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生活和学习有什么帮助?写一篇300字的短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04:4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9:3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三首诗词的创作背景,初步读懂每首诗词的内容。把握诗词主要意思,体会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激发艺术想象,增强学生对诗歌本身的艺术美的感悟。
通过诗词的鉴赏,体会作品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追求人生理想的坚定信念和宽阔博大的胸襟。
学习重点把握诗词主要意思,体会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学习难点诵读课文,留意不同体裁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学法指导朗读法;品读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过程
环节一
《行路难(其一)》
说到中国古典文学,我们就不能不提起唐诗;说到唐诗,我们又不能不提起李白;而当我们说到李白时,就常常不自觉地将他和他的诗与酒联系在一起。和李白并称“双子星座”的另一位大诗人杜甫曾经在《饮中八仙歌》中这样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天生好酒量、好诗才,众人皆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诗仙”“酒仙”李白的经典之作《行路难(其一)》。
环节二
一、助学资讯
1.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杜甫的诗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就是对李白诗歌高度成就的十分形象的概括。有《李太白全集》。
2.背景介绍:天宝元年,42岁的诗人经朋友举荐,受玄宗皇帝诏聘来到长安,供奉翰林。诗人以为可以施展自己的经国济世的宏愿,建立一番功业。但是此时的玄宗已丧失了早年励精图治的精神,李白逗留宫中将近两年,一直没有得到正式官职,最后竟被玄宗找了个借口发落出来。几十年的功业追求化为泡影,李白在*道路上遭到第一次失败。《行路难》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这首诗是《行路难》三首的第一首。
二、字词积累
1.朗读诗歌,注意节奏与重音。
2.借助课后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诗意。
环节二
三、整体感知
题解:“行路难”是古代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乐府题解》云:“《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李白此作的题旨也相类,但全诗却悲而不伤,自有豪气英风在。
环节三
品读诗歌,体会感情。
1.李白因受权臣的排挤*离开京城长安,朋友设宴为他送别。诗中是怎样描写酒宴的?用了什么修辞?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以夸张的手法极言宴饮的丰富、奢华。
2.面对美酒佳肴,豪爽纵酒的李白心情如何?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从“停”“投”“拔”“顾”等动词可以看出他极度苦闷、抑郁的心情,以乐景写哀,衬托出仕途艰难。
3.赏析“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诗人回首往事,展望前程,眼前浮现的是一派艰险的景象。用“欲渡黄河”和“将登太行”比喻对理想的追求,用 “冰塞川”和“雪满山”比喻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仕途道路的艰难。
4.在写了自己仕途受挫后,诗人用两个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借吕尚和伊尹得到贤君重用成就一番事业的故事,表达自己对前途仍抱有希望,希望像先贤们一样受到重用,实现自己的*抱负。
5.李白在仕途受阻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久郁诗人胸中的不平突如洪水出闸,一发而为“行路难”的连声浩叹。诗*声疾呼:“多歧路”——那四通八达的青天大道,而今在哪里啊?写到紧要之处,诗句突然由七言转为三言,一语重出,反复咏叹,节奏急切,适应诗情的迅速激化,把思路推向一个豁然开朗的视野。
6.仕途受阻后的李白是否心灰意冷、意志消沉?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在困境中仍然积极乐观的坚定信念。
环节四
文章主旨
1.《行路难》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方面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另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仍然坚定信念的积极乐观态度。
2.古人云“诗言志”“言为心声”,通过这首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李白?
在悲愤中不失豪迈,在失意中仍充满信心,洒脱,自强不息
板书
内心苦闷
前途艰难
行路难(其一) 相信希望
李白悲愤呼号
充满信心
环节五
拓展延伸阅读李白的《将进酒》,比较与本诗的异同点
环节一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代诗人刘禹锡借《陋室铭》一文表达了自己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生活态度,他仕途坎坷,被一贬再贬,辗转四川、湖南、湖北一带二十多年。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律诗,看看作者又借此表达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环节二
一、助学资讯
1.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在文学史上有“诗豪”之称,和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曾与白居易共创“忆江南”词牌,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擅用比兴手法,寄托*内容。有《刘梦得文集》传世。
2.背景介绍: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刘禹锡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白居易相逢,在酒宴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对刘禹锡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
二、字词积累
1.朗读诗歌,注意节奏与重音。
笛赋(fù)烂柯(k231;)侧畔(pàn)长精神(zhǎng)
2.借助课后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诗意。
三、整体感知
文题理解:“酬”这里是“以诗相答”之意。“乐天”,白居易的字。“扬州”,相逢的地点。“见”有“感谢”之意。“赠”指白居易的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这首诗是对白居易在宴席上写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诗的酬答。文题的意思就是在扬州与白居易初次相逢的酒席上酬谢他的赠诗。
环节三
一、理解诗歌,深入赏析。
1.首联直抒胸臆。
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革新运动而遭贬。被贬到“巴山蜀水凄凉地”,一去就是“二十三载”,其间苦楚可以想见。“凄凉地”和“弃置身”两句富有感*彩的字句的渲染,把诗人抑制已久的愤激之情表现了出来。
2.颔联用了两个典故。
一个是“闻笛赋”,另一个是“烂柯人”。“怀旧”句表达了对受害的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到乡”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颔联用典贴切,感情深沉。
3.颈联巧用比喻。
“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而“千帆”和“万木”则比喻在贬谪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意在表明:没落的事物就让它没落吧,新生事物必然要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
环节三
4.尾联化龙点睛。
“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慨。
二、归纳艺术特色,感受结构之美。
诗中运用了层层递进的手法,首联自叙被贬的遭遇,为全诗定下基调。颔联悼念战友,自己回故乡的情景,使愤激之情更进一步深化。颈联把自己的沉沦和新贵们的得势进行对比,使自己的愤激之情达到了顶点。尾联急转直下,以自勉、自励来结束全诗。全诗言简意深,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惆怅而不颓废。
环节四
文章主旨
这首诗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9:3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三首诗词的创作背景,初步读懂每首诗词的内容。把握诗词主要意思,体会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激发艺术想象,增强学生对诗歌本身的艺术美的感悟。
通过诗词的鉴赏,体会作品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追求人生理想的坚定信念和宽阔博大的胸襟。
学习重点把握诗词主要意思,体会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学习难点诵读课文,留意不同体裁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学法指导朗读法;品读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过程
环节一
《行路难(其一)》
说到中国古典文学,我们就不能不提起唐诗;说到唐诗,我们又不能不提起李白;而当我们说到李白时,就常常不自觉地将他和他的诗与酒联系在一起。和李白并称“双子星座”的另一位大诗人杜甫曾经在《饮中八仙歌》中这样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天生好酒量、好诗才,众人皆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诗仙”“酒仙”李白的经典之作《行路难(其一)》。
环节二
一、助学资讯
1.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杜甫的诗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就是对李白诗歌高度成就的十分形象的概括。有《李太白全集》。
2.背景介绍:天宝元年,42岁的诗人经朋友举荐,受玄宗皇帝诏聘来到长安,供奉翰林。诗人以为可以施展自己的经国济世的宏愿,建立一番功业。但是此时的玄宗已丧失了早年励精图治的精神,李白逗留宫中将近两年,一直没有得到正式官职,最后竟被玄宗找了个借口发落出来。几十年的功业追求化为泡影,李白在*道路上遭到第一次失败。《行路难》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这首诗是《行路难》三首的第一首。
二、字词积累
1.朗读诗歌,注意节奏与重音。
2.借助课后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诗意。
环节二
三、整体感知
题解:“行路难”是古代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乐府题解》云:“《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李白此作的题旨也相类,但全诗却悲而不伤,自有豪气英风在。
环节三
品读诗歌,体会感情。
1.李白因受权臣的排挤*离开京城长安,朋友设宴为他送别。诗中是怎样描写酒宴的?用了什么修辞?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以夸张的手法极言宴饮的丰富、奢华。
2.面对美酒佳肴,豪爽纵酒的李白心情如何?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从“停”“投”“拔”“顾”等动词可以看出他极度苦闷、抑郁的心情,以乐景写哀,衬托出仕途艰难。
3.赏析“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诗人回首往事,展望前程,眼前浮现的是一派艰险的景象。用“欲渡黄河”和“将登太行”比喻对理想的追求,用 “冰塞川”和“雪满山”比喻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仕途道路的艰难。
4.在写了自己仕途受挫后,诗人用两个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借吕尚和伊尹得到贤君重用成就一番事业的故事,表达自己对前途仍抱有希望,希望像先贤们一样受到重用,实现自己的*抱负。
5.李白在仕途受阻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久郁诗人胸中的不平突如洪水出闸,一发而为“行路难”的连声浩叹。诗*声疾呼:“多歧路”——那四通八达的青天大道,而今在哪里啊?写到紧要之处,诗句突然由七言转为三言,一语重出,反复咏叹,节奏急切,适应诗情的迅速激化,把思路推向一个豁然开朗的视野。
6.仕途受阻后的李白是否心灰意冷、意志消沉?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在困境中仍然积极乐观的坚定信念。
环节四
文章主旨
1.《行路难》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方面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另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仍然坚定信念的积极乐观态度。
2.古人云“诗言志”“言为心声”,通过这首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李白?
在悲愤中不失豪迈,在失意中仍充满信心,洒脱,自强不息
板书
内心苦闷
前途艰难
行路难(其一) 相信希望
李白悲愤呼号
充满信心
环节五
拓展延伸阅读李白的《将进酒》,比较与本诗的异同点
环节一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代诗人刘禹锡借《陋室铭》一文表达了自己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生活态度,他仕途坎坷,被一贬再贬,辗转四川、湖南、湖北一带二十多年。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律诗,看看作者又借此表达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环节二
一、助学资讯
1.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在文学史上有“诗豪”之称,和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曾与白居易共创“忆江南”词牌,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擅用比兴手法,寄托*内容。有《刘梦得文集》传世。
2.背景介绍: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刘禹锡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白居易相逢,在酒宴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对刘禹锡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
二、字词积累
1.朗读诗歌,注意节奏与重音。
笛赋(fù)烂柯(k231;)侧畔(pàn)长精神(zhǎng)
2.借助课后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诗意。
三、整体感知
文题理解:“酬”这里是“以诗相答”之意。“乐天”,白居易的字。“扬州”,相逢的地点。“见”有“感谢”之意。“赠”指白居易的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这首诗是对白居易在宴席上写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诗的酬答。文题的意思就是在扬州与白居易初次相逢的酒席上酬谢他的赠诗。
环节三
一、理解诗歌,深入赏析。
1.首联直抒胸臆。
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革新运动而遭贬。被贬到“巴山蜀水凄凉地”,一去就是“二十三载”,其间苦楚可以想见。“凄凉地”和“弃置身”两句富有感*彩的字句的渲染,把诗人抑制已久的愤激之情表现了出来。
2.颔联用了两个典故。
一个是“闻笛赋”,另一个是“烂柯人”。“怀旧”句表达了对受害的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到乡”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颔联用典贴切,感情深沉。
3.颈联巧用比喻。
“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而“千帆”和“万木”则比喻在贬谪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意在表明:没落的事物就让它没落吧,新生事物必然要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
环节三
4.尾联化龙点睛。
“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慨。
二、归纳艺术特色,感受结构之美。
诗中运用了层层递进的手法,首联自叙被贬的遭遇,为全诗定下基调。颔联悼念战友,自己回故乡的情景,使愤激之情更进一步深化。颈联把自己的沉沦和新贵们的得势进行对比,使自己的愤激之情达到了顶点。尾联急转直下,以自勉、自励来结束全诗。全诗言简意深,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惆怅而不颓废。
环节四
文章主旨
这首诗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9:3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三首诗词的创作背景,初步读懂每首诗词的内容。把握诗词主要意思,体会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激发艺术想象,增强学生对诗歌本身的艺术美的感悟。
通过诗词的鉴赏,体会作品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追求人生理想的坚定信念和宽阔博大的胸襟。
学习重点把握诗词主要意思,体会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学习难点诵读课文,留意不同体裁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学法指导朗读法;品读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过程
环节一
《行路难(其一)》
说到中国古典文学,我们就不能不提起唐诗;说到唐诗,我们又不能不提起李白;而当我们说到李白时,就常常不自觉地将他和他的诗与酒联系在一起。和李白并称“双子星座”的另一位大诗人杜甫曾经在《饮中八仙歌》中这样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天生好酒量、好诗才,众人皆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诗仙”“酒仙”李白的经典之作《行路难(其一)》。
环节二
一、助学资讯
1.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杜甫的诗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就是对李白诗歌高度成就的十分形象的概括。有《李太白全集》。
2.背景介绍:天宝元年,42岁的诗人经朋友举荐,受玄宗皇帝诏聘来到长安,供奉翰林。诗人以为可以施展自己的经国济世的宏愿,建立一番功业。但是此时的玄宗已丧失了早年励精图治的精神,李白逗留宫中将近两年,一直没有得到正式官职,最后竟被玄宗找了个借口发落出来。几十年的功业追求化为泡影,李白在*道路上遭到第一次失败。《行路难》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这首诗是《行路难》三首的第一首。
二、字词积累
1.朗读诗歌,注意节奏与重音。
2.借助课后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诗意。
环节二
三、整体感知
题解:“行路难”是古代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乐府题解》云:“《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李白此作的题旨也相类,但全诗却悲而不伤,自有豪气英风在。
环节三
品读诗歌,体会感情。
1.李白因受权臣的排挤*离开京城长安,朋友设宴为他送别。诗中是怎样描写酒宴的?用了什么修辞?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以夸张的手法极言宴饮的丰富、奢华。
2.面对美酒佳肴,豪爽纵酒的李白心情如何?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从“停”“投”“拔”“顾”等动词可以看出他极度苦闷、抑郁的心情,以乐景写哀,衬托出仕途艰难。
3.赏析“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诗人回首往事,展望前程,眼前浮现的是一派艰险的景象。用“欲渡黄河”和“将登太行”比喻对理想的追求,用 “冰塞川”和“雪满山”比喻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仕途道路的艰难。
4.在写了自己仕途受挫后,诗人用两个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借吕尚和伊尹得到贤君重用成就一番事业的故事,表达自己对前途仍抱有希望,希望像先贤们一样受到重用,实现自己的*抱负。
5.李白在仕途受阻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久郁诗人胸中的不平突如洪水出闸,一发而为“行路难”的连声浩叹。诗*声疾呼:“多歧路”——那四通八达的青天大道,而今在哪里啊?写到紧要之处,诗句突然由七言转为三言,一语重出,反复咏叹,节奏急切,适应诗情的迅速激化,把思路推向一个豁然开朗的视野。
6.仕途受阻后的李白是否心灰意冷、意志消沉?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在困境中仍然积极乐观的坚定信念。
环节四
文章主旨
1.《行路难》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方面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另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仍然坚定信念的积极乐观态度。
2.古人云“诗言志”“言为心声”,通过这首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李白?
在悲愤中不失豪迈,在失意中仍充满信心,洒脱,自强不息
板书
内心苦闷
前途艰难
行路难(其一) 相信希望
李白悲愤呼号
充满信心
环节五
拓展延伸阅读李白的《将进酒》,比较与本诗的异同点
环节一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代诗人刘禹锡借《陋室铭》一文表达了自己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生活态度,他仕途坎坷,被一贬再贬,辗转四川、湖南、湖北一带二十多年。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律诗,看看作者又借此表达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环节二
一、助学资讯
1.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在文学史上有“诗豪”之称,和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曾与白居易共创“忆江南”词牌,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擅用比兴手法,寄托*内容。有《刘梦得文集》传世。
2.背景介绍: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刘禹锡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白居易相逢,在酒宴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对刘禹锡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
二、字词积累
1.朗读诗歌,注意节奏与重音。
笛赋(fù)烂柯(k231;)侧畔(pàn)长精神(zhǎng)
2.借助课后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诗意。
三、整体感知
文题理解:“酬”这里是“以诗相答”之意。“乐天”,白居易的字。“扬州”,相逢的地点。“见”有“感谢”之意。“赠”指白居易的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这首诗是对白居易在宴席上写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诗的酬答。文题的意思就是在扬州与白居易初次相逢的酒席上酬谢他的赠诗。
环节三
一、理解诗歌,深入赏析。
1.首联直抒胸臆。
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革新运动而遭贬。被贬到“巴山蜀水凄凉地”,一去就是“二十三载”,其间苦楚可以想见。“凄凉地”和“弃置身”两句富有感*彩的字句的渲染,把诗人抑制已久的愤激之情表现了出来。
2.颔联用了两个典故。
一个是“闻笛赋”,另一个是“烂柯人”。“怀旧”句表达了对受害的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到乡”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颔联用典贴切,感情深沉。
3.颈联巧用比喻。
“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而“千帆”和“万木”则比喻在贬谪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意在表明:没落的事物就让它没落吧,新生事物必然要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
环节三
4.尾联化龙点睛。
“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慨。
二、归纳艺术特色,感受结构之美。
诗中运用了层层递进的手法,首联自叙被贬的遭遇,为全诗定下基调。颔联悼念战友,自己回故乡的情景,使愤激之情更进一步深化。颈联把自己的沉沦和新贵们的得势进行对比,使自己的愤激之情达到了顶点。尾联急转直下,以自勉、自励来结束全诗。全诗言简意深,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惆怅而不颓废。
环节四
文章主旨
这首诗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9:3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三首诗词的创作背景,初步读懂每首诗词的内容。把握诗词主要意思,体会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激发艺术想象,增强学生对诗歌本身的艺术美的感悟。
通过诗词的鉴赏,体会作品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追求人生理想的坚定信念和宽阔博大的胸襟。
学习重点把握诗词主要意思,体会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学习难点诵读课文,留意不同体裁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学法指导朗读法;品读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过程
环节一
《行路难(其一)》
说到中国古典文学,我们就不能不提起唐诗;说到唐诗,我们又不能不提起李白;而当我们说到李白时,就常常不自觉地将他和他的诗与酒联系在一起。和李白并称“双子星座”的另一位大诗人杜甫曾经在《饮中八仙歌》中这样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天生好酒量、好诗才,众人皆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诗仙”“酒仙”李白的经典之作《行路难(其一)》。
环节二
一、助学资讯
1.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杜甫的诗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就是对李白诗歌高度成就的十分形象的概括。有《李太白全集》。
2.背景介绍:天宝元年,42岁的诗人经朋友举荐,受玄宗皇帝诏聘来到长安,供奉翰林。诗人以为可以施展自己的经国济世的宏愿,建立一番功业。但是此时的玄宗已丧失了早年励精图治的精神,李白逗留宫中将近两年,一直没有得到正式官职,最后竟被玄宗找了个借口发落出来。几十年的功业追求化为泡影,李白在*道路上遭到第一次失败。《行路难》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这首诗是《行路难》三首的第一首。
二、字词积累
1.朗读诗歌,注意节奏与重音。
2.借助课后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诗意。
环节二
三、整体感知
题解:“行路难”是古代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乐府题解》云:“《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李白此作的题旨也相类,但全诗却悲而不伤,自有豪气英风在。
环节三
品读诗歌,体会感情。
1.李白因受权臣的排挤*离开京城长安,朋友设宴为他送别。诗中是怎样描写酒宴的?用了什么修辞?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以夸张的手法极言宴饮的丰富、奢华。
2.面对美酒佳肴,豪爽纵酒的李白心情如何?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从“停”“投”“拔”“顾”等动词可以看出他极度苦闷、抑郁的心情,以乐景写哀,衬托出仕途艰难。
3.赏析“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诗人回首往事,展望前程,眼前浮现的是一派艰险的景象。用“欲渡黄河”和“将登太行”比喻对理想的追求,用 “冰塞川”和“雪满山”比喻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仕途道路的艰难。
4.在写了自己仕途受挫后,诗人用两个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借吕尚和伊尹得到贤君重用成就一番事业的故事,表达自己对前途仍抱有希望,希望像先贤们一样受到重用,实现自己的*抱负。
5.李白在仕途受阻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久郁诗人胸中的不平突如洪水出闸,一发而为“行路难”的连声浩叹。诗*声疾呼:“多歧路”——那四通八达的青天大道,而今在哪里啊?写到紧要之处,诗句突然由七言转为三言,一语重出,反复咏叹,节奏急切,适应诗情的迅速激化,把思路推向一个豁然开朗的视野。
6.仕途受阻后的李白是否心灰意冷、意志消沉?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在困境中仍然积极乐观的坚定信念。
环节四
文章主旨
1.《行路难》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方面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另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仍然坚定信念的积极乐观态度。
2.古人云“诗言志”“言为心声”,通过这首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李白?
在悲愤中不失豪迈,在失意中仍充满信心,洒脱,自强不息
板书
内心苦闷
前途艰难
行路难(其一) 相信希望
李白悲愤呼号
充满信心
环节五
拓展延伸阅读李白的《将进酒》,比较与本诗的异同点
环节一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代诗人刘禹锡借《陋室铭》一文表达了自己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生活态度,他仕途坎坷,被一贬再贬,辗转四川、湖南、湖北一带二十多年。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律诗,看看作者又借此表达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环节二
一、助学资讯
1.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在文学史上有“诗豪”之称,和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曾与白居易共创“忆江南”词牌,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擅用比兴手法,寄托*内容。有《刘梦得文集》传世。
2.背景介绍: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刘禹锡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白居易相逢,在酒宴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对刘禹锡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
二、字词积累
1.朗读诗歌,注意节奏与重音。
笛赋(fù)烂柯(k231;)侧畔(pàn)长精神(zhǎng)
2.借助课后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诗意。
三、整体感知
文题理解:“酬”这里是“以诗相答”之意。“乐天”,白居易的字。“扬州”,相逢的地点。“见”有“感谢”之意。“赠”指白居易的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这首诗是对白居易在宴席上写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诗的酬答。文题的意思就是在扬州与白居易初次相逢的酒席上酬谢他的赠诗。
环节三
一、理解诗歌,深入赏析。
1.首联直抒胸臆。
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革新运动而遭贬。被贬到“巴山蜀水凄凉地”,一去就是“二十三载”,其间苦楚可以想见。“凄凉地”和“弃置身”两句富有感*彩的字句的渲染,把诗人抑制已久的愤激之情表现了出来。
2.颔联用了两个典故。
一个是“闻笛赋”,另一个是“烂柯人”。“怀旧”句表达了对受害的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到乡”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颔联用典贴切,感情深沉。
3.颈联巧用比喻。
“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而“千帆”和“万木”则比喻在贬谪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意在表明:没落的事物就让它没落吧,新生事物必然要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
环节三
4.尾联化龙点睛。
“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慨。
二、归纳艺术特色,感受结构之美。
诗中运用了层层递进的手法,首联自叙被贬的遭遇,为全诗定下基调。颔联悼念战友,自己回故乡的情景,使愤激之情更进一步深化。颈联把自己的沉沦和新贵们的得势进行对比,使自己的愤激之情达到了顶点。尾联急转直下,以自勉、自励来结束全诗。全诗言简意深,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惆怅而不颓废。
环节四
文章主旨
这首诗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