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04:59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0:01
1、鸡毛和燕子的寓言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事不能完全依赖别人,自己要有真本领。
2、燕子和鸡毛
一只燕子正在空中寻找食物,忽然刮起了大风,吹得燕子直往后退。这时,一根鸡毛被大风刮得摇摇摆摆地升了上来。它见燕子无力可支,便用嘲笑的语气对燕子说:“我说燕子,你怎么还不如我这鸡身上的一根毛呢?你看我飞得多高呀!我虽然没有眼睛,没有翅膀,但是我也可以超过你的。”说完,还得意地“哼”了一声。
燕子看了看得意的鸡毛说:“你不要高兴得太早了!你是借助风的力量才飞起来的,等风停了,你会落到地上的。”鸡毛听了以为然地“哼”了一声,就不再理睬燕子了。
过了一会儿,风停了,鸡毛便向下飘落。它急得大喊大叫,但无济于事,最后,还是掉在了地面上。鸡毛垂头丧气地躺在地上,又是长叹,又是掉泪,再也说不出话了。这时,燕子又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寻找食物。它见鸡毛躺在地上,便对鸡毛说:“鸡毛先生,你怎么不飞了呢?”鸡毛看了看燕子,羞愧得无地自容。
扩展资料
寓言的主题思想
《伊索寓言》的文字表达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故事本身的表达不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环境的描述,而着意于对动作过程的交代,以求构成一个简洁的故事框架,事件或场面多用客观直叙,很少采用对话形式,往往只是在故事末尾用一句直接引语,以突出主题,语言简明、扼要,很少作美化修饰,从而给读者留下了丰富而广阔的想象空间。
《伊索寓言》具有高超的叙述语言技巧。一是《伊索寓言》中的故事采用了拟人化的语言,比如赋予故事中的每一种动物以人的个性,牛是忠实,狐狸就是狡猾,狼就是奸诈。特别是作者借这些动物来讽刺社会中的某些人及某些人身上的弱点。
因为伊索的身份*,他要用这样的方式来写寓言,搜集的也是流传在奴隶中间的故事,都是以物喻人。所以,伊索寓言还被称为“奴隶的语言”。二是善于通过对话表现人物的性格,让读者在幽默的语言中明白故事的寓意。比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则就是通过对话描写展示情节发展,告诉读者丰富的寓意。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伊索寓言》产生于古代,内容必定含有那个时代的社会影响,特别是故事后面附的“教训”,有的很好,很切题,但也有一些显得牵强附会,与故事本身的内容不尽相合。只可以把它们作为一种古代材料去阅读。不过这些并没有妨碍各个时代的不同读者去阅读和接受这些寓言本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伊索寓言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0:02
鸡毛和燕子的寓言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事不能完全依赖别人,自己要有真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