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13:1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6 23:33
摸透人心的方法,总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明摸,有的是暗摸,有的是旁摸,有的是侧摸,总之一句话,要摸到人的心坎上,反之就会做事不到位,说话不到点。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性格没有固定的标准。性格没有好坏之分,不可随便给谁贴上标签。
即使如此,大多数人仍旧在追求外露型与隐忍型两种合一的为人规范。
给人留下直爽印象的人,骨子里可能隐藏着什么不便明言的小秘密,而那些让人看起来觉得不够安全,心眼很多的人,则可能张口就称自己是个直肠子,有啥说啥。其实,这就是一种深藏不露的处世哲学。
不论古今,总是有人会为了达到出人头地的目的,不惜血本进行长线投资。这类人中大多明白忍辱负重的重要,因此能在生活上,勤俭克己;在工作上,推功揽过;在交际上,左右逢源。但也有人为了达成目的不择手段,想着自己今天受的苦会在明天目的达成时在别人的身上讨回来。
刘墉之所以能出人头地不仅仅因为他属于前者,更重要的在意他善于揣摩圣意。
雍乾时代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竭力抹煞臣僚的*人格,以皇帝的是非取代臣僚的是非。雍正帝和乾隆帝都特别强调臣僚要与皇帝“一德一心”。所谓“一德一心”,就是反对臣僚进行独立思考,惟皇帝之令是从,雍正帝对此说得十分清楚。
雍正要求臣僚“惟知有君”,“以公灭私”。到了乾隆这里,乾隆明确表示,“臣”并不比奴才为尊,二者本质一样,“臣仆本属一体,均系奉上之称。
字义虽殊,其理则一”。
刘墉以皇上之心为心的具体做法有许多,突出的是他执行**不遗余力。同时,他虽然看到当时的**已十分严重,但心中有数口不轻言,而且极尽奉承歌颂,让乾隆感觉他是一个毫无主见的人。
出生于齐鲁大地的刘墉,既有性情倔强的一面,也有饱经仕宦风霜,精于世故的一面。
在做地方官的二十余年里,尤其是出任江宁知府的一年多时间里,刘墉在处理政务方面,在惩抑官绅豪强方面,确实有不畏*的气魄。许多史籍都把他称为“包孝肃再世”,民间也称他为“*天”,刘墉在职期间确实秉公守法,恪尽职守,广受好评。
但是与以往朝代的清廉之官相比,刘墉并不是一眼看过去就很憨很实在的类型。他能在竭尽所能做好他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还不失时机地讨好乾隆,很了解乾隆的喜好和心理。除了拥有一身正气之外,他还懂得厚黑学的道理,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来换取自己仕途上的锦绣前程。
乾隆二十七年春天,乾隆在儒臣庄有恭、范清供、齐召南、蒋士铨、沈初等人的陪同下第三次南巡至江苏等地。当时刘墉正在江苏学政任上,而作为江南文化大省江苏的文化教育首脑,刘墉自然要见驾陪同。从刘墉诗集中保留下来的《恭和虎丘寺三垒》等诗中,可以窥见一斑。诗中对乾隆统治时期所谓的太平盛世,以及英明君主乾隆皇帝吹捧有加,极尽奉承之事。要知道,刘墉一向具有刚直不阿的性格,而在内外大臣的一片吹捧声中,刘墉也自觉不自觉地加入了这一行列。
最为突出的例证是,四十二年秋天,刘墉曾向乾隆奏请,自己掏腰包刊刻乾隆的《御制新乐府》、《全韵诗》,使其在江苏流布。同时建议敕发各直省刊刻流布。乾隆听后非常高兴,亲下谕旨奖勉一番。
或许因为这些,刘于同年十一月擢升户部右侍郎,次年改任吏部右侍郎,并在乾隆四十五年三月擢升湖南巡抚。其迁升之快,实出常格。因为,在清代重资格的铨选制度下,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一年一升迁的,由学政直接升迁巡抚的例子也并不多见。
乾隆晚年有几大“陶醉”,一是对自己以“十全武功”彪炳史册很陶醉;二是对以编纂《四库全书》为标志的文治之盛留名后世沾沾自喜;三是对自己享有年及九旬、五世同堂的人生福寿颇为自得,曾令彭元瑞、曹文埴查阅《四库全书》,看看历史上能见元孙者有几人,据奏,自唐迄明只有六人,乾隆更为得意,特做诗以志事,刘墉也做和诗。
嘉庆元年传位大典举行后,乾隆为炫耀自己的统治业绩,再次举行规模宏大的千叟宴,刘墉也以老臣参加,心情特别激动,故和诗十首,对乾隆业绩极力颂扬。其中一首写道:
旷典举行千万度,与天无极仰星旋;昨宴瑶宫宠莫过,群沾锡赉沐恩波。
天颜一顾精神疏,赐馔加餐志意和;忆昨仁皇御六龙,和风丽日万方同:
天避雷动神功大,岳拱川环宝祚崇。
道阐图书垂奕世,恩周寰宇洽昆虫;到今亿兆讴思切,几许儿孙预寿翁;圣有渊源宥密孚,早承大训蕴洪谟。
十全疆廓基垂巩,五代堂高瑞应愉;远至迩安今日盛,光前裕后古来无。
重华协帝宸章焕,依韵诗赓若合符。
刘墉的仕途经历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不管自己所处的局面多么的复杂混乱,对人心的把握都不能忽视。尤其是对那个有决定权的人,那个与自己有着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提早做出对方希望看到的局面,达成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