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在现代社会还有用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13:12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2:21

内容提要] 孔子语文教育的成功,得益于:①*远瞩地将教育目标确定为培养“治国、平天下”的人才,②采取各种方法循循善诱地教导学生。我们这些现代教师应从中得到不少启发。
[关 键 词] 孔子 语文教育 思想

孔子一生“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其中德行突出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政事突出的有:冉有、季路;言语突出的有:宰我、子贡;文学界突出的有:子游、子夏。孔子被后人誉为“大成至圣先师”,而记载他言论的《论语》在后世评价很高:“半部《论语》治天下!”
这些成就的取得,我认为,得益于他良好的语文教育理念。我归纳为以下两点:
一、*远瞩定目标——“学而优则仕”
孔子认为学习的作用很大。《子路》:“一言可以兴邦。”说话与国家兴衰关系密切。《阳货》:“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言为心声,知言才能知心知人。
正因为学习的作用很大,孔子便删定六经作为教材,教导自己的弟子认真学习。孔子说:“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史记·滑稽列传》)这里,孔子把学习六经的作用提到了治国的高度。
如:孔子认为《诗经》的作用有七点。《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学习《诗经》作用可谓大矣: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可以提高人们观察社会的能力,可以使人与人合群,可以抒发心中的愤懑;近可以用诗中的道理侍奉父母,远可以用诗中的道理侍奉君主;而且可以多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这七个“可以”,就是《诗经》的七点作用;有关于思想*教育的,关于情绪美感的,关于社会生活的,关于语文知识的和关于文学修养的。所以孔子说: “不学《诗》,无以言。” (《季氏》)不学习《诗经》,就不善于应对,就不能办好外交。
又如: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即:不学习《礼》,便在社会上无法站稳脚跟。
那么,孔子确立了怎样的培养目标呢?我将它们概括为三点:
1、倡导“文”“雅”,反对巧言。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言语如果没有文采,那么它就流传不远。又说:“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颜渊》)文采和内容同等重要,好比虎豹和狗羊去掉了身上有花纹和色彩的毛后,这两类皮革就是一样的了。这说明孔子追求语言富有文采。《论语》是孔门弟子与孔子的对话记录,有些带有故事性,人物的神态描写也十分生动*真,这正是孔子及其弟子讲求文采的证明。
孔子还说:“《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即礼赞时用的那些《诗》、《书》里说过的,都是雅言。如结婚时礼赞用的“之子于归”、“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类。孔子要求以周礼的仪礼作为行为规范,以《诗》、《书》的文辞作为标准文辞。
孔子反对巧言。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花言巧语,一副讨好的脸色,是很少有德性的。又说:“巧言乱德”。确实,直到今天,那些花言巧语、阿谀献媚之人,无一不是吞噬社会正义的毒瘤。
2、倡导“仁”“礼”,讲求诚信。
《宪问》:“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未必有德。”言与德关系至为密切。“德”从何来?靠“仁”和“礼”的倡导和实践。
仁与礼的倡导,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孔子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
一部《论语》,涉及“仁”的有58章,提到“仁”字的有百余处,可见孔子对“仁”的重视。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为了追求这个“仁”,合周礼的就叫“仁”。
仁,又是礼的核心。《颜渊》:“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合于周礼的东西不看,不合于周礼的言论不听,不合于周礼的话不说,不合于周礼的事不做。所谓合周礼,就是合乎奴隶制社会的种种礼仪。
《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君子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并用周礼来约束自己,这样,就可以不想入非非,犯上作乱了。博学于文,必须约之以礼,说明学文与习礼是紧密结合的。
有仁爱之心,有好的礼节,还须讲求诚信。《公冶长》:“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开始我对人,听了他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人,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子路》:“言必行,行必果。”言语和行动,行动和结果是紧密相连的,有此言必然有此行,有此行必然有此果。言行一致,就是诚信。
《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和朋友交往,说话要诚实守信。“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吃饭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舒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从而改正自己的缺点,这样,才算是好学的人。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君子以《诗》《书》等文化知识来结交朋友,以朋友的帮助来培养仁德。可见,诚信交友有助于自我*仁德之心。
3、养就“德”“才”,从*国。
孔子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张》)做了官的人,尽力干好本职工作外,尚须不断学习;没有做官的人,要在学习取得优异成绩后再去做官。这两句话指出了学与仕密不可分的关系。
为了使学生学成从政,孔子特别注意德教为先。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这就是说,应使学生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高尚的道德情操,博大的人道精神,以及广泛的业务知识和高超的业务技能。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德才兼备”四个字。前三条讲德,后一条讲才,德放在首位。
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年轻人要先把孝父母、敬兄长、言而有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好以后,有多余的力量再去学习文献方面的知识。这里,不仅强调了德为才先,而且指出了德教包括孝、悌、信、仁等内容。
为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从政人才,孔子删定六经作为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行和才能的培养。他说:“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净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礼记·经解》)即:言辞温柔、性情敦厚,是用《诗经》教育的结果;通达于政事,鉴古知今,能*远瞩,是读《尚书》的结果;胸怀无所不包,性情豁达顺畅,是音乐陶冶的结果;心里洁净如洗,能知天地精微,是学习《周易》的结果;谦恭朴实,待人接物庄重诚敬,是学《礼》的结果;熟知列国历史,能比较各国政事得失,是阅读《春秋》的结果。
既然学习的最高目标“治国、平天下”,孔子作为师长,便极力推荐人才。对自己的弟子,只要谁学习出色,确是人才,孔子都加以推荐。如:孔子说,“雍也可使南面。”(《雍也》)即指他的弟子冉雍可担任一个地方或一个部门的长官。“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雍也》)即:孔子讲到仲弓(即冉雍),说,耕牛生下的牛犊,长着整齐赤色的毛,端正的两角,虽不想用它当祭品,山水之神难道会放弃它吗?意为:既然仲弓是个很有德行的人才,那怎么能因为他的父亲下贱而弃之不用呢?
二、 教书育人有奇招——“循循然善诱人”
孔子是我国划时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的弟子赞扬他“循循然善诱人”(《史记·孔子世家》)。“善”在何处呢?
1、因材施教。即:在教学中坚持对不同对象施以不同的教育。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这是就程度来说的:具有中等以上水平的人,给他讲授高深的知识;水平不及中等的人,就不要把难于理解的知识传授给他。正因为针对各人的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孔子培养了“德行、言词、政事、文学”等方面各具专长的人才。
2、兴趣先行。孔子说:“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为政》)他教育学生,首先从“志于学”开始,强调学生必须有远大的志向和崇高的理想。因而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知道的人赶不上喜好的人,喜好的人赶不上乐于实行的人。让学生树立人生的远大目标,培养自己学习语文的强烈兴趣,并积极投身语文实践活动。
3、启发诱导。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述而》),就是说,学生不到急于求知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学时,孔子总是用“能近取譬”的比喻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困难问题;并要求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4、多听多看。《雍也》:“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不轻于下判断,要存疑,把没有疑问的地方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能少犯错误;要多看,有危险的事情要回避,有把握的事情就去做,这样就不会后悔。多闻多见,是把话说好、把事做好的一条基本途径。《论语》一书里,言“闻”的有50多处,言“见”的有70多处,可见其重要。
5、学思结合。《为政》:“学而不思则罔(受欺),思而不学则殆(疑惑)。”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陷入茫然无所得的地步;只思考而不务学,其思考便是没有根据的空想,也会陷入迷惑不解的境地。既重学,又重思,学习与思考相结合,这是求得知识的必要方法。
6、温故知新。《学而》:“学而时习之”;《为政》:“温故而知新”;《学而》:“告诸往而知来者”。这些是说,复习,是巩固旧知识、增长新知识所不可缺少的手段,知识的获得建基于经常的练习和复习。我们教师要摒弃“满堂讲”,一定要让学生有足够的练习和复习的时间。
7、不懂就问。孔子反对不懂装懂,他认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孔子主张“毋意(不凭主观臆测)、毋必(不武断)、毋固(不固持己见)、毋我(不唯我正确)”(《子罕》)。因此,他主张多问,对学生的提问给予高度赞扬和积极回答。《八佾》:“子曰:大哉问!”问题问得中肯,意义重大。《颜渊》:“子曰:善哉问!”问得好。一部《论语》,有100多次提问:问仁、问礼、问政、问孝、问知、问士、问耻、问行政、问君子、问*等等。另外,孔子自己问,学生答,更有一种别样的教师风采。孔子还重视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教育学生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对于自己不懂的东西就经常请教别人,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述而》)。学生称颂他是学无常师。在他的影响下,学生曾子提出了“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太伯》)。
8、学而不厌。《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学习,像加工骨器,切了还要磋;像加工玉石,琢了还得磨。这就需要“学而不厌”的精神。孔子自己不但 “学而不厌”,而且“诲人不倦”,无疑是学生面前活生生的学习楷模。

我想:我们现代的语文教师,如果能认真吸取孔子语文教育理念的精髓,鉴古知今,与时俱进,就一定能开创现代教育事业的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 赖力行.中国古代文论史. 岳麓书社2002.10
2、 杨伯峻.白话四书.岳麓书社.1996.9.
3、 程昌明译注.论语.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9.
4、 张隆华.中国语文教育史纲(上册).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7.
5、 周庆元.语文学科导论(讲稿).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
6 郭瑞林.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学语文.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2:21

我认为有用,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我们可以从别人身上至少学到两点:
1.别人的优点。如果你佩服他,那他必有让你佩服之处。 你可以学习他让你佩服的这一点。你可以举例,你身边的某人,哪点让你佩服,值得学习。
2.别人的缺点。如果一个人让你讨厌,那你就要学着避免自己身上也出现这一点。引以为戒。也举例说明。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虽然看了不喜欢,但可引以为戒。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2:22

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无论是教学还是学习,无论是竞争还是合作,无论是天才还是凡人,都是有用的.
孔子的儒家观点有很多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继承和发扬的,就像这句话中说的一样,我们既要创新,有自己的观点,又要虚心向他人学习,圣人孔子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呢?
虽然在今天,在一切以经济为中心的今天,追求经济利益不免要带来竞争,但合作也是大势所趋,离开了合作,孤军奋战无异于自取灭亡.
所以说,这句话在今天仍然是有用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2:22

我想,这句话不管在什么时代都是有用的!
我们都要牢记这句名言:虚心使人进步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2:23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在现代社会还有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2:21

内容提要] 孔子语文教育的成功,得益于:①*远瞩地将教育目标确定为培养“治国、平天下”的人才,②采取各种方法循循善诱地教导学生。我们这些现代教师应从中得到不少启发。
[关 键 词] 孔子 语文教育 思想

孔子一生“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其中德行突出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政事突出的有:冉有、季路;言语突出的有:宰我、子贡;文学界突出的有:子游、子夏。孔子被后人誉为“大成至圣先师”,而记载他言论的《论语》在后世评价很高:“半部《论语》治天下!”
这些成就的取得,我认为,得益于他良好的语文教育理念。我归纳为以下两点:
一、*远瞩定目标——“学而优则仕”
孔子认为学习的作用很大。《子路》:“一言可以兴邦。”说话与国家兴衰关系密切。《阳货》:“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言为心声,知言才能知心知人。
正因为学习的作用很大,孔子便删定六经作为教材,教导自己的弟子认真学习。孔子说:“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史记·滑稽列传》)这里,孔子把学习六经的作用提到了治国的高度。
如:孔子认为《诗经》的作用有七点。《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学习《诗经》作用可谓大矣: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可以提高人们观察社会的能力,可以使人与人合群,可以抒发心中的愤懑;近可以用诗中的道理侍奉父母,远可以用诗中的道理侍奉君主;而且可以多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这七个“可以”,就是《诗经》的七点作用;有关于思想*教育的,关于情绪美感的,关于社会生活的,关于语文知识的和关于文学修养的。所以孔子说: “不学《诗》,无以言。” (《季氏》)不学习《诗经》,就不善于应对,就不能办好外交。
又如: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即:不学习《礼》,便在社会上无法站稳脚跟。
那么,孔子确立了怎样的培养目标呢?我将它们概括为三点:
1、倡导“文”“雅”,反对巧言。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言语如果没有文采,那么它就流传不远。又说:“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颜渊》)文采和内容同等重要,好比虎豹和狗羊去掉了身上有花纹和色彩的毛后,这两类皮革就是一样的了。这说明孔子追求语言富有文采。《论语》是孔门弟子与孔子的对话记录,有些带有故事性,人物的神态描写也十分生动*真,这正是孔子及其弟子讲求文采的证明。
孔子还说:“《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即礼赞时用的那些《诗》、《书》里说过的,都是雅言。如结婚时礼赞用的“之子于归”、“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类。孔子要求以周礼的仪礼作为行为规范,以《诗》、《书》的文辞作为标准文辞。
孔子反对巧言。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花言巧语,一副讨好的脸色,是很少有德性的。又说:“巧言乱德”。确实,直到今天,那些花言巧语、阿谀献媚之人,无一不是吞噬社会正义的毒瘤。
2、倡导“仁”“礼”,讲求诚信。
《宪问》:“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未必有德。”言与德关系至为密切。“德”从何来?靠“仁”和“礼”的倡导和实践。
仁与礼的倡导,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孔子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
一部《论语》,涉及“仁”的有58章,提到“仁”字的有百余处,可见孔子对“仁”的重视。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为了追求这个“仁”,合周礼的就叫“仁”。
仁,又是礼的核心。《颜渊》:“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合于周礼的东西不看,不合于周礼的言论不听,不合于周礼的话不说,不合于周礼的事不做。所谓合周礼,就是合乎奴隶制社会的种种礼仪。
《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君子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并用周礼来约束自己,这样,就可以不想入非非,犯上作乱了。博学于文,必须约之以礼,说明学文与习礼是紧密结合的。
有仁爱之心,有好的礼节,还须讲求诚信。《公冶长》:“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开始我对人,听了他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人,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子路》:“言必行,行必果。”言语和行动,行动和结果是紧密相连的,有此言必然有此行,有此行必然有此果。言行一致,就是诚信。
《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和朋友交往,说话要诚实守信。“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吃饭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舒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从而改正自己的缺点,这样,才算是好学的人。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君子以《诗》《书》等文化知识来结交朋友,以朋友的帮助来培养仁德。可见,诚信交友有助于自我*仁德之心。
3、养就“德”“才”,从*国。
孔子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张》)做了官的人,尽力干好本职工作外,尚须不断学习;没有做官的人,要在学习取得优异成绩后再去做官。这两句话指出了学与仕密不可分的关系。
为了使学生学成从政,孔子特别注意德教为先。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这就是说,应使学生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高尚的道德情操,博大的人道精神,以及广泛的业务知识和高超的业务技能。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德才兼备”四个字。前三条讲德,后一条讲才,德放在首位。
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年轻人要先把孝父母、敬兄长、言而有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好以后,有多余的力量再去学习文献方面的知识。这里,不仅强调了德为才先,而且指出了德教包括孝、悌、信、仁等内容。
为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从政人才,孔子删定六经作为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行和才能的培养。他说:“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净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礼记·经解》)即:言辞温柔、性情敦厚,是用《诗经》教育的结果;通达于政事,鉴古知今,能*远瞩,是读《尚书》的结果;胸怀无所不包,性情豁达顺畅,是音乐陶冶的结果;心里洁净如洗,能知天地精微,是学习《周易》的结果;谦恭朴实,待人接物庄重诚敬,是学《礼》的结果;熟知列国历史,能比较各国政事得失,是阅读《春秋》的结果。
既然学习的最高目标“治国、平天下”,孔子作为师长,便极力推荐人才。对自己的弟子,只要谁学习出色,确是人才,孔子都加以推荐。如:孔子说,“雍也可使南面。”(《雍也》)即指他的弟子冉雍可担任一个地方或一个部门的长官。“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雍也》)即:孔子讲到仲弓(即冉雍),说,耕牛生下的牛犊,长着整齐赤色的毛,端正的两角,虽不想用它当祭品,山水之神难道会放弃它吗?意为:既然仲弓是个很有德行的人才,那怎么能因为他的父亲下贱而弃之不用呢?
二、 教书育人有奇招——“循循然善诱人”
孔子是我国划时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的弟子赞扬他“循循然善诱人”(《史记·孔子世家》)。“善”在何处呢?
1、因材施教。即:在教学中坚持对不同对象施以不同的教育。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这是就程度来说的:具有中等以上水平的人,给他讲授高深的知识;水平不及中等的人,就不要把难于理解的知识传授给他。正因为针对各人的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孔子培养了“德行、言词、政事、文学”等方面各具专长的人才。
2、兴趣先行。孔子说:“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为政》)他教育学生,首先从“志于学”开始,强调学生必须有远大的志向和崇高的理想。因而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知道的人赶不上喜好的人,喜好的人赶不上乐于实行的人。让学生树立人生的远大目标,培养自己学习语文的强烈兴趣,并积极投身语文实践活动。
3、启发诱导。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述而》),就是说,学生不到急于求知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学时,孔子总是用“能近取譬”的比喻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困难问题;并要求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4、多听多看。《雍也》:“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不轻于下判断,要存疑,把没有疑问的地方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能少犯错误;要多看,有危险的事情要回避,有把握的事情就去做,这样就不会后悔。多闻多见,是把话说好、把事做好的一条基本途径。《论语》一书里,言“闻”的有50多处,言“见”的有70多处,可见其重要。
5、学思结合。《为政》:“学而不思则罔(受欺),思而不学则殆(疑惑)。”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陷入茫然无所得的地步;只思考而不务学,其思考便是没有根据的空想,也会陷入迷惑不解的境地。既重学,又重思,学习与思考相结合,这是求得知识的必要方法。
6、温故知新。《学而》:“学而时习之”;《为政》:“温故而知新”;《学而》:“告诸往而知来者”。这些是说,复习,是巩固旧知识、增长新知识所不可缺少的手段,知识的获得建基于经常的练习和复习。我们教师要摒弃“满堂讲”,一定要让学生有足够的练习和复习的时间。
7、不懂就问。孔子反对不懂装懂,他认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孔子主张“毋意(不凭主观臆测)、毋必(不武断)、毋固(不固持己见)、毋我(不唯我正确)”(《子罕》)。因此,他主张多问,对学生的提问给予高度赞扬和积极回答。《八佾》:“子曰:大哉问!”问题问得中肯,意义重大。《颜渊》:“子曰:善哉问!”问得好。一部《论语》,有100多次提问:问仁、问礼、问政、问孝、问知、问士、问耻、问行政、问君子、问*等等。另外,孔子自己问,学生答,更有一种别样的教师风采。孔子还重视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教育学生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对于自己不懂的东西就经常请教别人,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述而》)。学生称颂他是学无常师。在他的影响下,学生曾子提出了“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太伯》)。
8、学而不厌。《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学习,像加工骨器,切了还要磋;像加工玉石,琢了还得磨。这就需要“学而不厌”的精神。孔子自己不但 “学而不厌”,而且“诲人不倦”,无疑是学生面前活生生的学习楷模。

我想:我们现代的语文教师,如果能认真吸取孔子语文教育理念的精髓,鉴古知今,与时俱进,就一定能开创现代教育事业的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 赖力行.中国古代文论史. 岳麓书社2002.10
2、 杨伯峻.白话四书.岳麓书社.1996.9.
3、 程昌明译注.论语.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9.
4、 张隆华.中国语文教育史纲(上册).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7.
5、 周庆元.语文学科导论(讲稿).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
6 郭瑞林.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学语文.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2:21

我认为有用,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我们可以从别人身上至少学到两点:
1.别人的优点。如果你佩服他,那他必有让你佩服之处。 你可以学习他让你佩服的这一点。你可以举例,你身边的某人,哪点让你佩服,值得学习。
2.别人的缺点。如果一个人让你讨厌,那你就要学着避免自己身上也出现这一点。引以为戒。也举例说明。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虽然看了不喜欢,但可引以为戒。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2:22

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无论是教学还是学习,无论是竞争还是合作,无论是天才还是凡人,都是有用的.
孔子的儒家观点有很多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继承和发扬的,就像这句话中说的一样,我们既要创新,有自己的观点,又要虚心向他人学习,圣人孔子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呢?
虽然在今天,在一切以经济为中心的今天,追求经济利益不免要带来竞争,但合作也是大势所趋,离开了合作,孤军奋战无异于自取灭亡.
所以说,这句话在今天仍然是有用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2:22

我想,这句话不管在什么时代都是有用的!
我们都要牢记这句名言:虚心使人进步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2:23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在现代社会还有用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大同四区和市区的区别 大同云冈属于哪里 大同市云冈区建成区范围都有哪些 it wasn't long before i found a job.---before是什么意思 It wasn't long before a man from It wasn't long before和It won't be long before有什么区别吗? it wasn't long before和it won't be long before有什么不同?_百度知 ... 微信怎么查和一个好友的红包记录 马龙巴黎奥运会夺冠了吗 明天是中国的情人节??? bbhuoho 谁知道这个是什么意思? 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意思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至哪一部作品?谢谢 BBH BOS S/A FIDELITY FD - CHINA FOCUS FD是什么意斯 三人行是不是那个文言文中使用过 privé alliance的衣服全部都是伯贤设计的还是只有BBH是伯贤设计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做倒叙文 和阮经天传绯闻的h姓女星是谁 三人行一文中主要讲述了什么事情请概括一下? 读《三人行》一文受到的启发 《三人行》全文王愿坚的作品 bbh是边伯贤 那灿烈是 三人行 一文中的省略号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为什么叫伯贤BBH 《三人行》全文 韩国男明星中名字缩写是bbh的是哪位 小思——《三人行》全文 哪个女明星名字的缩写是bbh 微信支付还京东白条吗? 三人行的原文 韩愈的师说中哪四句语文中所以三人行 康佳xqg110一bbh14308s出现5F是什么故障? 三人行必有我师 求paintshop photo x3(ultimate)的注册码, 安装代码:XK5H-RSZR-RN4Y-38MX-BBH3 身份标识:510068 28 BBH一7188A儿童遥控电动车开不走是为什么? ORG 8000H JMP MAIN ORG 8100H DATA8:DB 0FFH,0FFH,0FFH,0FFH,0FFH,0FFH,0FFH DB 0FFH,0BBH,0DBH,0EBH,0F0 请教下,flex button 控件的边框怎么设置 ? 比如 边框颜色,边框的粗细大小。等,谢谢。。 求 可爱好看 的手机壁纸 ,像鬼猫屋这样的 。越多越好 求大的好看的手机壁纸。能铺满屏的那个。 手机壁纸可爱女生带字的 芝士虾球家常做法,正宗芝士虾球怎么做 怎样可以添加陌生人 芝士虾球怎么做啊 芝士虾球怎么做好吃? 芒果芝士虾球的做法,芒果芝士虾球怎么做好吃 2020版PS的画笔工具画一个点的时候会从画布边缘出现一条线? 芝士虾仁的做法 PS中选择好画笔后如何画直线?急 必胜客芝士虾球怎么做 脆皮芝士虾球怎么做