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06:0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8:13
陕西省副*、农工民主党陕西*主委朱静芝从扎根乡间的农艺师到农牧局副*,从汉中市副*到陕西省副*,变化的是职务,不变的足为振兴科教、为百姓谋福祉的执著信念。她像所有平凡的人一样,她有困苦和坎坷,也有欢乐和舒畅。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汉中大地,凭借汉水,自古便是兵家的粮仓,当年诸葛亮六出祁山,就是在这里屯兵养息。千百年来,汉中就像是无私的母亲,用她那绵绵不绝的乳汁,养育着四方的庶民百姓。但到上世纪80年代初,汉中地由于山多田少,人稠地狭,人均耕地不足一亩,粮食安全问题摆在了陕西省和汉中市*面前。
朱静芝怀着改变汉中地区面貌的志向来到这里,她深知大事业要从小事情做起。因此,当1982年朱静芝从西北农学院毕业分配到汉中地区农技中心做农技员时,机遇与理想便在她身上撞出了火花。当时朱静芝的丈夫可以留在省城西安,但为了妻子的事业也义无反顾地随她调到了距汉中市区30里的一所高校任教。
一年后,适逢陕西省提出建设汉中“第二粮仓”的计划,朱静芝便带领课题组对汉中6个县、近50个乡镇的百万亩待开发荒坡地、水利资源进行了广泛深入调查。随后,她执笔写出了详细的调查报告。在报告中朱静芝明确提出:汉中的百万亩荒坡地不仅可以开发,而且可以建成陕西省的“第二粮仓”。
汉中市领导对这位青年农技员的科研和领导能力充满了信任,在朱静芝工作的第三个年头,她便被任命为副县职的农技中心副主任、技术主管。而此时,为了开发“第二粮仓”,朱静芝已带领农技课题组,在汉中农村的试验田里奋战了整整一年。
朱静芝坦言:“试验田必须建在农业推广区的农村,科研人员必须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试验才有真实性、代表性,技术参数才能符合推广区的情况。”朱静芝离不开农村,襁褓中的孩子也离不开母亲。就这样,朱静芝远离丈夫,守护着“两个孩子”:试验田和儿子,栉风沐雨,披星戴月,在试验田一干就是5年。
有一次,汉中市的领导到试验区考察,见朱静芝还带一个的幼的孩子,感动地说:“静芝同志,给你换个环境,到县里去工作吧。”朱静芝摇摇头说:“不行,我不能带着孩子坐办公室,还是这里方便些。”朱静芝无法割舍成为她生合一部分的试验田,因为她已将自己的事业根植在脚下这片坚实的土地上。
5年后,朱静芝领导的课题组向*部门递交了一份完整的开发陕两省“第二粮仓”的报告,*部门根据这份报告,在汉中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开荒垦田。1990年,朱静芝调任汉中地区农技局副*,她前后用了12年,在更大的范围内指导这项工作。如今,汉中地区新开垦的百万亩荒地.已成为稻浪翻滚、果林葱郁的富裕之乡。
当朱静芝带着丰硕的科研成果和渐渐长大的孩子回到汉中市后,由于建设“第二粮仓”的计划仍在加紧实施,使她无暇顾家。朱静芝又将孩子送到30里外的丈夫身边。每逢周末下午,丈夫骑着自行车带着孩子到市里与她短暂团聚;第二天下午,丈夫又带着孩子与她分别。但夫妇俩无怨无悔。
了解了农业,了解了农村,了解了农民。这是朱静芝对这段难忘岁月的总结。十几年艰苦的历练.也为她的理想插上了翱翔的翅膀。 1986年,朱静芝被破格评为农艺师;1990年,鉴于她对汉中农业发展的贡献,农林口评定高级职称和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时,将她第一个报了上去。而就在此时,朱静芝被任命为汉中地区农牧局副*。
虽然按照一般规定,担任行政序列职务的干部,不再评定专业技术职称,但朱静芝在全省农业科技领域成就显著,贡献突出,完全可以按照相关*享受国家级专家待遇,但朱静芝却毫不犹豫地放弃了这样的机会。面对荣誉,朱静芝却说:“我不能搞特殊。”在她看来,为官从政只是提供了一个实践人生信念的舞台。
1996年,朱静芝以她在农业科技领域的突出贡献,当选为陕西省汉中市副*。分管农林、水利、土地、民政等工作。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她必须从单纯的农业技术思维,转向大农业服务的思维。朱静芝很快便完成了角色上的转换,因为她懂得农业,更了解中国农村和农民。
朱静芝上任之初,汉中地区接连发生了粮食、蔬菜、水果卖不出去的情况,这引起了她的高度关注。经过深入农户认真调研,朱静芝了解到,由于汉中农村信息闭塞,以往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大都处在相对盲目的状态,农户种植粮食、蔬菜习惯于跟在别人后面照葫芦划瓢,市场需求一旦发生变化,农产品就会滞销,风险便自然落到了农民头上。
朱静芝认为,*有责任向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指导农民有目的地组织生产。为此,朱静芝率先在汉中地区搞起了“订单”生产。当有关部门了解到一种黑米的市场需求量很大,她便果断拍板以*的名义与农民签订收购合同,并由技术部门提供黑米的种植技术,农民按照订单生产,*按照订单收购。这种“订单”生产模式,实质上就是新世纪我国农业信息化、产业化的雏形。
在陕西省汉中地区全面推广水稻“两段育秧”种植技术,是朱静芝上任后的又一大手笔。汉中地区是早稻种植的北缘地区,自古就有种植,但由于早稻有长达160多天的生长期,很难大面积推广。当时汉中农民习惯一年种两季庄稼,小麦在每年的4月份灌浆时,也正是水稻种植的最佳时节。为了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热资源,达到不争地、夺高产的目标,当地农民只好选择种植晚稻。
朱静芝主持试验成功的水稻高产模式“两段育秧”恰到好处地解决了这个种植难题。如今,汉中地区已经普遍推广了“两段育秧”技术。每年播种期,首先在温室大棚里育稻种,待秧苗长出一周后,再移到秧田里继续育秧;等到小麦收割后,及时将稻种秧苗移到田里种植。这项技术使晚稻的种性得到充分发挥,有效稻穗大幅增加,每亩水稻可增产三四百斤。汉中地区180万亩水稻推广这项技术,水稻产量获得了大幅增长。该项技术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国家“丰收计划奖”。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国家农业结构调整*的m台,朱静芝对如何放开农民的种植经营范围,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努力提高农民收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她提出,要在汉中地区建设“六个一百万亩”的奋斗目标,即水稻、小麦、油菜、水果、蔬菜、药茶各一百万亩,以此拉动汉中地区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
推广橘树种植是朱静芝直接参与的项目。她组织科研人员从温州引进树种进行改良,成功攻克了橘树“高节换头”技术,培育出陕西汉中地区独有的橘种。在她的任内推广种植了20万亩。如今,汉中市周边随处可见橘树的海洋。
汉中亦是茶叶的北缘种植地区,自古便有茶园,但产量少,品质不佳。朱静芝却认定这是大自然对汉中的恩赐,应努力做大这份天赐之宝。她带领科研人员从全国各地引进茶种进行改造,培育出适合汉中种植的独特优质的茶叶品种,并已推广种植50万亩。香醇醉人的茶叶不仅成为特供茶,而且远销海外。
汉江是南水北调工程中线的重要水源,汉中又是汉江上游流经的关键地区。朱静芝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大力兴修水利,才是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她说,汉中人民有责任保护汉江水源,要像治理长江一样治理汉江。连续多年,她组织各方力量修筑汉江江堤60公里,退耕还林300多万亩。每到汛期,她都要到汉江防洪一线亲自指挥防洪。2002年,汉江发生特大洪水,朱静芝和护堤大军一起守在江边五天四夜,直到洪水回落。
朱静芝没有辜负汉中人民的期望,在她主政汉中农林口的7年里,汉中农民的人均收入增加了1800元, 2003年,朱静芝当选为陕西省副*,主管科技、教育、知识产权、妇女儿童和中药现代化。这虽然是—个全新的领域,但在基层锤炼出来的坚毅性格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朱静芝能够从容应对迎面而来的—个个难题。
上任以后,她走遍了陕西的各市县,遍访全省重点科研单位和高校,足迹也踏遍陕南的中药材产地,经过深入调研,摸清家底,朱静芝开始深入思考全省未来科技教育的发展方向。
10个月后,一套完整的调研报告呈现在省*主要领导面前。报告中朱静芝对陕西省作为全国四大科教大省的地位提出了隐忧。当时陕西省共有100余所高校,其中民办高校50多所,共有在校大学生100万人。是全国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基地;全省共有科研单位1000多个,科技人员100余万人。但在这些骄人的数字背后,却掩盖不住一个西部省份的欠发达经济对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
朱静芝提出了全省科教发展面临强大的高等教育与薄弱的基础教育并存、先进的科技教育与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并存、雄厚的科教实力与单薄的财力支撑并存这三个突出的矛盾,并坦言:如果这些矛盾得不到解决,陕西科教大省的地位将下滑。与此同时,朱静芝又针对今后陕西省科技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想法。省主要领导对朱静芝严谨缜密、不回避矛盾、不饰弊端,见解深刻、敢于直言的思想作风赞赏不已。
清晰的思路,缜密的思维,落实在她对工作条分缕析的安排上。朱静芝提出,基础教育要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全力以赴做好“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工作;职业教育要突出为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职能;高等教育要稳步发展、提高质量,要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多元化的办学格局。
成熟的思考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三年时间,陕西省“两基”覆盖率从2003年的89.88%提高到2005年的97%,并于2006年底提前一年完成“两基”任务;职业教育引进致富项目164个,完成实用技术培训204.8万人次,劳动力转移培训185.6万人次,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高等学校数量从2003年的52所增加到2005年的72所,新成立独立学院9所,有7所本科院校更名为大学,3所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陕西省高等教育群体办学优势进一步凸显。
面对陕西省社会各界提出的“经济发展与科教实力两张皮”的问题,朱静芝注重从战略和规划上入手,从*和机制上解决问题,提出要密切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加快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三年来,全省高校累计争取科研经费突破100亿元,先后创建3个国家级和2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个大学科技园与科技产业园区、5个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成为带动全省经济增长的龙头,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有力地支持了陕西经济的发展。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面对陕西知识产权工作落后的现状,朱静芝连续主持召开高校、院所、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座谈会,动员科研人员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与运用的能力,增强自主创新和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在她的强力推动下,陕西省专利的年申请量已突破5000件,专利产业化取得初步成效。
巍巍秦岭,绵绵山脉,生长着无数的奇花异树、珍禽异兽,陕南是中草药材的王国。在熟稔陕南农民种植习惯的基础上,朱静芝结合现代中药发展的趋势,提出了中药现代化四个体系建设的构想:即规范化的种植体系,现代化的加工体系,完善的销售体系和创新医药的研发体系。
当朱静芝向全世界推介秦巴药谷的时候,一位*的老领导也悄悄走访了药农,当他了解到农民种药比种庄稼年收入有了显著增加时,他深信朱静芝这位专家型的女*实实在在为陕南人民的福祉而努力。以中药为依托的陕南产业发展得到了省*的关注和支持,产业发展资金从5000万增加到1个亿。 朱静芝从基层来,对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都是她下决心要解决的问题,出发点都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2003年7月,陕西关中遭遇暴雨、洪水袭击,大批校舍和教学设施被毁,近10万学生不能正常上课。朱静芝紧急动员和组织教育系统开展抗灾自救工作,并亲自带队赴灾区学校实地察看灾情,筹措落实救灾重建资金8950万元。9月份开学之际,听到学校教室里传出了琅琅的读书声,她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为了根治教育乱收费,从2003年起,陕西在全省50个国家贫困县推行了“一费制”*;2005年秋季,全省对农村义务教育贫困家庭的学生全面实行了“两免一补”*,惠及农村贫困家庭学生158万人;2006年春季,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全省513万农村学生享受-到了公共财政的阳光。
朱静芝针对社会反映强烈的公办高中“择校”收费混乱问题,及时完善了普通高中择校生的“三限”*。她指导协调省属高校与银行签订银校合作协议,仅2005年省属普通高校中就有4.7万名困难家庭的学生得到了2.7亿元的国家助学贷款,有力地解决了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入学问题。
一个时期以来,招生工作中招办有压力,学校有压力,*形象不好,社会*反应强烈,简单的问题难办的事,关系盘根错节,多年没有得到根治。
朱静芝坦言,一个有作为的人,首先应坚持自己的信念,而不是想着如何取悦他人。她提出在陕西省教育系统率先推行“阳光工程”,以正社会风气,树*形象,*、省*主要领导对此给予了坚决的支持。
“阳光工程”招生网站建起来了,除了必须保密的试题以外,其他涉及陕西省招生工作的所有*、程序、办法、结果等均进行全方位公开,并建立了一套有效的高考招生监督约束机制。此举使招办和学校松心了,百姓高兴了,社会*也好转了。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对此给予了专题报道,2005年教育部将陕西省实施“阳光工程”的经验向全国进行了推广。
在那些日子里,朱静芝耳边责备声不绝,赞扬声也不断。好心的朋友责备她不会保护自己;一部分有权、有钱人骂她堵了他们的路;可大多数老百姓发自内心地赞扬她是真正为民办事的好*。
朱静芝,在积极推进陕西省科教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配合*努力抓好基础教育工作。许多人认为基础教育费时费力不见效益。而朱静芝认为,“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培养,必将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长远的支持。”面对好心人的劝告,朱静芝总是平静地说:“20年后,人们会看到我努力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