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宏观经济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0:04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2 12:53
宏观经济学是与微观经济学相对而言的,指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的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经济增长与波动、通货膨胀、失业、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理论、投资理论、货币理论、失业与通货通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等。
1.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认为,国民收入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即总需求决定。其中,消费需求由边际消费倾向和收入水平决定,投资需求由利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决定。投资与利率呈反方向变动关系,与资本边际效率呈同方向变动关系。利率由流动性偏好和货币数量决定,在流动性陷阱状态下,利率不再下降,无法刺激投资需求上升。
2.消费理论
消费理论认为,在不考虑货币市场的情况下,消费主要受国民收入影响。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认为,短期消费取决于居民当期的绝对收入,并且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杜森贝利相对收入假说认为,消费取决于与他人或者个人历史最高水平比较的相对收入,即存在攀比效应和棘轮效应;莫迪利亚尼生命周期假说认为,消费取决于家庭在整个生命周期的总收入;弗里德曼持久收入假说认为,收入可划分为持久性收入和暂时性收入,消费是持久性收入的函数。
3.投资理论
投资理论主要解释投资需求的决定,投资需求是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增加之和。该理论认为,投资需求由资本边际效率和利率二者对比关系决定。资本边际效率,是指增加一笔投资预期可获得的利润率,长期呈现“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在资本边际效率一定时,投资随利率下降而增加,随利率上升而减少。但当陷入流动性陷阱时,利率无法进一步下降,也不能再刺激投资。
4.货币理论
货币理论主要解释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的决定。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认为,人们出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对流动性存在偏好而持有货币,利率是影响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认为,货币是资产的一种形式,货币需求取决于持久收入、货币及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以及财富持有者的偏好等。货币供给理论主要是关于货币供应量的决定,涉及基础货币、货币乘数等概念。
5.失业理论
失业理论首先对失业进行定义和分类,一般认为失业者是那些正值工作
6.通货膨胀理论
通货膨胀理论将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定义为通胀,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分类和解释。凯恩斯主义认为,当经济实现充分就业后,总需求继续增加将引发通胀,失业与通胀存在一定的交替关系。货币主义将通胀看作是一种货币现象,认为是由货币供给增长太快超过货币需求导致的,同时预期在决定通胀水平中起了重要作用。
7.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理论将经济周期看作是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是总产出、总收入和就业的波动。经济周期可划分为扩张、收缩两阶段或者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阶段。按照时间长短,经济周期可划分为基钦周期、朱格拉周期、库兹涅茨周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等。
8.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是研究解释经济增长规律和影响因素的理论。它运用均衡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各种经济模型,考察在长期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中,实现稳定状态的均衡增长所需具备的均衡条件。具体包括哈罗德-多马模型、索洛模型、内生增长模型等。
9.开放经济理论
开放经济理论是指在国民收入决定中加入外贸、外资因素,一国国民收入不仅受国内居民消费,私人投资以及*消费或投资的影响,而且会受国外生产和消费的影响。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净出口和国际收支成为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而且小国和大国所受到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宏观经济*有效性也发生变化。
10.宏观经济*理论
宏观经济*理论是关于利用宏观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的理论。广义的宏观经济*工具覆盖需求管理、供给管理和国际经济*,其中需求管理主要运用财政*和货币*,而供给管理主要运用收入*、价格*、就业*等。宏观经济*理论还注重分析这些*的效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2 12:53
宏观经济 即宏观层面的国民经济,包括一国国民经济总量、国民经济构成(主要分为GDP部门与非GDP部门)、产业发展阶段与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程度(人类发展指数、社会发展指数、社会福利指数、幸福指数)。
宏观经济 指总量经济活动。是指整个国民经济或国民经济总体及其经济活动和运行状态,如总供给与总需求;国民经济的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比例关系;物价的总水平;劳动就业的总水平与失业率;货币发行的总规模与增长速度;进出口贸易的总规模及其变动等。
一般认为此词1933年由挪威经济学家RAGNAR FRISCH(1895--1973年)在建立"宏观经济学"时所提出。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是维持高水平和快速增长的产出率、低失业率和稳定的价格水平。
概念比较
微观经济是:指个量经济活动,即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是指个别企业、经营单位及其经济活动,如个别企业的生产、供销、个别交换的价格等。微观经济的运行,以价格和市场信号为诱导,通过竞争而自行调整与平衡;而宏观经济的运行,有许多市场机制的作用不能达到的领域,需要国家从社会的全局利益出发,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宏观调节和控制。
两者联系
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是经济活动和经济运行的两个不同层次。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微观经济是宏观经济的基础,宏观经济的良好状况是微观经济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社会经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宏观与微观之间,生产、流通、分配、交换的各个环节之间都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计划和市场是两种不同的经济调节手段。在现代社会化商品经济条件下,只有合理运用计划与市场这两种配置资源的经济手段,才能更有效地实现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计划与市场两者,市场处在更基础的位置,计划则是在市场作用下发挥宏观调节功能和微观指导功能。只有将计划和市场有机结合,才能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国家特别需要用宏观经济法律手段进行*。
宏观经济是与微观经济相对应的概念。市场经济中以个人、家庭和企业为单位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即是微观经济。
现代市场经济虽然仍以单个微观经济主体为基本单位,但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商品交换日益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经济活动已不再是单纯的个体行为,而日益呈现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特征。个人财富、家庭福利和企业利润的增加,已经不再单纯地取决于自身的努力,还必然要依赖于整体经济状况,整个经济运行越来越表现出明显的总量、综合和全局性特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2 12:54
定义
宏观经济 即宏观层面的国民经济,包括一国国民经济总量、国民经济构成(主要分为GDP部门与非GDP部门)、产业发展阶段与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程度(人类发展指数、社会发展指数、社会福利指数、幸福指数)。
释义
宏观经济 指总量经济活动。是指整个国民经济或国民经济总体及其经济活动和运行状态,如总供给与总需求;国民经济的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比例关系;物价的总水平;劳动就业的总水平与失业率;货币发行的总规模与增长速度;进出口贸易的总规模及其变动等。
一般认为此词1933年由挪威经济学家RAGNAR FRISCH(1895--1973年)在建立“宏观经济学”时所提出。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是维持高水平和快速增长的产出率、低失业率和稳定的价格水平。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2 12:54
宏观经济学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的。
宏观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1)宏观经济理论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函数理论、投资理论、货币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
2)宏观经济*包括:经济*目标、经济*工具、经济*机制(即经济*工具如何达到既定的目标)、经济*效应与运用。
3)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包括根据各派理论所建立的不同模型。这些模型可用于理论验证、经济预测、*制定,以及*效应检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2 12:55
宏观经济 指总量经济活动。是指整个国民经济或国民经济总体及其经济活动和运行状态,如总供给与总需求;国民经济的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比例关系;物价的总水平;劳动就业的总水平与失业率;货币发行的总规模与增长速度;进出口贸易的总规模及其变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