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08:3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19:05
以下曲种属于“牌子曲”类说唱的是四川清音。
四川清音最初多由女演员一人在茶馆书场表演,左手执檀板,右手执竹签敲竹鼓(取直径约10-12厘米,长约8-10厘米的带节楠竹,以竹节凸状隔膜为鼓面,四川清音的特制乐器)以控制节奏,指挥乐队伴奏,有琵琶、二胡等少量乐器伴奏。
新中国成立前多为一人或二三人坐唱,并有专人在台下散“折子”(能折叠的小册子,上书曲目名供人点唱用)。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剧场大舞台的需要,改坐唱为站唱,并由一人独唱发展为两人对唱及多人合唱。
1958年宜宾“曲改会”艺人王纯熙演唱四川清音《歌唱英雄黄继光》(钟成修词,喻祖荣、韩绍武改编编曲),首开男性演唱清音。
扩展资料:
四川清音有三种典型的衬腔:
一是“哈哈腔”:无论大调还是小调,“哈哈腔”对清音唱段的喜、怒、哀、乐无不起着烘托渲染的作用。“哈哈腔”有“长哈哈”和“短哈哈”,演唱时由喉头的“大舌头”和“小舌头”相互撞击而产生。
二是“弹舌音”:就是弹动舌尖发出“嘚儿”的声音,有“长嘚儿”和“短嘚儿”之分.在唱段需要的地方选择“长嘚儿”和“短嘚儿”,往往都能对唱段起到很好的渲染、烘托、美化的作用,让唱段产生很好的效果。
三是唱腔的垫字和垫词。如“哎呵”“哟呵”“嗨哟”等。如小调曲目《青冈叶》的衬腔。根据唱腔内容,衬腔的垫字和垫词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川清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