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佛经的问题。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09:16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8:28
佛灭后(一说:佛灭翌年)即年,由上首弟子摩诃迦叶主持,召集五百长老于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在阿阇世王供养及协助之下,诵集佛陀生前所说的教法和戒律。法(达摩)被编成五集(阿含经):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小部。这些经典与戒律编集后,分别付托一些导师授弟子,以口授方式保存。佛史称「第一结集」,结集是口诵或会诵。
佛灭一百余年后,摩揭陀国迦罗阿输迦(黑阿育)王在位,僧团发生*,主要对于戒律见解分歧。当时吠舍离为根据地东部比丘,违背原始教规,西部(摩偷罗)的耶舍比丘加以反对,邀请东部地方七百位长老,在吠舍离举行第二次结集,从人数说名「七百结集」,又以地名称为「吠舍离结集」,双方争执十点违背戒律,即所谓「十事非法」。东部大多数僧人不同意决定,有地位的上座长老们所决定,双方也无可奈何,唯另外集会一处,用会诵方法,另订正戒律,退出原来教团主体,自成一派,因人数多,称大众部。僧团*为「大众部」(进取派)和「上座部」(保守派)对峙。以后,更明显*,在四、五年间,分成十八部或二十部。佛教史称「部派佛教」。
佛陀以后,印度地方诸王朝盛衰交替,*君主统治的大国吞并小国,其中摩揭陀国最为强大。继哈尔央迦、西苏纳加(龙种)、难陀,诸王朝而起的孔雀王朝,建立横贯印度全土统一大国。
公元前三二七年,亚历山大帝入侵印度,进兵印度河,因部下兵将不肯恋战,亚历山大帝东下印度河,转向西进兵,公元三二二年七月,亚历山大帝在巴比伦首都病逝。当时恒河平原在难陀王朝统治下。约在公元前三一七年左右,旃陀罗笈多(月护王)推翻难陀王朝,建立孔雀王朝。旃陀罗笈多在西北印度驱逐希腊军统治,以强大权力建设推进种种国家事业。由于印度与伊朗接触,产生希腊文化与亚洲文化交流。当时,叙利亚派遣美加苏得尼斯与台玛高;埃及派遣迪翁西欧斯,到孔雀王朝首都波咤里子城(华氏城,今巴特那)驻任大使。继宾头沙罗即位的阿育王(阿输迦‧无忧),在扩大其祖父建设统一国家伟大事业时,尽力在文化上的建设。其版图南至印度半岛南端,西至阿富汗和兴都库什山。在位时,以法敕形式刻在岩壁或石柱上。法敕与所在地同时提出,共分六种。
阿育王征服羯陵伽带来的悲惨结局,促使阿育王成为热心的佛教徒的契机。阿育王为了使自己信奉的佛法也能为人民信奉实践佛法,因而发布法敕、铭刻法敕。又亲自到全国各地进行佛法巡行,施行佛法教诲。他废除过去诸王的狩猎巡行,把巡行改为巡拜佛迹。严禁为宫廷宴会杀生。
阿育王命地方长官,应每隔五年在各地的自领区巡回一次。设立正法大官,对诸宗的宗教,采取宽容态度,阿育王增建迦那牟尼佛塔以作供养。
对于第一、第二两次结集的传说,起源于根本*以前的共同传承。华氏城的第三结集,是源于后期的传承,其内容,在南北两传之间也有显著差异,要有系统解释非常困难。传说阿育王为供养众多佛教僧伽,因为有六万外道混杂在内,在鸡园寺七年不能施行布萨。阿育王为了处理僧伽混乱,乃从阿呼恒伽山,招请目犍连子帝须,驱逐了分别说以外的非正统说论者,召集一千名阿罗汉,编纂一部《论事》。这在佛灭二三六年后的事,叫第三结集。
第三结集。编纂《论事》会诵比较完整的经律主要成份,今存在上座部巴利语三藏。这次大会,作出另一项重要决议,派遣传教师到世界各地弘掦佛法。这些僧伽,由一位著名传教师及另外四位长老组成,不但弘佛法,还建立新比丘僧团。被派往僧诃罗(斯里兰卡,古师子国),是由阿育王儿子摩哂陀率四位长老和一位沙弥,在提婆南毗耶,帝沙统治时期(公元前二五○—— 二一○年)抵该国。国王臣民信仰佛教,建立僧团,创建佛塔,著名的大寺等。之后,摩哂陀胞妹僧伽密多,被派往斯里兰卡,建立了比丘尼僧团,并从菩提伽耶佛陀坐在树下成道那株菩提树上折下一幼苗带去栽在大寺内,至今尚存,视为国宝。从此,斯里兰卡才有佛教。
摩哂陀传入三藏经典,属于分别说系的上座部,当时仍以传统的记诵方法。因国家有时发生内乱,教团的长老们体会到,只有依赖某些人用不可靠的生命对记诵方法保存经典,是一件冒险的事。长老们于公元前一世纪,伐多伽摩尼‧阿巴耶王时(公元前一○一 —— 七七年)在斯里兰卡中部马特列地区的阿卢寺,举行一次重要结集,由罗揭多主持,五百长老参加,诵出上座部的三藏和义疏,决定把一向口口相传的三藏经典第一次用巴利文写在贝叶上保存。这对后期上座部佛教长期流传有着决定性作用。「保存在印度早已失传的巴利文上座部圣典,是僧诃罗民族对人类文化遗产最伟大的贡献。」〈《锡兰简明史》〉,上座部的史书中认为这次是第四结集。北传佛教记载,约在一世纪,迦腻色王时,在迦湿弥罗第四次结集,南传佛教史书无记载。
大乘佛教的兴起
受印度教的剌激,与印度教形成相对应。佛教在公元前二世纪开始掀起了新的动态。部派佛教以出家者为中心,此从阿毘达磨的研究,并渐趋向于专门化。其后,针对此点,新的运动是以在家信徒为中心而兴起新运动。
瞿昙佛陀入灭之际,荼毘的仪式委让给在家信徒之手,根据信徒要求,佛舍利被分在八处,据初期经典所述,由各处立佛塔以供奉之。管理佛塔的事是在家信徒的任务,不久以佛塔为中心的信徒成为集团。相对于出家众之遵守佛陀遗训(以佛的教法为根本)而护持教团;守护佛塔者,则以遵守教法内容,不如以憧憬释尊人格为信仰的依止处。如此憧憬与赞仰逐渐使佛陀超人化、神格化。此倾向,在大众部系统的教理可看出来,但是其背后可能有在家信徒的鼓舞。
此种信仰的佛教,与印度教的巴克提崇拜类似,不仅是特殊的出家者,即使不能出家的大众也同样得拯救为目的宗教。这种拯救依据的就是佛陀的慈悲精神,从而产生了代替佛陀而实践慈悲的理想化的人形象,即名为菩萨。菩萨原意为「求正觉者」,是对成道以前的佛陀的称呼。在本生经中,进一步的使用佛陀前生(本身)的称呼;并认为菩萨为众生行布施等善行,功德累积,结果修证成佛陀。本生经是为了教化民众而创造的故事集,而赞佛为基本论调。基于慈悲的布施,是「六波罗蜜」,以此可以不断产生新的菩萨,所谓救济众生无非是实现发心之际所立的誓愿(本誓),所谓慈悲行,即将得正觉之果德转给众生(回向)。
这种新运动思想,为表现其独特,编纂出新的经典,自称其道为大乘,而把以往的佛教则贬称为小乘。相对于利他为主的菩萨道,而以小乘为耽于自利的声闻道。基于此一名称,新的运动称为大乘佛教。
初期的大乘经典
(1)《般若经》
大乘经典的成立,据学者推定,大约在公元前一世纪至后一世纪之间,但是其中以何者为最古,则难以判断。但是阐述大乘经典的基本教理,以确立其思想立场的功绩,则应归之于〈般若经〉。
《般若经》,现以玄奘所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六○○卷)为首,庞大的分量与多数的种类是众所周知。其中最近于原型的是《八千颂般若》(小品般若)。据推论,将其渐次增广而成的是《一万八千颂》、《二万五千颂》(罗什译〈大品般若〉)《十万颂》等,另一方面,述其精华,或以经中之一主题而作成的是小部般若经类(例如:《金刚般若经》、《文殊般若经》、《般若心经》或《般若‧理趣分》等),玄奘所译的六百卷则当是最后的集大成者。
《般若经》以说六波罗蜜中最后且最基本的般若波罗蜜为主,将菩萨实践的究极置之于此。般若波罗蜜所开显的真理,是以「无所得‧空」表现的。所谓空,不过原来所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缘起法则的新表现名词。这一主张的内容之意涵,可以是对有部等传统佛教所主张的「法体实有说」的反驳。从敎理上考察,是用以对抗旧传佛教所传经典,而确立新经典权威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但只靠在家的信徒力量是不能承担此一大事,所以可以推想也许有旧来属于部派佛教而抱不满的出家众曾参与其事。
又,《般若经》自述:「兴起于南方,而广布西北。」但如上述,与有部的对抗,是可推知该经原形之成立处是在北印度。
(2)《法华经》
以《般若经》所说空为基调,继承赞佛与佛塔崇拜的观念,并加上新的佛陀观的是《法华经》,全名是《妙法莲华经》
《法华经》的主题,以为拘尸那罗入灭是佛陀的方便法门,而释迦佛的本体是久远已成的。佛陀教法的根源是在久远已成的「法身佛」,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教不过是方便之说而已,真实地则唯有一佛乘。意思是以小乘教为方便说吸入大乘之中活用,同时积极的保证「授记」声闻也能成佛,此外又叙述观音菩萨的化导等,以显扬菩萨的方便与慈悲行。又此经巧妙譬喻的高度文学性,也吸引了不少人。但是由于过分的强调受持、读诵《法华经》的功德,似乎产生了排他的倾向。在这里乃反映出大乘初期教团的地位与性格。
(3)《华严经》
同样以《般若经》的空思想为立足点,并视之为佛陀正觉的内容,而表现自内证世界为妙有的就是《华严经》。此经典的现存形式(《大方广佛华严经》,佛駄跋陀罗译六十卷,实叉难陀译八十卷,*译等)是同类经典的集大成,也可推知是渐次增广的。其中记载菩萨修行阶段的《十地经》与善财童子求道故事为主的〈入法界品〉(《不可思议解脱经》)成书的时代较古。
本经的构想,为佛陀成道后三七日的三昧(亦称海印三昧)内观,于彼所现的世界(法界),是毗卢遮那(大日)的显现。因此,一切的存在皆是重重无尽的缘起,不出毘卢遮那佛之外。毘卢遮那佛从教理上说是法身。法身是真理本身就是佛,佛就是法。法身的本质在于觉悟的正觉智慧,用太阳的光明来作譬喻,则是佛命名的由来。所谓慈悲行,是周遍于法界之智慧光明的自然而起行动。
这样的真理观,反过来说,就是要求菩萨必须透过六波罗蜜的实践,以观得三界唯心。《十地经》将此置于第六地,以为般若波罗蜜修习而能达成者。并且又加上四地于其后,且追加与其相应的四波罗密。此十波罗蜜之最后,是为济度众生而生作用的佛智,与般若波罗蜜结合而强调自利利他相即的道理。此十地说,其后更见发展,为大乘菩萨道之基本形态而被重视。
(4)净土经典
以正觉为普遍目的之大乘佛教,其理论的归结,是认为有三世十方诸佛的存在(特别是现在多方佛)。依此,改革已往的一时一佛说。同时,佛教信仰,讲求对诸佛的崇拜与依赖诸佛的救济。以为十方诸佛各有其固定的佛国土,与此世界(娑婆世界)相异的理想境地(净土)。正觉被往生净土代替,这与一般印度教所说的生天果报相对应,是佛国独有的构想。这种果报观,净土思想的表现,早已出现在弥勒现居之兜率天的说法。不久,十方现在佛与往生其佛国土之说渐形有力。其中较著名者,是东方阿閦佛的妙喜国与西方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尤其后者,与其经典的整理想应,渐渐成为根深柢固的信仰而广为普及。
记载阿弥陀佛之经典群(《阿弥陀经》)的起源,据推测,应追溯到公元一世纪。在教理上,可看到是受《华严经》的影响,可能是在那些经典出现之后才固定为现存的形态。
阿弥陀佛,有无量寿、无量光二名。其内容如其二名所示。此佛为法藏菩萨(或比丘)的后身,相传系经过长期修行的结果,实现其发心之际所立之救度众生的誓愿,以佛陀的身份居住在极乐世界而不入涅盘,故名无量寿。这是《法华经》久远成佛之思想的开展。又智慧之光遍及无限的十方,以之救度一切众生,故名无量光,从此又可以窥见与《华严经》毘卢遮那佛相似的性格。这象征着佛在时间上、空间上的无限性。
阿弥陀佛崇拜的特色,重视法藏比丘的誓愿;将佛慈悲的基础置之于此,对弥陀的信仰,以称名,念佛来表示。以为由此可以使众生往生极乐,且能与佛同位,此种纯粹、简明的信仰方式,是普及民间的最大原因。此等信仰可令人想见其与毘瑟笯派接触之深,更能使人想见其所受波斯宗教的影响,所以其成立之可能在西北印度。
(5)其它的源泉
阿弥陀佛崇拜的念佛与观佛,原是须入禅定(三昧)才能达到。因此,三昧的修习也对大乘佛陀观的发达有很大贡献。
初期的大乘经典,含有很多观佛的记载,有关三昧的实践方法指导书,特别是《般舟三昧经》、《首楞严三昧经》曾经起过很大作用。不仅是佛陀观,关于《般若经》的空说,也以为修习三昧才能体证得空观。《华严经》的唯心观,也许可以说对于这种兼顾佛、法两面之观照作理论考察的结果。
此外《维摩经》比《般若经》的空思想更进一步,主张生死(轮回)与涅盘、烦恼与菩提的不二性。以为秽土即净土,在现实日常生活里可以寻出理想境界,强调在家的意义。又在《郁伽长者经》与〈华严经‧净行品〉里面,可以看到叙述当时在家团体之实态故事,这种在家性可说是大乘佛教的本质。维摩居士,可说是大乘在家主义的象征性存在。但是,关于教理的组织化。三昧的指导等方面,出家修行者所尽的任务是相当大的。虽然经典形成的背景,不可忽视在家信徒的巨大力量,但教团实权之逐渐移入出家者手中,是可以想见的。与部派佛教相关之诸点,则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
参考资料:略述印度佛教史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8:29
佛陀涅盘后,为了记录下佛陀一生对众生的言教,由阿难尊者和众位罗汉尊者们笔录的佛的教法,成为佛经。不必担心可靠性,五百罗汉都是有神通的,每一句*都是佛陀亲口所讲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8:29
第一课佛经的编辑及其内容释
释尊在四十九年中所说的教法。在他圆寂那年(公元前四八六年)的夏天,由大迦叶为领导.集合了五百位大德,在王舍成外的七叶窟,举行了三个月的编辑大会,这是第一次编辑。佛后一百年,因佛弟子们对于戒律发生了争执,又集合了七百位大德,在毗舍离举行第二次编辑大会。
次后,如佛后二百余年的华氏城的编集,佛后六百年迦湿弥罗的编辑等,对于佛经的编辑整理,或限于某一部派,或偏于某一部分,不知经过多少次。不过第一二次,是最著名,而且是大家最公认的。
佛经,最初只由佛弟子们口口念诵,代代传授;后来才用针刺或墨写在贝叶上面,用绳子贯穿成册子。至于用纸张书写,以及版印流通,那是更后来的了。
在第一次编集时,由弟子阿难,将佛陀说明人生宇宙事理的教法,编集为“经藏”;又由优婆离将佛陀为弟子们所制订的法规戒律,编辑为“律臧”。这是佛经最初的内容。后来,佛弟子们用问答、标释的体裁,著了许多书,用来解释与发挥佛教的真义;编辑起来,就成为“论藏”。把这“经”“律”“论”三藏合在一起,总名“大藏经”,包括了佛教的全部经典。印度与中国的大德,也有将圣贤传记等,附在三藏后面,而称之为“杂藏”。
阿弥陀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8:30
佛经,就是记录佛所说的话,你觉得有可能五百后才编吗?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8:30
不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