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07:0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22:35
在养猪生产中,一些物理、化学、生物的因素,营养、管理因素及其他一切能对猪产生不利影响的刺激因素,都会导致猪发生应激反应。如过冷、过热、强辐射、强噪音、低气压;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硫化氢、氨等有害有毒气体含量过高,接触和食入各种化学毒物或药剂等;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疾病,预防接种等;过饥或过饱,日粮营养不平衡,急剧变更日粮和营养水平,饮水不足或不清洁等;饲养管理操作规程突然变更、更换饲养员、断奶、转群、驱赶、抓捕,缺乏运动、饲养密度过大、组群过大等;各种运送装卸及运输途中的不良条件和不良刺激等。
这些应激因素对猪的健康和生产力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猪的健康受到一定的不良影响;生长发育受阻,体重下降,饲料转化率降低;导致性激素分泌异常,性机能紊乱,使猪的繁殖力降低。成年猪出现性腺萎缩,*减退,*品质下降,受胎率低;怀孕母猪会造成胚胎早期吸收、胎儿畸形、流产或死胎,初生重小,成活率低;有的还引起母猪难产、胎盘不下、子宫炎和产后泌乳机能下降、不孕等症。据统计表明,母猪妊娠初期和妊娠后期对应激十分敏感,死胎多,产活仔数少,初生重下降;应激可导致猪肉品质下降,屠宰前应激,宰后肌肉色泽苍白,质地松软,有渗出液,肉不耐煮,烹调合用性和适口性差,故称之为PSE肉,会给肉猪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在养殖生产实践,特别是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养猪过程中,应努力避免猪只应激的发生,积极做好应激的防治。
防治猪应激主要采取三项措施:
(1)采用合理的生产工艺,改善饲养管理 改变能引起应激的生产工艺,如频繁转群、高密度饲养、不运动等;改善饲养管理,如严格操作规程、保证日粮营养平衡、创造适宜的小环境等,这是预防应激的主要措施。
(2)提高猪的抗应激能力 这是最主动、最根本的预防方法。使猪经受适当的锻炼是提高抗应激能力的措施之一,短时间的轻度应激可以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在生产中,保持不变的环境既不可能也无必要。但应当避免那些强烈的或作用时间长的应激源作用。
在育种工作中,淘汰应激敏感个体,选育抗应激品种,提高抗应激能力是最好的预防方法。
(3)药物防治 药物预防和治疗是既简便有效又在生产中广泛采用的方法。使用的药物主要有:
镇静剂,如氯丙嗪、利血平、安定等;参与三羧酸循环的物质,如琥珀酸、苹果酸类;维生素类,如维生素B族、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等;微量元素,如硒等;缓解中毒药物,如小苏打等;另外,延胡索酸、杆菌肽锌也有明显的应激防治效果。
在生产中使用上述药物,一般在断奶、转群、预防接种、运输等可预料的应激之前应用。如注射氯丙嗪对预防宰前应激引起的猪肉品质下降有明显效果。母猪分娩前后投药持续10~15天;新生仔猪出生后1~5天和15~20天连续投药,断奶前后持续10~15天投药;分群、转群、接种前后持续7~10天投药,疗效较好,但要注意残留和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