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引导学生做到作文创新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06:0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9:2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所以新课改下的教育应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写作是“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是造就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开启创造力的钥匙。因此,语文作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中作文成绩占了语文试卷的半壁江山,对创新的赋分又十分重视,因此,现实也要求我们必须对学生进行创新作文教学。逐步培养学生写出立意“深、新、活”的好作文。
首先,要学会引导学生多角度看问题
我们的学生长期以来形成了思维定势,作文常依赖作文选等拐杖,看多了这种格式化、程式化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了学生的写作思路和创新思维,很容易造成千人一面、面目可憎、无个性、无新意的模仿式套写式作文。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打破传统的、常规的思维的束缚,写出人人心中皆有,而个个笔底全无的文章。
如:指导学生写《爱》一文,我就启发学生: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爱,有爱才有温暖,才有幸福的生活,才有美好的未来 ……,有的学生说,我多么希望得到爱,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缺少爱——无论是父母的,还是教师的,或者是人与人的;也有学生说,我得到了爱,因为生活中已经有人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它带来了信心、力量和勇气。而最令人赞美的是,一位学生用了逆向思维:我不需要父母或教师过分的爱,因为过分的爱*了我的发展,过分的爱使我与同学朋友之间产生隔阂,希望父母不溺爱,教师能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这样的立意避免了单一与狭窄,显得新颖、独特,高人一筹。
美国著名科学家,电话的发明人贝尔说过: “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就肯定会发现前所未见的东西”,作文中,可以使学生“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收到独辟蹊径的效果,达到文章出新意的目的。
如学生写《可爱的家乡》,很多学生的思维已经呆板僵化,自然产生 “套板反应”,都写家乡的山美、水美、人美,写家乡的土特产,写家乡的……。当然写这些东西未尝不可,但写多了,会觉得腻味,毫无新颖感。惟有一位学生妙用侧向思维,摒弃从众心理,避开大道走小径,写家乡人民毁掉神庙建文化楼,反映家乡在精神文明方面的变化,体现了时代风貌,创意新奇,别开生面。
二、引导学生做到材料创新
材料创新一是材料新颖,二是运用新巧。写实文章选材时写人无我有的,可虚构的文章则大胆想象,写人们不常见的。
我们可以从生活中、报刊中、新闻中大量获取有时效性的材料,有的是以个人经历为突破口,深挖细掘,探索心灵中隐秘的宝藏;有的敏锐的抓住当今时事,细察社会发展轨迹;有的恰到好处地联系课本知识,有的则进入历史的海洋去舀一勺水。有的借用已有材料既老题材,通过适当的技巧作相应的铺写,也能够使文章“出新”。如曹冲称象的故事,作家凌鼎年的《曹冲称象之后》借用了这个历史题材,拼接到现实生活,曹冲称象之后成为名人而被炒作,引发了新闻、广告、出版、影视等方面的看好,用漫画式笔法状写“炒作成风”的浮躁世态;讽刺了当今社会过分追求名人效应的现象。为了达到借古讽今的目的。如《陶渊明的烦恼》、《孙悟空下岗记》等等。
三、引导学生做到语言创新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由于文化积淀少,所以写出的文章就缺乏文采,语言干瘪无味,思路狭窄,缺乏典型性和代表性,显得非常粗糙,我戏之为“乡土气息浓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课外阅读的组织的指导,丰富学生的知识,使课内课外的互相促进(关于这一点,《标准》里面有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摘背精彩句段,从古今中外的古代优秀的文化典籍,精品美文中汲取营养。在文中适时引用,形成整句,既展示了考生的文化底蕴,又展示了迷人的灵动风采。如:“如果有人问“春天是什么?”有人会说是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白居易说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苏轼说是“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十”;李白说是“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杜牧说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总之,创新是人类发展永恒的主题,是 “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21世纪的通行证,我们在作文教学时,应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倡导学生多角度,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使学生快速写出富有创意的佳作。让我们快快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