年的工作要点。
最精确可靠的数据
对于此次的测量结果,王富洲认为“是迄今为止最精确、最可靠的数据”。
2005年7月18日,国家测绘局和总参测绘局在北京联合召开了“2005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项目验收评审会议。“会议上提出这次结果会不会被国际社会接受的问题。”王富洲说,专家们相信,多数人会认同这个测量结果,最多对具体的测算方法或手段提出质疑。
“但我相信,这个结果是可信的。”王富洲解释说,以往也有国外的科技人员测量珠峰,但技术手段不可能与这次相比。
据介绍,此次珠峰测量,共布测了30个点的青藏板块运动GPS监测网、32个点的珠峰GPS控制网,并结合水准测量、重力测量等手段精化该区域大地水准面,精确求定珠峰高程测量的起算点及6个交会点的高程值。5月22日峰顶觇标树立起来后,6个交会点通过经纬仪、激光测距仪等设备连续进行48小时测量。峰顶测量队员进行GPS高精度定位,雷达探测仪对觇标处冰雪层厚度进行测量。6月12日全部野外测量数据送抵西安国家测绘局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随即开始了水准测量、GPS定位、三角测量、重力与大地水准面、雷达测深等数据处理和计算工作。同时国家测绘局还邀请了中国科学院、总参测绘局、武汉大学等专家对计算数据进行了全面的检测,确保了结果的准确性。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9:13
2007:极端气候争破纪录
日期:2007-12-30 作者:韩墨 来源:新华社
气候变化,2007年全球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这一年,高温、飓风、大旱、大涝、冰川融化……几乎所有极端自然现象都打破或者追平了人类现有历史纪录。
“高烧”不退
2007年的不同之处在头一个月即有显现。据世界气象组织12月公布的报告,年1月全球平均气温为12.7℃,比人类以往有记录的同期温度都高。
从全年看,2007年北半球平均地表温度是史上第二高温,比1961年至1990年平均气温高0.63℃,南半球地表温度也高出同期指标0.2℃,是1850年以来第九高温。
美国各地今年共打破或追平263项温度纪录,如此“盛况”前所未有。其中,仅8月就诞生100多项新纪录。得克萨斯州的波特兰8月16日气温39.4℃,创历史新高,而第二天马上又被刷新至40.5℃。
世界气象组织说,1998年至2007年是人类有相关气象记录以来最炎热的10年,比1961年至1990年平均气温高出0.41℃。
怪事不断
全球变暖的同时,怪异天气和自然灾害频发。
2月,西南印度洋的留尼汪岛3天连续降水3929毫米,创下新的全球降水纪录。6月,热带风暴“古努”以近150公里时速席卷海湾地区,造成至少25人丧生,这是当地气象记录中首个在阿拉伯海形成的强热带风暴。7月底,南非26年来首次下雪,部分地区降雪厚达25厘米。
英格兰和威尔士5月至7月降水量达415毫米,打破1789年同期349毫米的降水纪录。与此同时,世界另一些地区则干旱不止。澳大利亚的持续旱灾让环境问题成为*人物竞选时的必谈话题,美国五大湖中的苏必利尔湖8月至9月水位也创下历史新低。
“我们将会有更多怪年份。”美国气候协会首席科学家麦克拉肯说,“很快,这些反常现象将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
冰层消融
与其他灾害相比,极地冰层消融加速更令科学界忧心忡忡。
9月北极冰层面积创下1979年展开卫星探测以来的最小纪录,为428万平方公里,比1979年至2000年平均水平减少39%,比2005年同期减少23%。由于冰面融化明显,北极“西北航道”适宜航行时间打破原有纪录,适航期从8月11日开始,一直持续5周。
受冰川融化影响,今年海平面上涨幅度远高于20世纪每年平均上涨1.7毫米的水平。检测结果表明,今年全球海面平均高度比1870年高出20厘米,1993年以来平均涨幅达到每年3毫米。 韩墨
(新华社供本报稿)
[晚报精选]上海有记录134年来今年最暖
2007-12-30 13:26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董纯蕾
截至前天,本市2007年平均气温18.4℃
上海有记录134年以来今年最暖
(记者 董纯蕾)这个冬天冷得有点晚。徐家汇今晨实测最低温度2.1℃,这是今年入冬以来市区的最低值;明天依然晴冷,最低温度可能降至0℃;到目前为止,今冬市区的最低温度还未“染指”冰点。截至12月28日的观测数据显示,本市今年全年平均气温高达18.4℃,破纪录已成定局!2007年,铁定将成为上海自1873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
气象纪录频繁打破
据市气象局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沈愈介绍,上海气象史上年均气温排名靠前的还有:2006年18.3℃、2004年18.1℃、1998年18.0℃和2002年17.8℃。
本市今年逐月的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2℃至4.4℃不等。其中,2月、5月和7月的平均气温,也创下了本市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同期气温最高值。12月尚未结束,但前28天的平均气温已打下稳固的“暖基”,这个月很有可能成为申城134年以来最暖和的12月。市民对此亦有直观感受:虽然今年入冬不晚,但在最新的这股冷空气之前,几乎没有遭遇过有“杀伤力”的强冷空气,不少人还没换上真正御寒的冬装。
弱拉尼娜“难辞其咎”
2007年全年平均气温偏高,并非上海独有。据了解,整个华东地区的年均水平也较往年偏高了1℃~2℃。近年来,世界各地不断有气温偏高事件的报告。
参考资料:新民网·晚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