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不同,,对沿海企业在人力竞争方面提出建议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04:3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21:50
谭小芳老师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企业活动的范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及区域性合作组织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的相继产生,与国之间的界限开始变得越来越模糊,地区经济甚至全球经济正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开始与远在大洋彼岸的对手开展竞争。经济全球化不仅扩大了企业的活动范围,还增加了其竞争环境复杂的复杂性,进而使企业面临着更加不确定的竞争环境。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国内企业的各种保护*将不复存在。中国几十年来形成的贸易壁垒将轰然倒塌。我国许多领域和行业都将对外开放。这一切,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对于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说,更多的是挑战和竞争。学习来自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技术,在“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下生存与发展,便成为中小企业迫切而重要的任务。在“以人为中心”、“人本化管理”的今天,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关系到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国外企业早已在这方面走在了我们的前面。中小企业应看到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改善制约企业发展的人才机制,从意识上到制度上做相应的调整,不断地完善自己,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培训,企业文化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意义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作为最宝贵的资源,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所有培育核心竞争力诸要素中最根本、最关键的一个,是企业的最重要财富。只有对人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和发挥人的潜能,提升工作绩效,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使企业不断成长发展。
本文在这一背景下,重点研究了如何科学地进行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充分发挥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主动的因素——人力资源的作用。
1.2 研究方法
本文在人力资源相关理论支撑的基础上,结合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审视了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并以中小企业A为案例,就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从该企业内部逐步细分,逐个击破,致力于提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对策。 第二章 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
2.1 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企业中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企业的一系列人力资源*以及相应的管理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包括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员工的招募与选拔,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流动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员工安全与健康管理等。即:企业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对人力资源的获取(选人)、开发(育人)、保持(留人)和利用(用人)等方面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等一系列活动,最终达到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一种管理行为。
根据定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人力资源管理,即:
(1) 对人力资源外在要素——量的管理。对人力资源进行量的管理,就是根据人力和物力及其变化,对人力进行恰当的培训、组织和协调,使二者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和有机的结合,使人和物都充分发挥出最佳效应。
(2) 对人力资源内在要素——质的管理。主要是指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对个体和群体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协调、控制和管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组织目标。[1]
2.2 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优秀的人才和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如何为企业寻找合适的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为组织保持强劲竞争力提供可持续的人才支持,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面临的重要任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企业发展提供的战略性支持,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规划方面。人力资源规划是一项系统的战略工程,它以企业战略为指导,以深入分析企业内外部条件、全面核查现有人力资源为基础,以预测组织未来对人员的需求为切入点,内容基本涵盖了人力资源的各项管理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中,人力资源规划最具战略性和积极的应变性。组织发展战略及目标、任务、计划的制定与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紧密相连。因此,人力资源规划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
(1) 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制定战略目标的重要依据。任何企业在制定战略目标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组织内拥有的以及可以挖掘的人力资源。一套切实可行的人力资源规划,有助于企业管理层全面深入了解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配置状况,进而科学合理地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
(2) 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满足组织发展对人力资源需求的重要保障。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任何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都受到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制约。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如果不能事先对内部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系统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则很可能受到人力资源不足或过剩的困扰。普通员工的短缺,企业可以在短时间内从劳动力市场上招聘,也可以通过对现有员工进行有目的的培训以满足工作需要。但是,当企业经营中面临中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性较强的技术人员短缺问题时,则完全不同,因此,必须未雨绸缪。
(3) 人力资源规划能使企业有效控制人工成本。企业的人工成本中最大的支出是工资,而工资总额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中的人员分布状况。人员分布状况是指企业中的人员在不同职务、不同级别上的数量状况。当企业处于发展初期时,低层职位的人员工多,人工成本相对便宜。随着企业的发展,人员职位水平上升,工资成本增加。在没有人力资源规划的情况下,未来的人工成本是未知的,难免会出现成本上升、效益下降的趋势。因此,根据人力资源规划中所做的预测,有计划地调整人员分布状况,把人工成本控制在合理支付范围内,是十分重要的。
(4) 人力资源规划有助于满足员工需求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人力资源规划展示了企业内部未来的发展机会,使员工能充分了解自己的哪些需求可以得到满足以及满足的程度。如果员工明确了那些可以实现的个人目标,就会去努力追求,在工作中表现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否则,在前途和利益未知的情况下,员工就会表现出干劲不足,甚至有能力的员工还会采取另谋高就的方法实现自我价值。如果有能力的员工流失过多,就会削弱企业实力,降低士气,从而进一步加速员工流失,使企业的发展陷入恶性循环。
第三章 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3.1 中小企业的界定
中小企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中小企业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规定,即使同一国家里,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产业部门也有不同的标准。中小企业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过去被称为大企业的,现在可能是中等企业。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变化,企业规模的标准在不断变化,但是,作为总的变化趋势,其数量规模也在扩大,素质水平也在提高。一般来说,中小企业是一个规模的概念。它是指相对于大企业来说资产规模、人员规模与经营规模比较小的经济单位。[2]
3.2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主要是一些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大企业集团下属的子公司、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型企业。由于其自身规模较小,因此在人员管理上比较灵活,人员的调动和安排以及命令的下达和执行比较及时;岗位设置饱满,人员浪费的现象较少。但大多数中小企业家族制管理色彩较浓,这一特点也决定了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有很多地方不适合中小企业在现代经济环境下长期发展。据此,对于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做一分析和总结。
3.2.1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脱节
目前,很多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在很大程度上是为管理企业的工作人员设置的,而不是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的,这就决定了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性质,而忽略了服务性质。因此,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虽然在企业人员的招聘、调配、晋升乃至薪酬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权力,却不是以服务企业的发展战略为前提,往往是为管理而管理,因人设岗。事实上,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都称为人事部,要么就人事处或人事科,这正是这种管理性质的体现。近些年来,虽然一些企业将人事部改为人力资源部,并赋予为一些新的内涵,但绝大多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仍以传统的人事管理为主,在管理过程中注重执行和事务操作,缺乏战略和战术的谋划,特别是缺乏长远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总的来说,企业并没有完全摆脱了旧的人事管理*的痕迹,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脱节的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3.2.2 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认识不充分
很多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角色未受老板的重视,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其职能大都由总经理办公室或行政部兼任。虽然有很多企业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将原来的“人事部”改为“人力资源部”,但还得兼任许多与人力资源管理关系不大的其他一些管理职能。即使有的企业专门设置了人力资源部,他们也只是管管档案、工资和劳保等,按照“静态”的以“事”为中心的传统管理模式进行操作。有一些企业主也尝试着制定各种各样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并努力加以贯彻执行。但从其内容来分析,大都是员工考勤、奖励制度、工资分配,工作规则等方面对员工加以*,而不是“以人为中心”。从如何充分调动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出发来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以求得员工发展和组织目标的实现。尽管员工心存不满,但由于劳动力买方市场的现实,大部分员工只得接受各种条件*。因此,在某种意义上,目前一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执行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片面性,主张“人本管理”、“以人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根本得不到重视。
3.2.3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需要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等文化形态以及由此形成企业环境来影响和感召企业的员工,并最终使企业的文化转化为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习惯。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想要具有良好的、持续的经济效益,就要不断增加对本企业忠诚的客户群体,提高他们对本企业的信赖度,因此就必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也就是说,良好的经济效益来源于良好的企业形象,良好的企业形象则是依赖于优秀的企业文化。在这方面,我国大多数的企业却仍然处于传统的思想*工作阶段,多以宣讲灌输为主,这样就难以形成合力,营造与企业的经营理念、发展战略相融合的企业文化,企业员工的价值取向也就容易与企业的经营发展产生背离,所谓的主人翁精神,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3.2.4 企业员工素质不高
中小企业因其自身的规模小,资金实力不强等隐私*,很难及时提高自己员工队伍的能力水平、聘请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多数员工的素质较低,高学历高智商的人才稀少。许多生产型企业还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尽量用地价格、大数量的劳动力代替现代化的机器生产。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有一定限度,很多人不能很好的适应其所在岗位的需要。即使少量员工素质较高,但由于发挥空间有限,能力*和浪费现象也很严重。企业大多是“自我中心式、非理性化家族管理”,因此便忽略了员工本身的作用和需要。这种管理方式把员工看成是企业附属,从而导致员工在工作上表现为不积极主动、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越位讨好上级领导、结成小集团、随意破坏团结的现象严重。同时,由于员工的不到应有的尊重,就谈不上热爱自己的企业和工作,很多人只是将眼前的工作视为谋生的手段,士气得不到提高。
3.2.5 缺乏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队伍,大多数企业没有配备专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甚至有的企业还在沿袭传统的一些做法,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一些特殊人员的“安置所”。在一些中小企业中,往往随便安排一位非技术人员,或者是将不适合某一岗位的人暂且调到人力资源部来从事所谓“人力资源管理”。严格来说,目前我国整个中小企业领域尚没有一批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队伍。4.1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落后的原因,中国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造就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与生俱来的不平等地位,形成了实际工作中支配与被支配的领导方式。不重视人的真实感受和需要,不重视发挥薪酬体系的激励作用,缺乏人本主义管理的基础,“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因人事、劳动管理制度阻碍了人才的流动而难以实现,机制的滞后造*力资源浪费在管理中,缺少科学的考核机制,忽视人的利益和主观需要,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严重影响了员工,特别是优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抑制了人力资源的潜力,使客观、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原则难以体现,收入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倾向严重,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由于急功近利而无法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的现象比比皆是。综上所述,造成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落后的主要原因为:观念的滞后;理论的滞后;机制的滞后。
4.2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4.2.1 将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战略高度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空前诱人的发展机会,伴随着空前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管理己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精髓和核心。企业的发展,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人的发展,人决定了企业的未来。只有合理地配置人才资源,不断地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人的才能和创造性充分地发挥出来,企业才会有生机和活力,才能有发展。因此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具备战略高度,必须能在公司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从战略的高度制定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企业的决策者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到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性,制定出符合本企业人力资源状况的、能有效支持企业发展的战略,从而把人的管理从简单的人事管理上升到现代真正的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4.2.2 构建全方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企业在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和重要性之后,就要设立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予以保证。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选人、育人、用人、留人等工作,因此必须全方位开展工作,构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从制度的制定到实施到监督,要有一套完整而紧密的体系,其中可包括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以满足员工的多样化需求,要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落实好新的制度,从基层员工到上层领导都要按规章和程序办事,特别是领导,要以身作则,丢弃家长式作风。规章制度要体现“人本管理”的思想,它是在考虑了人的需要和感受后建立起来的,它的实行是有利于加强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和忠诚度,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4.2.3 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虽然人力资源管理对于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说还比较陌生,它的引进也只是最近几年的事,但既然需要有人来担任此职位,就不能随随便便安排一个人顶替。这是一个对专业素质有高要求的岗位,企业要想方设法提高他们的素质,可以购买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书籍、资料,以增加他们的知识,也可以组织他们到有这方面经验的公司去学习交流,还可以通过外部招聘,来聘请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有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的资深专家来担任此职务,并鼓励他们将所掌握的技能在实际工作中传授给经验不足的管理人员,企业领导这要认识到这样的投入是值得的,是有利于企业成长和发展的。
4.2.4建立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
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具有较强的凝聚功能,对于稳定员工起着重要的作用。出色的企业文化所营造的人文环境对员工有着很强的吸引力,能显著降低员工的流失率,给员工以安全感,进而达到稳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企业文化的人文力量,可以为员工创造一个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充分发挥各自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具有丰富多彩生活的宽松的工作环境。企业文化的凝聚力能通过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念、企业目标,把员工凝聚在企业周围,使员工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地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到企业的整体目标上,把个人的行为统一于企业行为的共同方向上,从而凝结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第五章 案例分析 5.1 中小企业A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5.1.1中小企业A的人力资源概况中小企业A是隶属于某集团公司下的一家子公司,成立于2002年11月,注册资本1.8亿元,是专业从事电线电缆生产的综合性企业。2004年初,A企业计划内破产,并将优质资产剥离重新组建。由于历史和破产的原因,导致大量人才流失,使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目前A企业人力资源方面,主要存在销售、技术人员队伍比例偏低,闲富人员比例偏高;员工年龄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偏低;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高级技能人员比例偏低等问题,尤其是技术研发、管理人员受到人才青黄不接的困扰。
5.1.2 中小企业A人力资源队伍的构成:
A企业在册员工总人数458人,其中,管理人员64人,占总人数比例14%;技术人员36人,占总人数比例8%;销售人员18人,占总人数比例4%;生产人员319人,占总人数比例69%;辅助人员21人,占总人数比例5%5.1.3 中小企业A员工年龄的结构分布:A企业目前29岁以下的员工有33名,占总人数比例7%;30-39岁的员工有57名,占总人数比例12%;40-49岁的员工有181名,占总人数比例40%;50岁以上的员工有187名,占总人数比例41%.5.1.4 中小企业A员工学历层次构成情况:A企业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员工有7名,占总人数比例1.5%;拥有本科学历的员工有31名,占总人数比例6.8%;大专学历62名,占总人数比例13.5%;高中及以下学历有358名,占总人数比例78.2%. 5.1.5 中小企业A员工技能等级分布情况职称等级分布情况:具有高级职称等级的人数为8人,占总人数比例1.7%;具有中级职称等级的人数为19人,占总人数比例4.1%;具有初级职称等级的人数为31人,占总人数比例6.7% 技术等级分布情况:高级技师0人,技师12人,占总人数比例2.5%;高级工80人,占总人数比例16.7%;中级工193人,占总人数比例40.4%;初级工32人,占总人数比例6.7%。从上述的4种情况数据分析说明:(1) A企业员工年龄结构明显偏大,并且没有形成阶梯式的发展趋势。存在到龄退休的员工会集中出现,面对这一情况,该企业并没有做好*人的培养工作。(2) A企业管理人员中没有形成一支成熟的高职称、高学历的科技研发队伍,知识型员工明显短缺,这样的情况使得该企业在同行业中竞争力显得格外薄弱。(3) 操作人员中,技能等级有待进一步提高。5.1.6 中小企业A在人力资源培训上存在的问题A企业的培训内容大致有:入职培训、技能培训、资质培训、体系管理培训、核电管理培训、复训、讲座、其他管理培训等;各类培训参加的人数与比率分别为入职培训81人,占总人数比例17.7%;技能培训88人,占总人数比例19.2%;资质培训41人,占总人数比例9.2%;体系管理培训103人,占总人数比例22.5%;核电管理培训144人,占总人数比例31.4%;复训22人,占总人数比例4.8%;讲座76人,占总人数比例16.6%;其他管理培训48人,占总人数比例10.5%A企业共有10个部门,分别为总经办、党群办、人事部、财务部、技术部、设备部、质保部、采购部、销售部和制造部,其培训参与率分别为:总经办53%,党群办100%,人事部86%,财务部10%,技术部100%,设备部52%,质保部31%,采购部31%,销售部26%,制造部32%(表5-4:各部门培训参与率)表5-4:部门培训参与率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21:50
谭小芳老师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企业活动的范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及区域性合作组织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的相继产生,与国之间的界限开始变得越来越模糊,地区经济甚至全球经济正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开始与远在大洋彼岸的对手开展竞争。经济全球化不仅扩大了企业的活动范围,还增加了其竞争环境复杂的复杂性,进而使企业面临着更加不确定的竞争环境。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国内企业的各种保护*将不复存在。中国几十年来形成的贸易壁垒将轰然倒塌。我国许多领域和行业都将对外开放。这一切,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对于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说,更多的是挑战和竞争。学习来自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技术,在“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下生存与发展,便成为中小企业迫切而重要的任务。在“以人为中心”、“人本化管理”的今天,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关系到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国外企业早已在这方面走在了我们的前面。中小企业应看到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改善制约企业发展的人才机制,从意识上到制度上做相应的调整,不断地完善自己,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培训,企业文化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意义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作为最宝贵的资源,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所有培育核心竞争力诸要素中最根本、最关键的一个,是企业的最重要财富。只有对人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和发挥人的潜能,提升工作绩效,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使企业不断成长发展。
本文在这一背景下,重点研究了如何科学地进行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充分发挥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主动的因素——人力资源的作用。
1.2 研究方法
本文在人力资源相关理论支撑的基础上,结合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审视了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并以中小企业A为案例,就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从该企业内部逐步细分,逐个击破,致力于提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对策。 第二章 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
2.1 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企业中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企业的一系列人力资源*以及相应的管理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包括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员工的招募与选拔,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流动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员工安全与健康管理等。即:企业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对人力资源的获取(选人)、开发(育人)、保持(留人)和利用(用人)等方面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等一系列活动,最终达到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一种管理行为。
根据定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人力资源管理,即:
(1) 对人力资源外在要素——量的管理。对人力资源进行量的管理,就是根据人力和物力及其变化,对人力进行恰当的培训、组织和协调,使二者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和有机的结合,使人和物都充分发挥出最佳效应。
(2) 对人力资源内在要素——质的管理。主要是指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对个体和群体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协调、控制和管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组织目标。[1]
2.2 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优秀的人才和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如何为企业寻找合适的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为组织保持强劲竞争力提供可持续的人才支持,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面临的重要任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企业发展提供的战略性支持,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规划方面。人力资源规划是一项系统的战略工程,它以企业战略为指导,以深入分析企业内外部条件、全面核查现有人力资源为基础,以预测组织未来对人员的需求为切入点,内容基本涵盖了人力资源的各项管理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中,人力资源规划最具战略性和积极的应变性。组织发展战略及目标、任务、计划的制定与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紧密相连。因此,人力资源规划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
(1) 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制定战略目标的重要依据。任何企业在制定战略目标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组织内拥有的以及可以挖掘的人力资源。一套切实可行的人力资源规划,有助于企业管理层全面深入了解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配置状况,进而科学合理地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
(2) 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满足组织发展对人力资源需求的重要保障。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任何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都受到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制约。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如果不能事先对内部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系统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则很可能受到人力资源不足或过剩的困扰。普通员工的短缺,企业可以在短时间内从劳动力市场上招聘,也可以通过对现有员工进行有目的的培训以满足工作需要。但是,当企业经营中面临中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性较强的技术人员短缺问题时,则完全不同,因此,必须未雨绸缪。
(3) 人力资源规划能使企业有效控制人工成本。企业的人工成本中最大的支出是工资,而工资总额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中的人员分布状况。人员分布状况是指企业中的人员在不同职务、不同级别上的数量状况。当企业处于发展初期时,低层职位的人员工多,人工成本相对便宜。随着企业的发展,人员职位水平上升,工资成本增加。在没有人力资源规划的情况下,未来的人工成本是未知的,难免会出现成本上升、效益下降的趋势。因此,根据人力资源规划中所做的预测,有计划地调整人员分布状况,把人工成本控制在合理支付范围内,是十分重要的。
(4) 人力资源规划有助于满足员工需求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人力资源规划展示了企业内部未来的发展机会,使员工能充分了解自己的哪些需求可以得到满足以及满足的程度。如果员工明确了那些可以实现的个人目标,就会去努力追求,在工作中表现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否则,在前途和利益未知的情况下,员工就会表现出干劲不足,甚至有能力的员工还会采取另谋高就的方法实现自我价值。如果有能力的员工流失过多,就会削弱企业实力,降低士气,从而进一步加速员工流失,使企业的发展陷入恶性循环。
第三章 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3.1 中小企业的界定
中小企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中小企业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规定,即使同一国家里,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产业部门也有不同的标准。中小企业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过去被称为大企业的,现在可能是中等企业。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变化,企业规模的标准在不断变化,但是,作为总的变化趋势,其数量规模也在扩大,素质水平也在提高。一般来说,中小企业是一个规模的概念。它是指相对于大企业来说资产规模、人员规模与经营规模比较小的经济单位。[2]
3.2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主要是一些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大企业集团下属的子公司、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型企业。由于其自身规模较小,因此在人员管理上比较灵活,人员的调动和安排以及命令的下达和执行比较及时;岗位设置饱满,人员浪费的现象较少。但大多数中小企业家族制管理色彩较浓,这一特点也决定了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有很多地方不适合中小企业在现代经济环境下长期发展。据此,对于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做一分析和总结。
3.2.1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脱节
目前,很多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在很大程度上是为管理企业的工作人员设置的,而不是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的,这就决定了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性质,而忽略了服务性质。因此,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虽然在企业人员的招聘、调配、晋升乃至薪酬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权力,却不是以服务企业的发展战略为前提,往往是为管理而管理,因人设岗。事实上,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都称为人事部,要么就人事处或人事科,这正是这种管理性质的体现。近些年来,虽然一些企业将人事部改为人力资源部,并赋予为一些新的内涵,但绝大多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仍以传统的人事管理为主,在管理过程中注重执行和事务操作,缺乏战略和战术的谋划,特别是缺乏长远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总的来说,企业并没有完全摆脱了旧的人事管理*的痕迹,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脱节的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3.2.2 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认识不充分
很多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角色未受老板的重视,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其职能大都由总经理办公室或行政部兼任。虽然有很多企业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将原来的“人事部”改为“人力资源部”,但还得兼任许多与人力资源管理关系不大的其他一些管理职能。即使有的企业专门设置了人力资源部,他们也只是管管档案、工资和劳保等,按照“静态”的以“事”为中心的传统管理模式进行操作。有一些企业主也尝试着制定各种各样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并努力加以贯彻执行。但从其内容来分析,大都是员工考勤、奖励制度、工资分配,工作规则等方面对员工加以*,而不是“以人为中心”。从如何充分调动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出发来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以求得员工发展和组织目标的实现。尽管员工心存不满,但由于劳动力买方市场的现实,大部分员工只得接受各种条件*。因此,在某种意义上,目前一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执行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片面性,主张“人本管理”、“以人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根本得不到重视。
3.2.3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需要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等文化形态以及由此形成企业环境来影响和感召企业的员工,并最终使企业的文化转化为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习惯。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想要具有良好的、持续的经济效益,就要不断增加对本企业忠诚的客户群体,提高他们对本企业的信赖度,因此就必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也就是说,良好的经济效益来源于良好的企业形象,良好的企业形象则是依赖于优秀的企业文化。在这方面,我国大多数的企业却仍然处于传统的思想*工作阶段,多以宣讲灌输为主,这样就难以形成合力,营造与企业的经营理念、发展战略相融合的企业文化,企业员工的价值取向也就容易与企业的经营发展产生背离,所谓的主人翁精神,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3.2.4 企业员工素质不高
中小企业因其自身的规模小,资金实力不强等隐私*,很难及时提高自己员工队伍的能力水平、聘请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多数员工的素质较低,高学历高智商的人才稀少。许多生产型企业还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尽量用地价格、大数量的劳动力代替现代化的机器生产。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有一定限度,很多人不能很好的适应其所在岗位的需要。即使少量员工素质较高,但由于发挥空间有限,能力*和浪费现象也很严重。企业大多是“自我中心式、非理性化家族管理”,因此便忽略了员工本身的作用和需要。这种管理方式把员工看成是企业附属,从而导致员工在工作上表现为不积极主动、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越位讨好上级领导、结成小集团、随意破坏团结的现象严重。同时,由于员工的不到应有的尊重,就谈不上热爱自己的企业和工作,很多人只是将眼前的工作视为谋生的手段,士气得不到提高。
3.2.5 缺乏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队伍,大多数企业没有配备专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甚至有的企业还在沿袭传统的一些做法,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一些特殊人员的“安置所”。在一些中小企业中,往往随便安排一位非技术人员,或者是将不适合某一岗位的人暂且调到人力资源部来从事所谓“人力资源管理”。严格来说,目前我国整个中小企业领域尚没有一批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队伍。4.1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落后的原因,中国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造就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与生俱来的不平等地位,形成了实际工作中支配与被支配的领导方式。不重视人的真实感受和需要,不重视发挥薪酬体系的激励作用,缺乏人本主义管理的基础,“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因人事、劳动管理制度阻碍了人才的流动而难以实现,机制的滞后造*力资源浪费在管理中,缺少科学的考核机制,忽视人的利益和主观需要,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严重影响了员工,特别是优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抑制了人力资源的潜力,使客观、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原则难以体现,收入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倾向严重,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由于急功近利而无法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的现象比比皆是。综上所述,造成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落后的主要原因为:观念的滞后;理论的滞后;机制的滞后。
4.2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4.2.1 将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战略高度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空前诱人的发展机会,伴随着空前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管理己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精髓和核心。企业的发展,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人的发展,人决定了企业的未来。只有合理地配置人才资源,不断地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人的才能和创造性充分地发挥出来,企业才会有生机和活力,才能有发展。因此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具备战略高度,必须能在公司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从战略的高度制定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企业的决策者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到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性,制定出符合本企业人力资源状况的、能有效支持企业发展的战略,从而把人的管理从简单的人事管理上升到现代真正的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4.2.2 构建全方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企业在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和重要性之后,就要设立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予以保证。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选人、育人、用人、留人等工作,因此必须全方位开展工作,构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从制度的制定到实施到监督,要有一套完整而紧密的体系,其中可包括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以满足员工的多样化需求,要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落实好新的制度,从基层员工到上层领导都要按规章和程序办事,特别是领导,要以身作则,丢弃家长式作风。规章制度要体现“人本管理”的思想,它是在考虑了人的需要和感受后建立起来的,它的实行是有利于加强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和忠诚度,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4.2.3 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虽然人力资源管理对于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说还比较陌生,它的引进也只是最近几年的事,但既然需要有人来担任此职位,就不能随随便便安排一个人顶替。这是一个对专业素质有高要求的岗位,企业要想方设法提高他们的素质,可以购买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书籍、资料,以增加他们的知识,也可以组织他们到有这方面经验的公司去学习交流,还可以通过外部招聘,来聘请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有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的资深专家来担任此职务,并鼓励他们将所掌握的技能在实际工作中传授给经验不足的管理人员,企业领导这要认识到这样的投入是值得的,是有利于企业成长和发展的。
4.2.4建立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
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具有较强的凝聚功能,对于稳定员工起着重要的作用。出色的企业文化所营造的人文环境对员工有着很强的吸引力,能显著降低员工的流失率,给员工以安全感,进而达到稳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企业文化的人文力量,可以为员工创造一个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充分发挥各自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具有丰富多彩生活的宽松的工作环境。企业文化的凝聚力能通过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念、企业目标,把员工凝聚在企业周围,使员工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地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到企业的整体目标上,把个人的行为统一于企业行为的共同方向上,从而凝结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第五章 案例分析 5.1 中小企业A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5.1.1中小企业A的人力资源概况中小企业A是隶属于某集团公司下的一家子公司,成立于2002年11月,注册资本1.8亿元,是专业从事电线电缆生产的综合性企业。2004年初,A企业计划内破产,并将优质资产剥离重新组建。由于历史和破产的原因,导致大量人才流失,使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目前A企业人力资源方面,主要存在销售、技术人员队伍比例偏低,闲富人员比例偏高;员工年龄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偏低;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高级技能人员比例偏低等问题,尤其是技术研发、管理人员受到人才青黄不接的困扰。
5.1.2 中小企业A人力资源队伍的构成:
A企业在册员工总人数458人,其中,管理人员64人,占总人数比例14%;技术人员36人,占总人数比例8%;销售人员18人,占总人数比例4%;生产人员319人,占总人数比例69%;辅助人员21人,占总人数比例5%5.1.3 中小企业A员工年龄的结构分布:A企业目前29岁以下的员工有33名,占总人数比例7%;30-39岁的员工有57名,占总人数比例12%;40-49岁的员工有181名,占总人数比例40%;50岁以上的员工有187名,占总人数比例41%.5.1.4 中小企业A员工学历层次构成情况:A企业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员工有7名,占总人数比例1.5%;拥有本科学历的员工有31名,占总人数比例6.8%;大专学历62名,占总人数比例13.5%;高中及以下学历有358名,占总人数比例78.2%. 5.1.5 中小企业A员工技能等级分布情况职称等级分布情况:具有高级职称等级的人数为8人,占总人数比例1.7%;具有中级职称等级的人数为19人,占总人数比例4.1%;具有初级职称等级的人数为31人,占总人数比例6.7% 技术等级分布情况:高级技师0人,技师12人,占总人数比例2.5%;高级工80人,占总人数比例16.7%;中级工193人,占总人数比例40.4%;初级工32人,占总人数比例6.7%。从上述的4种情况数据分析说明:(1) A企业员工年龄结构明显偏大,并且没有形成阶梯式的发展趋势。存在到龄退休的员工会集中出现,面对这一情况,该企业并没有做好*人的培养工作。(2) A企业管理人员中没有形成一支成熟的高职称、高学历的科技研发队伍,知识型员工明显短缺,这样的情况使得该企业在同行业中竞争力显得格外薄弱。(3) 操作人员中,技能等级有待进一步提高。5.1.6 中小企业A在人力资源培训上存在的问题A企业的培训内容大致有:入职培训、技能培训、资质培训、体系管理培训、核电管理培训、复训、讲座、其他管理培训等;各类培训参加的人数与比率分别为入职培训81人,占总人数比例17.7%;技能培训88人,占总人数比例19.2%;资质培训41人,占总人数比例9.2%;体系管理培训103人,占总人数比例22.5%;核电管理培训144人,占总人数比例31.4%;复训22人,占总人数比例4.8%;讲座76人,占总人数比例16.6%;其他管理培训48人,占总人数比例10.5%A企业共有10个部门,分别为总经办、党群办、人事部、财务部、技术部、设备部、质保部、采购部、销售部和制造部,其培训参与率分别为:总经办53%,党群办100%,人事部86%,财务部10%,技术部100%,设备部52%,质保部31%,采购部31%,销售部26%,制造部32%(表5-4:各部门培训参与率)表5-4:部门培训参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